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肥胖(甲状腺癌肥胖怎么减肥)

文章目录:

甲状腺癌有哪些高危因素?出现哪些症状要提高警惕?

5月25日—31日是“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

甲状腺被称为“颈部生命腺”,掌管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控人体能量代谢、体温、心、脑、肌肉和其他器官的工作。一旦甲状腺发生异常将会影响全身健康。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其中甲状腺癌最令人生畏。甲状腺癌并不可怕,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二十年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及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根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报告,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从1990年的1.4/10万上升至2016年的14.65/10万,其死亡率也在逐年缓慢上升,5年生存率为84.3%。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为男性的近3倍。在2022年全国数据中,甲状腺癌已在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1] 。

1

甲状腺癌是“懒癌”吗

公众讨论的所谓“懒癌”,并不是疾病定义,本质上可以对应进展相对缓慢、预后良好的低危型乳头状甲状腺癌。但并非所有甲状腺癌都可以作为“懒癌”来对待。在临床上,仍然有5%的患者初诊时已为局部晚期。这部分是甲状腺癌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主动监测(也称延迟手术)理念的提出,低危型乳头状甲状腺癌可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结节大小目前认为5毫米以下可能减少不良病理因素。

结节位置未紧贴甲状腺包膜,尤其是气管旁和背侧包膜。

穿刺病理排除高危的乳头状癌亚型、去分化癌和甲状腺髓样癌(但滤泡性癌通常难以通过术前穿刺判断)。

转移淋巴结 无可疑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基因事件有条件者应尽量通过基因检测排除各种高危基因突变和融合。

然而,延迟手术临床实践中仍有很多问题:

1.仍有部分低危患者随访中出现肿瘤进展、淋巴结甚至远处转移,也就是实际上目前仍缺乏有效手段甄别真正低危者。

2.延迟手术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操作规范,例如选择标准、随访周期、促甲状腺素(TSH)的控制范围以及手术时机的把握等。

3.延迟手术所需投入时间、精力、经济成本未必低于早期手术,患者通常需要承担更大心理压力。

4.在国内医疗环境下如何实施延迟手术,仍是临床医生面对的挑战。

总而言之,低危型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治疗需医患双方共同对肿瘤本身、患者性格、家庭、工作、重视程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评估,根据我国国情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

2

甲状腺癌有哪些治疗方法

根治性手术是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最核心的治疗手段,对绝大多数患者也是唯一根治手段。规范化手术治疗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具有吸碘的功能。放射性碘-131可以浓聚于肿瘤组织中以杀死肿瘤细胞,因而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术后辅助治疗,具体应综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其治疗目的一是通过反馈抑制和降低促甲状腺素水平,抑制复发或转移;二是补充由于甲状腺切除可能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

传统化疗对甲状腺癌作用有限。分子靶向药物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如索拉菲尼、安罗替尼、仑伐替尼、普拉替尼等已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包括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在内的部分晚期患者的治疗[2]。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最少见却最凶险的类型,平均生存期常常不足6个月,常需要多学科团队采取综合治疗。如对于伴有BRAF基因突变者可以考虑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同时,多项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3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注意什么

手术本身是创伤性治疗,不可避免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创伤。甲状腺癌术后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较大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颈部疤痕和不适 早期应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可以使用抗瘢产品并持续减少切口张力3个月(减张胶布、减张器等)。不少患者术后颈部不适往往是由于颈部深面的疤痕粘连所致,建议尽早进行适当颈部功能锻炼。

2.声音改变甲状腺周围分布着许多重要神经,特别是支配声带的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手术或不可避免伤及它们并导致暂时或终生性的发音异常,如声音嘶哑、失音、进食呛咳、甚至呼吸困难需行气管切开。

3.体内激素变化多数患者术后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需要药物补充以调整新陈代谢。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肿瘤复发风险、激素代偿、药物不良反应等各个因素合理用药。

同时,科学服药非常重要。晨起空腹服用左甲状腺素钠,与早餐间隔至少1小时;注意避开纤维添加剂、大豆蛋白、柚子汁、咖啡等。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低钙血症,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补充钙片和活性维生素D3,同时可以多晒晒太阳。注意定期检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

4

甲状腺癌有哪些高危因素

目前,只能肯定电离辐射及遗传因素在一小部分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绝大部分甲状腺癌病因尚不明确。

1.电离辐射 童年期电离辐射暴露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目前唯一确认的环境风险因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使污染地区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儿童期恶性肿瘤接受放疗的幸存者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增高均证实这一点[3],然而电离辐射的暴露与成人甲状腺癌的关系并不明确。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常规影像诊断的辐射剂量会导致成人患甲状腺癌风险增加,必要时可使用护具保护,大家并不需要过度担忧,

2.遗传 部分甲状腺癌的发生与遗传相关。5%~1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有家族遗传性。约25%的甲状腺髓样癌具有遗传性,由胚系RET基因变异导致,部分可作为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的表现之一,如存在某些高危突变需预防性手术。有时,同一家系中有两名或以上患有甲状腺癌的成员,这并不代表就是遗传性甲状腺癌。因为除了遗传基因,还有一些其他生活习惯及易感因素等影响了此家系的患病率。

