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斤胖友下不了床,专家:手术后预计体重可降到200斤
“他现在体重大约有400斤,手术后,估计一年半时间后可减轻体重的50%,也就是降到200斤,中心团队将会给予他营养和运动指导,希望他能达到健康体重。”2月24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肥胖与代谢病治疗中心”成立,该中心专家表示,已经累计接诊了约4000例肥胖患者,肥胖并非单纯依靠手术可以解决,而是需要由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肥胖诊疗团队,为胖友提供科学的体重管理方案。
成人中有一半是超重或肥胖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最新数据,中国成人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 34.3%、肥胖率为 16.4%。中国成人(≥18岁)超重和肥胖率已接近50%。按照绝对人口数来计算,全国已经有 6亿人超重和肥胖,达到全球第一。
有研究团队预计,到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24.0 kg/m²≤BMI<28.0 kg/m²)肥胖(BMI≥28.0 kg/m²)率为65.3%,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可能达到78995万。
“我们科室累计约4000例肥胖患者的外科手术,病人也是来自全国各地。”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肥胖与代谢病治疗中心名誉主任吴良平表示,肥胖不是一个现象,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认定肥胖是全球最大的慢性疾病。它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和经济问题。2030年,保守预测中国每年为肥胖及相关伴发病的治疗费用约4180亿元,占全国总医疗费用的21.5%。
超级肥胖的患者越来越多
超级肥胖患者,外科手术是救命的手术
近年来,肥胖问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24年,国家卫健委启动了3年体重管理年活动,鼓励医疗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因为肥胖可直接导致192种疾病。与13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另外,肥胖导致抑郁、焦虑、人格障碍等社会心理问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肥胖与代谢病治疗中心”,记者见到了来自湖南25岁的小伙罗强(化名)。他躺在病床上,正在吸氧。
“从湖南坐高铁来广州求医,他在家不能自由行走了,生活也不能自理。因为体重高达400斤,腰围177厘米比身高173厘米还要长,膝盖根本就无法承受体重的压力。”肥胖与代谢病治疗中心主任戴晓江告诉记者,“这么年轻,就因为肥胖,他的血糖、血压、血脂全部超标。入院的时候,嘴唇发紫,这显示他严重缺氧,后来一检查发现他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晚上睡觉缺氧,因此入院后还不能立即做手术,需要降压、降糖、改善心功能和肺功能。”
为什么在病房常常遇到的患者都是超级肥胖的?谈及胖友们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来手术的话题,戴晓江表示,“体重超过200斤的胖友,其实在做手术之前,已经尝试过所有的保守治疗的方法,失败了最后才选择手术。”
他表示,自己在外科已经有十六七年的从业经历了,在至少有五六个病人因为纠结手术风险的问题,没有及时手术,结果在犹豫不决的一两年时间里,出现了心源性猝死的情况。“对于超级肥胖的患者而言,外科手术可能是救命的手术,目前很多胖友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肥胖与代谢病治疗中心主任戴晓江
“心病”需要“心药”医
做了外科手术,切除了部分胃组织,并不代表就一劳永逸。吴良平介绍,体重增加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吃的比身体需要的多,人不光是为了身体的需要而吃,更多时候,是为了心里的需要而吃。所以,手术不仅仅是生理干预,更是一种行为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减重手术早期的减重效果取决于患者的基线生理状态、术式的选择及医生的手术技巧,而长期的体重维持与患者心理及生活方式管理密切相关。
吴良平说,通常接受外科手术后,在一年半时间里,一般可减少体重的50%。在此其间,胖友们早期进食过快过量时恶心呕吐,“强迫”改变饮食习惯等带来的心理压力;因为术后营养素缺乏而导致的冷汗、乏力、脱发等不良反应带来的不安感;胃适应后,胃控制的“强迫”限食变为需要患者自我约束限食带来的挑战等,这些都需要医生及时把握胖友心理变化,正确引导,才能更好地心理“减重”。
因此,目前很多医院都成立肥胖与代谢病治疗中心,将减重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运动医学科、心理科、麻醉科、ICU、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团队,为胖友提供预防、治疗、管理、康复等支持。当胖友减重手术出院后,还要由医生 个案管理师 营养师组成管理小组,远程为患者提供咨询和管理服务。吴良平表示,“多种方法的组合是未来医学减重的发展方向,如内镜 药物、手术 药物、手术 内镜等,同时开展预防-管理-手术三模式,齐头并进,预防体重反弹,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解决肥胖的问题。”
文、图 | 记者 张华
编辑:许敏
减重手术究竟是捷径还是风险雷区?
减重手术作为一种快速减肥的手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有人视其为肥胖的克星,能快速有效地减去体重并改善健康;但也有人质疑它的安全性和长期效果,担心术后并发症以及体重反弹
传统的减肥方法如节食、运动等往往效果不佳或难以坚持。而减重手术在短期内就可以呈现出减肥效果,这使其看起来像是一条捷径
以胃旁路手术为例,通过减少胃的容积并缩短食物的消化吸收路径,患者在术后体重通常会大幅下降,有的甚至能减掉数十公斤
对于那些因肥胖而引发各种疾病的患者来说,这种方法似乎能迅速改善身体状况。而且相较于长期艰苦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手术相对来说是一次性的干预措施,在时间和精力上看起来投入较少
首先,手术本身存在各种近期并发症的风险
比如,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等外科手术常见的问题。
其次,可能会有远期并发症。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如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等。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倾倒综合征,表现为进食后心慌、出汗、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减重手术能在短期内使体重快速下降,但如果患者术后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继续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体重也有可能反弹,导致手术效果大打折扣。
减重手术既不是毫无风险的减肥神术,也并非绝对不能触碰的雷区
对于合适的肥胖患者,在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并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管理的前提下,它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减肥手段,帮助患者改善健康状况,开启新的生活
但对于不符合手术指征的人群,应选择更为保守和安全的减肥方法,通过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逐步减轻体重,实现身体的健康管理
日本学者:肥胖会增加患上肝癌和大肠癌的风险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人民网东京12月2日电 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德岛大学大学院医齿药学研究部助教渡边毅日前发布研究结果称,肥胖和代谢异常会增加日本人的患癌风险。这项研究利用了以日本人为对象实施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从癌症类型来看,肥胖的人患上肝癌和大肠癌的风险更高。即使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内,若存在高血糖等代谢异常的人,罹患胰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渡边毅通过分析从德岛大学及全国多所大学和癌症中心收集的约5.3万名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得知,肥胖之人患肝癌的风险提高139%,患大肠癌的风险提高41%。此外,若存在高血糖、血脂异常或高血压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情况,即定义为代谢异常,患癌症的风险都会提高15%。
而在女性当中,肥胖可使患乳腺癌风险提高45%,若同时有代谢异常,会进一步上升至63%,而患子宫癌的风险也会提高95%。另外,即使是体重处在正常范围内的男性和女性,若存在代谢异常,患胰腺癌的风险会提高60%。
在德岛大学举行的记者会上,渡边毅表示:“过去在欧洲,人们一直认为肥胖者的癌症发病率较低。但通过这一次的研究发现,肥胖对日本人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他也呼吁大家,积极去了解自己容易罹患的癌症类型,并通过改善饮食、锻炼身体等方式进行有效预防。(编译:蒋晓辰 校对: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