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性肥胖的激素(向心性肥胖什么样致命)

文章目录:

辟谣 | 使用激素药都会变胖?

人们普遍认为,服用激素药物一定会变胖,这种说法正确吗?

辟谣者:汤建华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

人体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也分很多种,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性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等。其中,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只要正确使用,是不会导致人体发胖的。

通常使用后容易变胖的激素类药物多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某些避孕药物。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使四肢皮下脂肪分解增加,分解出的脂肪分布在脸、上胸、颈背、腹部以及臀部,形成诸如水牛背、满月脸等向心性肥胖。但一般来讲,短期内低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出现这种脂肪代谢异常,只在长期大量应用时才会出现,并且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避孕药物所含的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不会影响人体脂肪代谢,但是雌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水肿的副作用,从而导致一些人服药后体重增加。新型孕激素屈螺酮显示出对抗雌激素水钠潴留的作用,服用含有此类孕激素的避孕药可以实现对体重的良好控制。

激素类药物在不同病症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比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病、严重支气管哮喘等。但同时激素类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已经29岁!福州女子却在长高变丑

一般人成年以后身高就稳定了

但是福州今年29岁的陈女士

遇上了怪事

近5年来她突然再次“长高”

不仅脚长了几码,身高也长了2cm

这样的长高,可不是好事

因为伴随长高的

还有越来越丑的面容

近期陈女士到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就诊

医生发现她身体的这些变化

竟然是因为脑子里长了瘤子

医生查房,了解陈女士身体状况

“你怎么变丑了?”

陈女士发现

一些许久不见的朋友

见到她常常会这样问

这话虽然不好听

但她意识到自己身体确实出了问题

她发现自己除了容貌变丑

鞋子也越穿越窄

近5年里

她鞋码由36码穿到39码

而且身高也长高了2cm

月经也乱套了一年

她辗转多家妇科医院

反复调理,效果不明显

近期她到第九〇〇医院就诊

在神经外科做了脑部检查

这才找到了病因

原来她患上了脑肿瘤——垂体瘤

为什么垂体瘤会让她变丑

该医院神经外科王守森主任介绍,垂体是人体的内分泌腺,位于鼻腔后上方、颅底中央及大脑底部,约豌豆大小,重约0.5g。别看它个头小,却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体。全身内分泌腺体的活动,都离不开它的指挥,是名副其实的人体激素调控“总司令”。

当这位“总司令”因为肿瘤引发激素异常分泌时,由于异常增高的激素类型不同,导致症状也复杂多样。

比如:泌乳素异常增高将导致女性乳汁分泌、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男性阳痿早泄、性欲降低;生长激素异常增高会出现肢端肥大、容貌变丑的情况;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异常增高会导致向心性肥胖、皮肤菲薄及紫纹、骨质疏松、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再或者肿瘤个头过大,压迫视神经,会导致视物范围缩小和视力下降。

内镜下鼻蝶手术示意图

这种病如何治疗

对于如何治疗,王守森主任介绍,目前垂体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三种。瘤体较小可在显微镜或内镜下通过鼻腔进行手术,创面小,恢复快。瘤体较大一般考虑采用开颅手术。

王守森主任提醒,肢端肥大、面容变丑只是激素分泌的外在表现,而它们所引起的机体内部各个系统和器官的问题则更加严重、对生命威胁更大。

所以,不应认为“外貌改变不重要”,一旦确诊就应尽早治疗,以减轻对各个系统和脏器的病理影响。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许多患者不能被早期发现,从而耽误病情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有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其寿命平均缩短10年。

这种病如何发现

那么,如何及时发现得了垂体瘤呢?王主任介绍,如果发现以下几点,就要小心:

1.女性长期月经不调、闭经、非哺乳期溢乳,或不明原因不育,在排除了妇科疾病后。

2.不明原因的性功能减退。这类患者常因难以向人开口提起,或长期自服“偏方”治疗。

3.不明原因的儿童发育异常或青春期延迟,如青春期缺乏月经初潮和第二性征。

4.体格过度生长,手脚进行性增粗增大,成年后面容异常变化、口舌增厚、肢端肥大。

5.视野障碍或不明原因的进行性视力减退。在排除了眼科疾病后,应想到有垂体瘤的可能性,不要一味地认为过度疲劳所致。

6.长期位于眼眶、前额和双侧太阳穴等位置的头痛。如果突然头痛,伴突发视力恶化,甚至伴有意识障碍,及时就医。

来源: 福州晚报

3月龄女娃重19斤满月脸,含激素宝宝霜屡被曝光官方正调查

一款检测出激素的婴儿霜让一名几个月大的婴儿变“大头娃娃”。

近日,自媒体“老爸评测”发布一段视频,一款检测出激素的婴儿霜致一名几个月大的婴儿变“大头娃娃”,这引发社会关注。

据了解,视频中的婴儿“柚子”出现了过度肥胖、满月脸、发育迟缓等症状,经多次检查,问题指向孩子日常使用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经检测发现,该款婴儿霜含有大量强效激素。目前,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3个月女娃重19斤,问题指向婴儿霜

女娃“柚子”2020年6月7日出生于连云港市某县城。出生几个月后,柚子的父母发现,孩子每月体重增长约3斤,速度惊人,除此之外,柚子身体各处还长出了密集的汗毛。

发现孩子发育异常后,父母辗转县、市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柚子身体指标与母亲奶水均正常。医生一度怀疑是父母喂养过度,便建议他们控制喂奶量,帮助孩子节食减肥。