3.其他 近年来多个荟萃分析显示肥胖可能是甲状腺癌的风险因素,高体重指数者甲状腺癌的风险约增加9%[4]。缺碘会增加辐射诱发甲状腺癌的风险[5],但目前无证据表明碘摄入过量与甲状腺癌风险增加有关,也无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高发有关[6]。

5

出现哪些症状要提高警惕

早期甲状腺癌通常没有症状。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往往提示肿块已经存在并发展了较长时间。并且,这些都不是甲状腺癌的专属症状,因此,靠感知症状来早期发现甲状腺癌并不可靠。定期的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才是早期诊断甲状腺癌的关键。对甲状腺癌高风险人群(童年有辐射暴露史、前述遗传综合征病史者及其一级亲属、MEN2及其一级亲属、携带胚系RET基因变异甲状腺髓样癌的一级亲属等),应行甲状腺癌筛查。

参考文献:

[1] R Zheng, S Zhang, H Zeng ,et al.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2,02:002.

[2] 王宇,田文,嵇庆海,葛明华,张浩.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09):1012-1020.

[3] Bhatti P, Veiga LHS, Ronckers CM, et al. Risk of Second Primary Thyroid Cancer after Radiotherapy for a Childhood Cancer in a Large Cohort Study: An Update from the 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 Study. Radiation Research,2010,174(6):741-752.

[4] Bhaskaran K, et al.Body-mass index and risk of 22 specific cancer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of 5.24 million UK adults. The Lancet, 2014,384(9945): 755-765.

[5] Cardis E, et al.Risk of thyroid cancer after exposure to 131 I in childhood.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05,97(10): 724-732.

[6]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居民补碘指南[R]. 2018,5.

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王宇

专家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主任医师 郑莹

来源: 健康报

研究:体重过重或成为巴西民众患癌症主要原因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据巴西圣保罗大学免疫医疗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25年,巴西与肥胖有关的癌症病例数量将达2.9万人。研究人员称,体重过重或成为巴西民众患癌主要原因。

据报道,圣保罗大学免疫医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指出,根据他们的研究,共有14种类型的癌症与肥胖有关。其中,乳房癌,结肠和直肠癌,子宫癌,胆囊癌,肾脏癌,肝脏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浆细胞),食道癌,胰腺癌,胃癌和甲状腺癌都是肥胖引起的。虽然肥胖引起的癌症病例仅有全部病例的5%,但肥胖引发的癌症种类非常多。

调查表明,巴西的妇女受乳腺癌、宫颈癌以及结肠癌的影响最大,调查人员预计,2015年患有这些癌症的妇女数量将分别达到5000例、2000例以及700例。

在男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结肠癌、前列腺癌以及肝癌,2015年,患有这些癌症的男性数量将分别达到1000例、900例以及650例。

圣保罗大学免疫医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雷森德指出,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南里奥格兰德以及南马托格罗索州是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州。他说,“与肥胖有关的癌症病例数量相当惊人,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认真的解决,那么体重过重将成为巴西民众患癌症的主要原因。”

精湛医术 | 身高1米7体重240斤!当肥胖遇见甲状腺癌,看陕中二附院甲乳外科精准手术除病痛

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团队在副主任医师王茂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体重高达240斤、身患甲状腺癌的患者实施了甲状腺癌根治术。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也再次证明了我院在处理复杂病例方面的专业实力。

任先生今年53岁,1米7的身高,体重却达到了惊人的240斤,体重指数BMI高达41.5kg/m²,远远超过了健康的标准范围。更为复杂的是,他还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多重高危疾病。这些疾病不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术后出现脂肪液化、感染等一系列问题。而他肥胖的身体也给心肺功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网络图

为了保障手术的成功,科室邀请内分泌代谢科、手术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仔细分析手术风险点,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麻醉方案。

鉴于任先生存在可疑困难气道且术后发生呼吸抑制等状况,麻醉科副主任闫辉针对他实施了慢诱导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并于术后采用预引导式气管交换导管。不仅保障了任先生的生命安全,还充分满足了他对于舒适度的需求,有力推动患者快速康复。整个手术进程平稳顺利,术后恢复状态良好,目前任先生已康复出院。

科普时间

当今社会,肥胖与甲状腺疾病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两种看似不同的健康状况实际上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有研究表明,体重过重或肥胖的人,他们的某些甲状腺功能指标可能会不太正常。具体来说,这些人体内的FT3(一种甲状腺激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比较高,而FT4(另一种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则相对较低。而且,随着体重的增加,FT3和TSH的水平也会跟着上升。肥胖成人及儿童的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者。部分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会随着体重减轻而改善。

此外,肥胖与甲状腺结节之间存在联系,特别是在女性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个体患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的几率高于体重正常个体。也有研究指出,与体重指数相比,腰围和甲状腺结节的患病风险具有更强相关性。

因此,肥胖人群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对于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预防甲状腺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若肥胖人群发现甲功异常应及时寻求专科医生帮助,以正确指导诊治。

据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O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