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生长和大脑发育……儿童肥胖危害多 饮食要注意这些
制图:孙红丽
编者按: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庭,在儿童肥胖预防方面,日常膳食摄入和饮食行为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
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表示,肥胖对于儿童的健康危害还是很大的,它不仅影响儿童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
对于儿童个体的健康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一些危害,比如骨骼、肌肉系统,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关节、骨骼、肌肉损害。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他们的青春期发育提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二是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孩子的,而且肥胖的程度越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三是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发展。肥胖孩子的肺活量是比较低的,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四是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肥胖孩子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比较压抑自我,容易过度自卑,比较孤僻。
“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之后往往也是胖的。”刘爱玲表示,这样就会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患病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还会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增高,这种危害会限制孩子潜能的发展,长大之后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所以,对家庭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
儿童肥胖受哪些方面影响?
哪些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肥胖呢?刘爱玲说,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比例中大约占40%-70%。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不是由于基因变化,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环境因素中对孩子肥胖影响最大的是个体因素。”刘爱玲指出,个体因素中的致胖因素包括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一些能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供能过高,也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早饭的种类比较少、营养质量比较差;经常吃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在外面就餐,或者常点外卖;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行为,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
刘爱玲进一步解释说,肥胖的发生是因为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相对于孩子能量摄入过多,现在的孩子能量消耗呈现下降或者减少的趋势。孩子平常身体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静态时间在增加,这样的状况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比较少,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防肥胖,饮食要注意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建议:
一、规律进餐。吃好早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大致也如此。还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天最好能摄入12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豆制品、坚果等。
二、尽可能在家里吃饭,少在外就餐。家庭饮食相对来说更为健康,有些家长把西式快餐当作奖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行为。
三、就餐时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特别是让孩子能专注吃饭,千万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或者边看电视,这会影响到孩子的食物消化吸收。
四、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食物尽可能不要用油炸,油炸的方式往往会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用蒸、煮、炖的形式为佳。
五、要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全谷物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膳食纤维和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
六、可以适当、适量地让孩子吃零食。零食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选择零食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种类、品种,比如可以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而不是接近正餐的时候,避免影响孩子的食欲。要减少和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最好不让孩子喝含糖饮料或者少喝,如果孩子想喝饮料,可以喝清淡饮料。(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青年报)
12岁少年患重度脂肪肝?原来肥胖会影响发育哦
近年来,“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就接诊了一位患有青少年肥胖的患者。专家提醒,青少年肥胖的危害不容忽视,尤其会影响身高发育,导致骨龄提前,还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症、骨关节过度负重等问题。
暑假到来,为帮助解决青少年肥胖难题,该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特开展“2021年青少年减重夏令营”活动,招募12-18岁有肥胖困扰的青少年朋友,免费送出若干专家号、体脂检测等健康福利。
图/视觉中国
12岁肥胖少年,被诊断出脂肪肝、肝纤维化小陈今年12岁,是一名小学生,当同学们轻松跑跳的时候,他却因为身材苦恼不已。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小陈已有176厘米,但体重也足足有79.8公斤!
因为胖嘟嘟的身体常常有时同学嘲笑,正在青春期的小陈自卑、难过、孤独,加上不断变难的学业,小陈平时更是喜欢吃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喝甜饮料。随着肥胖加重,小陈同学日渐出现食欲不振、感觉乏力、容易疲劳、疼痛等症状。
