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人应如何选择日常吃的食物
很多人都会有这么一个误区,以为有些食物含糖量高,肥胖的人应该少吃或者不吃, 有些食物含糖量低,应该多吃。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减肥的人如果没有其他健康问题,在饮食上没有什么禁忌,什么都可以吃。
把日常摄入的总热量控制住,让摄入的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与正常人一致,才能既达到减肥的目的,又让身体很健康。单纯地说哪种食物不能吃,让摄入的营养不均衡,反而会带来问题。比如油脂摄入量少,很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缺少光泽的问题;如果粮食吃得少,可能会导致肝功能不正常。
所以,减肥的人,食物选择的一个原则就是: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尽量保持营养均衡,不偏食。如果非要做个食物上的选择,那么你就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尽量少吃热能比较单一且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白糖、巧克力、食用油、奶油等。
上面主要说的是减肥如何应该如何吃。其实减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动。如果把吃饭看作是给身体存钱,那么运动就是花钱。如果钱花的少或者不花钱,即便存的钱很少,你的账户的钱也会逐渐增多。所以,要想成功减肥,在做好吃的工作的同时,还要运动。
本文参考书籍《吃对了病就少》主编:张晔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肥胖是脾虚,消瘦也是脾虚!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注意饮食?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一、吃得多的人胖,吃得少的人瘦?真相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别人喝口水都长肉,这是为什么?难道这就是“天选之人”与“地狱开局”的差别?其实,吃得多胖,吃得少瘦,这种想法早就过时了。现代医学早已发现,很多胖子和瘦子,问题根源其实是一样的——脾虚!
胖子是脾虚,瘦子也是脾虚?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离谱?但人体就像一个工厂,脾胃是生产线,食物是原材料。如果生产线效率低下,吃进去的东西不能被充分利用,要么堆积成脂肪,要么根本不吸收,全都白白流失。结果,一个越来越胖,一个越来越瘦。
你可能会问:“脾虚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脾是人体的“营养加工厂”,主要负责消化吸收,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能量。如果脾功能低下,就像工厂设备老旧,原材料要么堆积成垃圾(肥胖),要么直接报废(消瘦)。
二、脾虚的信号,你中了几个?脾虚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人胖得像充气娃娃,有的人瘦得像竹竿,但他们的身体信号却惊人地相似。如果你经常出现以下症状,小心你的脾已经“罢工”了!
- 一吃就困,饭后昏昏欲睡,感觉身体被掏空。
- 嘴巴容易粘腻、口气不好,刷牙都压不住那股“馊味”。
- 肚子大,四肢却不胖,典型的“苹果型身材”。
- 容易水肿,早上脸肿,晚上腿肿,像个充气娃娃。
- 大便不成形,甚至一天好几次,但体重依然不降。
- 胃口小,吃一点就饱,但没多久又饿得慌。
- 脸色发黄,皮肤干燥,容易起皮,怎么看都像“营养不良”。
- 全身没肉,骨头硌人,仿佛风一吹就能跑。
- 容易腹泻,甚至吃凉的就拉肚子,肠胃脆弱得像纸糊的。
- 气短乏力,稍微运动就喘,别说健身了,爬个楼梯都嫌累。
你可能觉得这些只是“玄学”,但医学研究早已证实,脾胃功能与体重关系密切。
实验1:同样的饮食,脾虚的人更容易胖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曾对比了两组人:一组是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另一组是脾虚者。实验发现,同样的饮食结构,脾虚的人更容易囤积脂肪,而脾胃健康的人体重变化不大。原因是脾虚者的新陈代谢变慢,身体会错误地“囤积能量”,导致肥胖。
另一项研究表明,脾胃虚弱的人,即使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身体的吸收率也比正常人低了30%以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原因并不是“天生瘦”,而是身体根本没吸收到足够的养分。
四、如何调理脾胃,让身体恢复正常?既然胖和瘦的关键都在脾胃,那要怎么调理呢?别急,方法比你想象的简单!
- 少吃生冷、油腻、甜食:冷饮、生鱼片、炸鸡奶茶这些东西,简直是脾胃的“天敌”,长期吃会让脾胃“罢工”。
- 多吃健脾食物:山药、红枣、薏米、南瓜、茯苓,这些都是脾胃的“补药”,尤其是薏米红枣粥,喝上一碗,暖胃又养脾。
- 定时吃饭,不暴饮暴食:三餐规律,别饿一顿饱一顿,脾胃最怕“过山车”式饮食。
- 别熬夜!别熬夜!别熬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熬夜会导致脾胃功能下降,新陈代谢变慢,体重更容易失控。
- 饭后别立刻躺着或坐着,适当走动,有助于消化吸收。
- 每天泡脚10分钟,尤其是加点生姜,可以帮助脾胃“暖起来”。
- 饭后散步15分钟,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而不是直接变成肉。
- 练习腹式呼吸,可以按摩脾胃,促进消化吸收。
- 适当做些瑜伽或太极,这些运动对脾胃的调理效果非常好。
身体就像一台机器,脾胃是发动机,吃进去的食物是燃料。如果发动机出了问题,燃料要么堆积成废物,要么根本无法利用。所以,无论你是胖还是瘦,想要健康,最关键的就是把脾胃养好!
