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需要检查什么(肥胖需要检查吗)

文章目录:

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肥胖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肥胖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大家都想着如何让自己快速拥有好身材,殊不知减肥并不只是为了美,还为了身体健康,肥胖可以导致人类身体的好多问题,我们面对肥胖时一定要调解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采取自己减肥或者医学治疗的方法,让肥胖的问题得到治愈。那么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肥胖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一、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

方法一:通过体脂肪器来测量,体脂秤可以通过手机很直接的给出体脂率,在这里要注意体脂率女性要控制在20%到25%之间,男性控制在15%到18%之间。如果超过该数字,就属于中度肥胖,超过40%就要考虑去医院检查检查身体状况了。

方法二:通过BMI来计算,这里有一个公式那就是体重指数=体重/身高。当BMI小于18.5属于消瘦,大于18.5小于24为正常,大于24小于25属于超重,大于28就断定为肥胖了。

二、肥胖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1、关节可能容易出现问题,肥胖会使其关节尤其是膝关节需要承受的重量就非常大了,时间久了,会引发一系列的关节问题。

2、营养容易出现障碍,身体是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来维持身体正常活动,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肥胖,但同时人体对于其他营养的物质吸收的就变少了,比如像钙、铁等。

3、心脏会出现问题,肥胖后,血管中多余的脂肪会沉积在血管壁,形成血管壁的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硬化后,心脏的射血发生用力,从而导致心脏病

4、血脂会出现异常,脂肪含量增加之后体内的脂肪储存量也会增加,而胰岛素的分泌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继而导致高血脂的出现。

三、肥胖需要做什么检查?

如果是严重肥胖的话,需要注意自己的代谢情况,并检查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血胰岛素、高血压以及肝功能和肾功能。

如果是继发性肥胖,需要X线检查蝶鞍是否扩大,骨质有无明显破坏;心血管检查心电图,心功能,眼底等。

关于“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肥胖症需要做什么检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里,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儿童肥胖应定期检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儿童肥胖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难题。近年来,我国肥胖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单纯肥胖症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其中环境是主要因素。在环境因素中,家庭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模式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儿童期肥胖影响青春期生长发育,其严重危害将累及内分泌代谢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等,对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并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儿童肥胖增加了儿童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超重学龄儿童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升高的可能性是同龄人的2.4—7.1倍。几乎一半的肥胖儿童有血脂异常,其中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常见。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也更高。此外,肥胖儿童的血压超过本年龄段血压正常范围的风险增高1.79倍,肥胖儿童虽然在儿童期可能未患高血压,但在成年期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

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自身形象受损无疑会影响自尊,产生消极情绪和回避社交活动,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更高。肥胖儿童易发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包括厌恶、情绪易激、易分心、反应阈值低、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不快乐和不满足感、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疑问:孩子胖到什么程度需要去看病?是不是要到重度肥胖或者影响发育了才需要看病?还是只要超重肥胖就必须去医院就诊?

实际上,并非所有相同程度肥胖的个体都具有相同的心血管代谢风险,儿童体重和代谢状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部分儿童在青春期肥胖程度会出现减轻或缓解。如今肥胖筛查方式由过去的身体质量指数(BMI)高低分型转变为根据代谢的异常来进行分型,可以将儿童青少年肥胖分为代谢健康型肥胖、代谢异常型肥胖以及体重正常的代谢性肥胖。代谢异常型肥胖指在肥胖的基础上合并至少一项代谢异常,异常因素包括血压升高、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及存在胰岛素抵抗,这是儿童期肥胖治疗的关键点。

建议对所有儿童青少年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定期检查身高、体重,使儿童青少年在合理的生长速率上成长。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采用不同的肥胖筛查策略。

6—10岁的儿童发现肥胖,由保健医生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筛查有无生活方式或心理、睡眠等因素引起的肥胖或超重,由保健医生定期监测肥胖程度,及时教育和提醒家长纠正这些不良因素。如存在患儿伴随智力发育异常、先天畸形、生长发育迟缓、头疼、视野缺损、黑棘皮、紫纹、矮小、后发际低、颈蹼、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等表现或肥胖程度持续快速增加,建议到医院就诊,筛查继发性肥胖。

10—18岁的儿童青少年体重持续超标,建议筛查代谢异常型肥胖。出现代谢异常,成年后出现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的比例明显增高。要到医疗机构检查血脂、血糖、血压,尽早发现相应的异常,积极治疗,并至少每年复查1次。

有一些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遗传综合征,肥胖往往是其症状之一,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例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小胖威利综合征等,尽管发病率不高,只占到儿童肥胖的3%—5%,但是由于危害大,应当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11日 19 版)

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最好去做个甲状腺检查

近年来,患甲状腺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甲状腺是我们人体中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若甲状腺功能受到破坏的话,我们身体健康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甲状腺疾病患者如何做好健康管理?我们如何做好定期甲状腺检查?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上线大医生:梁继兴

福建省立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

本期话题:甲状腺患者的健康管理

甲状腺有什么作用?

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反 T3、二碘甲腺原氨酸(T2)等。其中,T3、T4 最重要。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帮助身体产热、维持正常的体温。

促进身体对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和利用,从而影响各项生命活动。

为心脏跳动、泵血提供「正能量」,维持血压和各个器官的供血。

促进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

促进儿童的骨骼生长和发育,帮助儿童「长个儿」。

甲状腺疾病有哪些?

甲状腺肿:如「大脖子病」等。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等,都可以表现为 B 超上的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分泌过量甲状腺激素的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分泌过少甲状腺激素的疾病。

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

其他:如异位甲状腺、低 T3 综合征等。

什么时候该去做甲状腺检查?

1、情绪异常

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情绪低落或抑郁。

甲状腺激素过多,则会导致易怒、烦躁或焦虑。

2、大便异常

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便秘,因为肠蠕动减慢了。

甲状腺激素过多,则会导致一天解好几次大便的情况。

3、睡眠异常

对于现代人,早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倘若每天都很想睡觉,怎么睡也睡不够,那就要警惕是不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了。

甲状腺激素过多,则容易导致睡不着或睡眠时间变短。

4、出汗异常

还没到冬天皮肤就又干又糙,怎么回事?很有可能是甲状腺出了问题。

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汗液、皮脂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同时指甲也会变得很脆,头发枯黄干燥。

甲状腺激素增多,则会让皮肤变得潮湿、多汗。

5、体重异常

很多因素会导致体重增加,但倘若饮食和运动习惯都没有改变,而体重却骤增,很有可能是甲状腺出了问题。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体重会明显增加。甲状腺激素过多,体重会明显减轻。

6、性欲异常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让性欲下降。同时,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则会进一步降低性欲。

7、心跳异常

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引起心悸。那种感觉就像是心脏要从胸腔跳出来了,或者心脏好像漏跳了几拍。

8、反应力异常

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而激素过少则会让人健忘、反应迟钝。

9、食欲异常

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影响味觉和嗅觉,觉得食物都尝起来怪怪的。

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导致食欲大增,但吃得多还长不胖。

10、脖子增粗

甲状腺位于脖子正前方,当出现问题时可能会有甲状腺的肿大,让脖子看起来变粗了。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发声、吞咽和呼吸。

大 医 生 介 绍

梁 继 兴

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高尿酸学组委员,福建省糖尿病学会委员,获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次,省科技奖二等奖3次

来源: FM1036福建新闻广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