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会带来这些疾病!做到3点,让你健康的瘦下来
肥胖是一种疾病,过度肥胖会诱发各种健康问题:
首先,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如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过多的脂肪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其次,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体内脂肪过多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功能,使血糖调节失衡,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第三,肥胖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者的颈部和胸部脂肪堆积,会限制呼吸道的通畅,出现打鼾、睡眠呼吸障碍等问题。
第四,肥胖与脂肪肝、胆结石、关节炎、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等)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相关。
总之,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减肥不仅是为了降低体重,追求苗条的身材,更是为了提升健康指数,减少疾病的威胁。
想要健康瘦下来,一定要避免过度节食、单一饮食等误区,我们要做到这几点:
第一点、合理控制热量摄入
每天的热量摄入不低于基础代谢值,减肥期间,我们的身体也需要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如果摄入的热量过低,身体会误以为我们处于“饥荒”状态,从而降低代谢率,反而不利于减肥。
建议,每天的热量摄入不低于1000-1200大卡,用低热量、轻加工食物代替各种高热量,过度加工食品,才能降低饥饿感,健康的瘦下来。
第二点、多样化饮食,均衡膳食营养
多样化饮食,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相互补充,能够更全面地满足身体的需求,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还能避免对单一食物的过度依赖,从而减少因饮食单调而产生的厌倦感和食欲失控。
比如,在碳水化合物的选择上,可以尝试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蛋白质方面,不仅要有鸡肉、鱼肉、牛肉等肉类,也要摄入豆类、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来源。
而蔬菜和水果更要多种多样,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橙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各类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有助于均衡膳食营养,让你健康的瘦下来。
第三点、适量运动,循序渐进提升强度。
健身运动减肥,需要从低强度的运动入手,慢慢提升心肺功能,再循序渐进提升强度。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可能会让身体“吃不消”,甚至导致受伤。
刚开始可以从慢跑、骑行、健身操等运动开始,再慢慢过渡为跳绳、高强度间歇训练、变速跑等运动,能让身体更好地适应,从而达到理想的瘦身效果。
壹问医答|肥胖易引发哪些疾病?
肥胖易引发哪些疾病?本期“壹问医答”栏目邀请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主任隋国良为大家进行科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后期 武春虎)
肥胖到底能不能定义为是一种疾病?
大多数人认为肥胖就是体重超标, BM I指数增高。有些人把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有些人则认为这不是病,只是个体的差异性导致。
不论肥胖能不能被定义为一种疾病,极度肥胖确实可以引起一些疾病,使个体出现代谢或器官异常的障碍。
对于肥胖的诊断,不仅仅要测定BMI指数,BMI指数超标只是一种;还有一种肥胖属于不均质性肥胖,这类人群的BMI指数可能处于正常水平,但由于体内脂肪分布不均匀,例如典型的内脏或腹部堆积脂肪的人群,定义为腹型肥胖,这也是肥胖的一种。
对于那些长期健身的博主来说,由于肌肉含量很大,脂肪相对不多,但是这类人群的BMI指数也超标,这就不能被定义为肥胖。
基于BMI的肥胖临床定义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发布了“临床肥胖症定义和诊断标准”重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关于肥胖的定义:应考虑脂肪分布、内脏脂肪含量以及器官功能状态的评估;同时要结合其他测量指标,如腰围、腰臀比和体脂测量等,全面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
临床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一、体征标准:个体体内存在过多的脂肪,至少存在一个测量指标,比如腰围或BMI指数超标,以确定患者体内存在过多的脂肪堆积。
二、临床标准:患者出现某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和异常体征症状。例如;出现心脏、呼吸系统或者骨骼肌系统的功能障碍;患者在做某些日常活动时出现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穿衣、吃饭、洗澡、走路等等。
正视肥胖的定义,通过正确的诊断肥胖,不要简单的局限于BMI为肥胖的诊断标准。
对于临床肥胖症的诊断,不仅仅要视为一种超重状态,可能需要确定为一种慢性疾病状态。
通过确立临床肥胖症为一种疾病,可以让患者更加的重视肥胖对于身体的危害性,需要及早的给予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