2020年10月1日,柚子断了奶。此时这个3个月大的宝宝已重达19斤。然而,断奶后的柚子并未好转,此时的她出现发育迟缓的迹象,长着一张胖嘟嘟的“满月脸”,但面颊如两个包子,触碰硬如石头,体重也依旧在上涨。

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停用了该款婴儿霜,柚子身体状况出现好转。

一家人继续求医,来到了南京儿童医院,5个月大的柚子经历了一周的详细检查,排除病因,检查的一系列指标依旧显示正常。医生怀疑是使用激素药膏导致的,一名医护人员告诉柚子父母,此前医院已有四例类似病例。父母注意到,柚子日常使用一款名为“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的婴儿霜,该产品包装显示,其“适用于皮肤表面抑菌及日常护理”。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停用了该款婴儿霜,柚子身体状况出现好转。

问题婴儿霜含有大量激素

“老爸评测”是一个关注健康科普与产品评测的独立团队。11月20日,接到柚子父母的求助信息后,“老爸评测”分别从线上店铺与柚子父亲手中得到了2份同款婴儿霜样本,并送往实验室检测。

检测报告显示,“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达31.1mg/kg。为确保数值准确,第二次送检的样本中含同类激素数值为27.6mg/kg。

“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达31.1mg/kg。

为确保数值准确,第二次送检的样本中含同类激素数值为27.6mg/kg。

“老爸评测”一名技术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在其过往送检检测出激素的样品中,激素含量一般只有零点几左右(单位mg/kg)。

此款婴儿霜系“消”字号产品【卫生许可证号(闽)卫消证字(2017)第0010号】,根据《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第三十条规定:“消毒产品严禁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物料。”原卫生部公告显示,消毒产品与药品有严格区别,消毒产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老爸评测”技术人员介绍:“宝宝霜里添加激素见效更快,比如说孩子有湿疹、红肿,上午涂完下午就能见效。”然而,见效快的同时,激素也会对宝宝带来严重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一款名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的药膏说明书中介绍,丙酸氯倍他索的不良反应包含多毛症与库欣综合征等症状。据了解,库欣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这也正是柚子出现的症状。

涉事公司关闭官网,相关部门已介入

此次检测出的问题婴儿霜,系“福建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有限公司”产品(下简称“艾欧”)。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该公司公众号自称,公司是“秉承欧洲的行业标准,从事婴儿健康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专业公司”。

在此之前,也曾有消费者对这家公司的婴儿霜产品提出质疑,“欧艾”曾公示一份检测报告,检测机构系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结果显示,样品“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未检测出激素。

“老爸评测”的技术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一些厂家的送检产品与实际销售产品可能存在成分差异,“厂家把没添加激素的产品送给实验室检验,自然检测不出。”他说。

据封面新闻报道,“欧艾”企业负责人1月8日否认产品存在问题,怀疑家长为吸粉炒作。南都记者1月8日下午多次拨打该公司官网公示的联系电话,并未拨通。不久后,记者再次访问该公司官网时发现,网站关闭了“产品介绍”、“联系方式”等内容。

12月22日,“老爸评测”将有关情况向福建卫健委反应,12月28日,福建卫健委正式受理。漳州市卫健委1月8日发布通报称,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已责令该企业召回涉事产品,并对产品取样留置,联系权威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涉事企业已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屡被曝光的“激素婴儿霜”

柚子的遭遇并非个例。“老爸评测”视频下方的评论区,多位购买使用过同款婴儿霜的家长表示,自己从母婴店的推荐中得知此款产品,还有家长表示“基本在同个母婴店洗澡的宝宝都用这款产品”,其中也不乏有家长在看完视频后表示 “宝宝的脸颊硬硬的”。

实际上,一些家长正是为了避免激素,才选择了市场上号称“纯天然”的婴儿霜。一位妈妈解释道:“孩子容易得湿疹,但医生开的处方多是尤卓尔之类的激素膏,家长们一般觉得含激素的不好。有人推荐纯天然无激素的婴儿霜,用下来见效也快,很多人就上当了。”

一些婴儿霜号称纯天然却添加激素,“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不是第一次了。据江苏电视台2018年的报道,泗洪县的于先生为给40多天大的女儿治疗湿疹,曾购买紫娃牌紫草维肤膏,涂了不过两三个小时症状就明显好转。使用至孩子八个月大时,却发现小婴儿患上了高血糖、结石,面部也不正常,就像“充了气”一样。经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研究院检验,发现该产品中含有柚子宝宝使用的“益芙灵”同一种超强效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

2019年,网络上也集中曝光过一批号称纯天然治疗湿疹的婴儿霜,经检测含有激素。自媒体丁香妈妈等机构选购了8款热销的宝宝湿疹霜,并送检至SGS(全球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检验结果显示,8款自称“纯天然”“无激素”的婴儿霜中有6款都含有激素,其中不乏多种强效及超强效激素。

1月7日,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医生林鸣在其微博(@小儿内分泌林医生)上表示,在他收治过的患儿中,就有因使用声称不含激素的湿疹膏而出现“满月脸”的情况。1月8日,健康科普微博@小儿外科裴医生也在其个人公众号上表示,柚子的“满月脸”正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所致。

儿科医生林鸣在微博上公布的类似病例。

林鸣表示,激素软膏是皮肤科常用的治疗湿疹的药物,通常会使用弱效激素(如地奈德、尤卓尔等)。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合适的强度,在合适的部位使用是很安全的。

裴洪岗也表示,婴儿皮肤薄,更易吸收外用药,如果家长在不知情的状况下长期使用含强效激素的产品,则会导致视频中孩子出现的满月脸等问题。

采写:实习生王森、李文隽 南都记者吴斌 发自北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