家人带他来到广医三院就诊,体检发现,年仅12岁的小陈同学竟有“重度脂肪肝、肝纤维化2期,空腹胰岛素高,肌酐和尿酸异常”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源自“肥胖”。
小陈和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便在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进行专业减重,在专业营养医师的指导下,三个月,小陈同学瘦了21斤,脂肪肝消失了,空腹胰岛素和尿酸都降下来了,人也更加精神、自信、开朗起来,身高还长高了1厘米。
家长需注意!青少年肥胖影响身高发育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博士刘佳介绍,儿童肥胖问题不容小觑,青少年肥胖不仅不仅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还对身高、生长发育影响巨大。肥胖对身高的影响表现为:
1、激素紊乱
肥胖的孩子,体内脂肪含量相应较多,脂肪细胞中含有一种名叫芳香化酶的物质,这种酶可以将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并引起性腺发育的紊乱。男孩女孩体内都具有雄激素,肥胖的男孩女孩都容易发育提前,发育提早一年,往往会损失5-7厘米左右的身高,成年后达不到遗传的身高。
2、骨龄提前
许多肥胖的孩子在幼儿时期都长得比同龄孩子高。殊不知,其实孩子的骨龄已经提前了。骨龄提前的孩子,身材较高只是一种假象、是虚高。实际情况却是孩子身高早长了,生长潜能降低了,可能会提前进入青春期,身高过早封顶。
3、缺乏维生素D
肥胖儿童体内过多的脂肪,会消耗维生素D。很多实验和研究结果证实:肥胖儿童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远远高于非肥胖儿童。维生素D缺乏,将影响钙沉积在干骺端,阻碍身高的生长。
4、骨关节过度负重
肥胖的儿童由于体重较高,膝关节负重过度。膝关节是股骨和胫腓骨骨骺的所在位置,也是身高生长的重要部位,膝关节过度负重对于身高生长是不利的。
图/视觉中国
如何判断孩子肥胖?看这个指标刘佳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孩子是否肥胖。小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者可诊断为肥胖症,20%-29%者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此外,可以通过计算“体质指数”,即体重(kg)/身长的平方(M2),对照以下表格判断孩子是超重还是肥胖。
如果您家孩子被肥胖、脂肪肝等问题困扰,但因为平时在校上课不便就医,这个暑假,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发起“青少年减重夏令营”活动,招募12-18岁、有肥胖问题的青少年,免费送出若干专家号和人体成分分析检测。让孩子在这个暑假学会自我体重管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让孩子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了解更多
小男孩别太胖,小心引起睾丸发育障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相较于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育儿观念也在随之改变,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关注孩子是否营养摄入不足,忽略了儿童是否营养摄入过剩,导致了大量的儿童体重严重超标。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儿童肥胖已呈全国流行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预计到2030年,我国7岁及以上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其中男性儿童的超重肥胖患病率要高于女童。儿童期体脂率过高不但会引起激素水平紊乱,严重的还会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及脂肪肝。而且体型的变化也会引起同龄人的异样眼光,对儿童期或者青春期的人群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负担。
男性睾丸是分泌雄激素及产生精子的主要器官,睾丸的组织结构异常会直接影响睾丸的生理功能,并反作用于男性儿童性激素水平,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第二性征的发育,并影响精子的产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男孩进入青春期之后,如果过于肥胖则会导致睾丸处于“高脂影响状态”,进而影响睾丸功能,使男童第二性征的缓慢发育或者发育不完全,严重的可能导致成年后男性不育,对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严重的负担。
一、肥胖导致儿童睾丸发育障碍及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
肥胖导致儿童睾丸发育障碍及第二性征发育不良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1.脂肪细胞能够分泌芳香化酶,芳香化酶是体内合成雌激素的重要酶类物质,可以诱导男性儿童体内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肥胖男童体内芳香化酶处于高水平状态,容易导致男性发育女性化,最常见的如青春期肥胖男性乳房发育、不长胡须及喉结发育不明显。
2.脂肪堆积于脑垂体,导致垂体分泌GnRH功能障碍,使青春期男性儿童的性发育失去“初始刺激”,使睾丸发育不完全,影响性征的发育及精子的产生。
3.大量脂肪堆积于会阴处,阴茎被会阴处的脂肪组织所包埋,形成隐匿阴茎或者小阴茎,并使睾丸无法及时散热。睾丸所处温度应低于人体温度1℃-2℃,当睾丸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不仅会使睾丸组织受损,影响其分泌雄激素和产生精子的水平,甚者可能引起睾丸炎症反应,最直观的表现为“红、肿、热、痛”,进而对睾丸的生精功能产生严重的破坏。
4.体型的变化,会使儿童产生焦虑和自我怀疑等心理变化,焦虑等情绪会导致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产生增加,从而抑制下丘脑调控垂体分泌GnRH的功能或者引起免疫系统的失调,影响雄激素水平,进而影响睾丸的发育。
二、如何防控男性儿童睾丸因肥胖而受损出现功能障碍
家长可根据自家男童的年龄,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给出的各年龄男童的BMI标准值判断其是否超重或肥胖,如果BMI指数高于本年龄段正常范围,家长应该警觉起来并做到以下几点:
1. 针对儿童的不同发育阶段,合理进行膳食搭配,保证儿童每日碳水、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平衡摄入。及时纠正儿童挑食的坏习惯,忌饮食偏嗜,并保证每日摄入热量不超过各年龄儿童的标准摄入量。
2. 鼓励儿童多运动。父母可引导孩子进行体育运动,亲子共同参与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参与的兴趣,加速儿童脂肪的消耗,促进肥胖儿童BMI指数下降,增强儿童活力及身体素质,引导儿童形成乐观自信的心智,而且可以促进亲子感情,降低儿童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发生概率。
3. 保证儿童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作息会影响儿童内分泌水平,内分泌紊乱会引起血脂与血糖的变化,进而引起脂肪的堆积。父母应给孩子制定每日作息表,规定儿童每日作息时间,形成规律健康的生物钟。
4. 密切关注儿童睾丸、阴茎及乳房等性征发育水平及心理的变化,如果性征发育低于同龄男童,或因体型存在心理障碍,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及时就医,寻求医生专业的指导与帮助。
作者简介:姜子祥,男,汉族,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级中医外科学专业男科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导师秦国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