单纯性肥胖症与中成药治疗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声明:介绍现代疾病与中成药治疗,只是为了介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不涉及第三方利益。使用中成药,需要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1.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概念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 化浊轻身颗粒
在2005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中,明言可以治疗“营养性疾病之肥胖症”的中成药 是化浊轻身颗粒(治疗单纯性肥胖)。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何首乌、龙胆草、夏枯草、玄参、陈皮、益母草、黄芪、冬瓜皮、夏枯草。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清热降浊。用于肝肾阴虚、痰湿郁结而致的单纯性肥胖症,以及肥胖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月经不调。
[方解]方中何首乌味苦、甘、涩、微温,功擅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化浊降脂,为君药。龙胆草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三药合用,助君药清热降浊,以为臣药。陈皮理气除湿;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健脾升阳,利水消肿;冬瓜皮淡渗利湿,利水消肿;合用佐助君药活血化痰,除湿降浊,以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降浊之功。
[临床应用] 肥胖此因肝肾阴虚,痰湿郁结所致,症见头晕月眩,耳鸣耳聋,腰膝瘦软,胸中烦闷,痰多,肢体麻木,口苦咽干,二便不畅,闭经或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滑。
[注意事项]1.脾胃虚寒者不宜用。2.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食勿过饱。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2.5~5g,一日2次。饭前服.
肥胖症及中医减肥之埋线疗法
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5%~18%,女性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其诊断标准有多种,包括体重指数、腰围、体脂率等,具体如下:
1.体重指数:即BMI,其计算方法为BMI=体重(kg)/身高(m)2,BMI大于等于28为肥胖。
2.腰围:被测量者取立位,测量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的水平位置处体围的周径。男性腰围超过90cm为肥胖,女性腰围超过85cm为肥胖。
3.体脂率:指人体脂肪的含量,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测量。男性的体脂率大于25%,女性的体脂率大于30%,可考虑为肥胖。
肥胖的原因较复杂,多数与体质、年龄、饮食习惯、劳逸、情绪、遗传等因素有关。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说:"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后世又有"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以及"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之说。这些论述对指导我们对肥胖的认识和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肥胖与人之先天禀赋有关。其次,与过食肥甘、膏梁厚味有关。摄入食物过多,其有余部分化为膏脂,蓄积体内,则为"膏人"、"脂人"、"肥人"。再次,久卧、久坐、活动过少,也是肥胖的重要原因。另外,外感湿邪,入里内蕴,侵袭脏腑和内伤七情,影响脏腑功能,也常为发生肥胖的因素。脏腑之中以脾、肾、肝、胆与肥胖的关系密切。脾气不足,不能正常化生精血,输布精微,充养周身,而变成膏脂痰湿,蓄于肌肤,发为肥胖。肾气不足,不能正常化气行水,助脾健运,通调水道而湿浊内聚,溢于肌肤加重肥胖。七情所伤,常致肝气郁滞,而使肝胆疏泄失于调畅,影响脾之健运、气机之升降转输。而胆不能正常泌输精汁,净浊化脂,则浊脂内聚而肥胖。由于脾肾气虚,肝胆失调,不仅造成膏脂痰浊,水湿停蓄,也使气机失畅,脉道不利,可有气滞,或血瘀。因此,肥胖者既有本虚证,又有标实证,本虚标实相互联系,同时并存。总之,病位以脾为主,次及肾及肝胆,亦可及心肺,但总以脾肾气虚为多见,肝胆疏泄失调也可见。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痰浊、膏脂为主,常兼水湿,亦兼有气滞、血瘀。
中医埋线疗法减肥是一种经络疗法,通过辨证取穴,在穴位上埋线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而实现减肥。它是用线体刺激穴位,使用的纳米蛋白质线体,不会在体内留下任何残留,可完全融化,被人体吸收。它一方面抑制了亢进的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人体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分解,从而最终实现减肥。埋线疗法减肥在去除多余脂肪的同时还可以紧致皮肤,并能保证减肥过程中人体的健康和精力的旺盛,这是其最大的优点。此技术通过调整人体内在功能而发挥内因作用。整个过程大概只需半小时左右,且每隔2-3周做一次,通常3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腰围、臀围、腿围等会明显减小。术后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就不会反弹,很适合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现代人。(王琴)
身体肥胖?喝水都胖?简单几味中药,化痰、清热,给胖子减减肥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就是身体特别容易发胖,就连喝口凉水身体都能长肉的那种,身上的赘肉一层一层的,那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喝口凉水就长肉呢?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得迅速,人们的生活和饮食都变得越来越好,难免有时候会有点贪吃,各种各样的美食,摆在面前,谁不心动,总是上顿吃完还没消化,下顿就跟着来了,食物都堆积在胃里,没有消化,这时脾胃的负担就会变大,晚上打的嗝,都散发着中午的饭菜味,不发怕才怪呢,还有就是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的关系,平时上班一天都坐在椅子上对着电脑,这样一坐就是一天,基本没什么活动量,中午刚吃完饭,没有消化就又坐在电脑旁工作,晚上下班回家吃完饭就是躺床上玩手机,基本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不运动,日积月累,体内津液运转就会变得缓慢。
中医上讲,肥胖之人,体内就容易生痰,很多人。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出现一些发福的现象,以前明明很瘦,怎么吃都变不胖,为什么现在变得这么胖,那是因为体内的阳气不足,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自然不如以前好,所以就会出现发福的现象,那应该怎么改善呢?当然是要先下气降逆,燥湿化痰,然后再来温阳化气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味化痰、清热的中药,这几味药分别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柏、苍术。
首先第一梯加入了半夏、陈皮这两味中药,众所周知,这两味药材都属于化痰的良药,也都属于辛温的药材,都入脾、胃、肺经,半夏善于燥脾湿化痰浊,还善降气,陈皮则善于调理脾肺气机,把气机在体内推动,运化,和半夏一起可把痰湿向下推动,行气化痰祛湿。
这第二梯加入了茯苓和甘草,茯苓是一味健脾祛湿的良药,其平和的性质善于利水,然而不会伤及正气,刚好可以把半夏陈皮降下的痰给排出体外,甘草的药性缓和则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
这第三梯加入了黄柏和苍术,黄柏是一味苦寒的药材,入肾、膀胱、大肠经,中医上讲苦能燥湿,寒能泻热,可以起到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的作用,入肾经,还可温化肾阳,刚好把体内流失的阳气给补充回来,苍术则是一味温苦的药材,辛能行散,温能祛风散寒,入脾、胃经,可以起到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作用。
以上方中六味药材其实是二陈汤和二妙丸的组合,两个方子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燥湿化痰,还可以利水渗湿、清热泻火,温化肾阳,体内痰湿没了,火也清泻了,阳气也补回来了,脾胃吸收运化也好转了,身体自然而然也就瘦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