别再抱怨“喝水都胖”或者“吃不胖”,从今天开始,调整饮食,养护脾胃,你的身体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参考文献
《脾胃病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瓜子、花生,一个增肥,一个减肥,你吃对了吗?嘴馋党该上上心了
林女士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最近却被一种“怪毛病”折磨得苦不堪言。她从小爱吃零食,尤其是瓜子和花生,每天茶余饭后或是追剧时,总少不了这两样“好搭档”。
可就在上个月,她突然发现自己体重直线上升,腰围也莫名增加。更糟糕的是,她的脸上开始冒出一些红疹,时不时感到胃胀难受。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公司体检中查出了血脂偏高,医生建议她尽早调整饮食。
林女士越想越心慌,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太多变化,怎么会突然出问题呢?
几天后,林女士特意预约了市区一位知名的营养科医生——周医生,希望能弄明白问题的根源。
---
零食背后的健康隐患
“周医生,最近我总觉得身体不对劲,尤其是体重增加得特别快。我也没怎么吃大鱼大肉,就是每天吃点瓜子和花生,这也会有问题吗?”林女士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周医生笑了笑,推了推眼镜:“林女士,瓜子和花生确实常见,但它们的营养成分差异很大。您最近的身体状况和它们可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您的饮食习惯。”
林女士点了点头,努力回忆:“我每天早上都喝豆浆,配两片全麦面包。中午一般公司食堂吃饭,晚餐也不会太油腻。就是晚上看电视时,我总是会忍不住嗑一把瓜子,偶尔也会吃点花生,算是解馋吧。”
---
瓜子与花生的营养差异
周医生拿出纸笔,一边记录一边解释:“瓜子和花生都是很好的零食,但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它们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差别很大。瓜子属于高热量食物,每100克瓜子的热量接近600大卡,长期过量食用,确实容易引起体重增加。花生虽然也有较高的热量,但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反而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林女士愣住了:“那意思是,瓜子吃多了会发胖,花生吃多了反而没事?”
周医生摇了摇头:“也不是这么简单。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会对身体产生负担。关键在于量和方式。您最近体重增加和血脂偏高,可能与过量食用瓜子有关。瓜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虽然有一定益处,但它富含油脂,嗑多了很容易摄入过量热量,加上晚上活动量少,脂肪更容易堆积。”
---
如何科学吃零食
听到这里,林女士有些懊恼:“那我以后是不是连瓜子和花生都不能吃了?我平时嘴馋,总想找点东西打发时间。”
周医生莞尔一笑:“也不用这么绝对。您可以尝试用低热量的小零食取代瓜子,比如无糖坚果或新鲜水果。花生可以适量吃,但要注意控制在每天20-30克以内。还有,尽量选择生花生或烘烤花生,避免油炸或加盐的加工方式。”
林女士松了口气,但又忍不住追问:“那我想问,为什么有人说花生能减肥?这是真的吗?”
周医生点点头:“确实有研究表明,适量食用花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花生中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花生还含有一些能够促进脂肪代谢的成分,比如白藜芦醇。所以说,适量吃花生不仅不会增肥,反而对体重管理有一定帮助。”
林女士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但瓜子真的是一点都不能碰了吗?”
周医生笑了笑:“瓜子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学会适量。比如,您可以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每次只吃20克左右。还有,尽量选择原味瓜子,避免那些加了糖或盐的口味。”
---
零食与皮肤问题
林女士点了点头,突然想起了自己脸上的红疹:“对了,我脸上长的这些红疹,会不会也和吃瓜子有关?”
周医生仔细看了看,建议她去皮肤科进一步检查,但同时补充道:“瓜子和花生都属于高油脂食物,如果您本身是油性皮肤,吃多了确实可能加重皮肤问题。尤其是一些加工过的瓜子,可能含有防腐剂或其他添加剂,也会增加过敏的风险。”
听到这里,林女士有些后悔:“看来,我之前真是吃得太随意了。那周医生,我现在应该怎么调整饮食呢?”
周医生耐心地建议:“您可以尝试增加一些高纤维的食物,比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帮助降低血脂。每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比如鱼肉、鸡胸肉或豆制品。至于零食,可以选择一些低热量的替代品,比如原味坚果、酸奶或无糖爆米花。最重要的是,晚上尽量少吃零食,避免热量堆积。”
---
健康饮食的新开始
林女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谢谢您这么详细的解释,我以后一定注意。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血脂的问题,会不会很难恢复正常?”
周医生安慰道:“血脂偏高并不可怕,只要您调整好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比如每天快走30分钟,坚持三个月复查,大概率是可以恢复正常的。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关键。”
离开诊室时,林女士感到轻松了许多。她心想,之前的生活习惯确实存在问题,但只要及时纠正,一切还来得及。
---
科学吃零食,健康生活
其实,不少人都有和林女士类似的困惑。瓜子和花生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它们对健康的影响却不容忽视。科学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高热量零食确实会增加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而合理选择和控制量,则能让这些零食为健康加分。所以,嘴馋党们,不妨从现在开始,学会“聪明吃零食”,让健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实用小建议
• 吃瓜子时限制在每天20克以内,选择原味的;
• 花生每天控制在一小把,加工方式以生或烘烤为宜;
• 尽量避免晚上吃零食,减少热量堆积;
• 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
健康的身体从科学饮食开始,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吃得开心、活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