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408斤“超级小胖”,一个月有望减50斤……咋办到的?
为变瘦拼了!
哈尔滨408斤“超级小胖”切胃减肥
27岁的他瘦下来后最大心愿:
“买身新衣服,穿得漂亮点儿”
身高1.73米,体重却达到了408斤,坐在记者面前的小刚(化名)看上去就像一座“小山”,没怎么活动,说话的工夫头上的汗就哗哗直流。过度肥胖的身躯不仅让小刚毫无形象可言,每次出门还要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还让他过早患上了重度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痛风等“老年病”,从身体到心灵都很“受伤”。近日,小刚在亲人的陪伴下来到哈医大四院普外三病房接受了减重手术。他说自己瘦下来后除了想过健康的生活外,最大的心愿就是“买身新衣服,穿得漂亮点儿。”
从小爱吃小零食和油炸食品
买不到合适衣服
路人异样目光让他自卑
“我出生时体重是8斤,从五六岁开始就是小胖墩了,到了初中,最胖的时候有190斤。”说起自己的肥胖史,27岁的小刚有点儿害羞,“都怪我意志力不坚强,平时就喜欢薯片这些小零食和油炸食品,管不住自己的嘴呀。”起初,小刚和家人没觉得肥胖有啥大问题,直到高中毕业时,300多斤的体重让他买不到合适的衣服,好看的都穿不进去,只能买加肥加大码。“走在路上总有人指指点点,还有人偷摸在背后拿手机拍我,嘴上还说着这人咋那么胖呢!”
肥胖不仅让小刚没了形象,路人异样的目光更是让他内心变得自卑。其间,他也曾去健身机构运动减肥,一度减下来50多斤,可是回家后一旦不运动,体重反弹得更厉害了。“拔罐、针灸、节食、吃减肥药,能尝试的减肥方法,我都试过了,可都是当时有效,过后就反弹。”
体重突破400斤
患上一堆“老年病”
痛下决心切胃减肥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大家都过起了宅生活,小刚每天在家几乎没有任何运动。半年时间,体重飙升了40多斤,突破了400斤。小刚只要稍微多走几步就气喘吁吁,晚上睡觉都无法平躺。特别是最近痛风发作,浑身关节疼痛不止,走路一瘸一拐,正常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近日,小刚在舅舅的陪伴下,来到哈医大四院普外三科,检查发现,身高1.73米的他体重达410多斤,腰围160厘米,臀围190厘米,正常人BMI(体重指数)在18-24之间,小刚则达到了68,已属于超级肥胖的程度了。此外,他还患有重度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刘昶主任说:“像小刚这样严重性病态肥胖的患者,如果不手术,生存和生活质量都将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他现在行动不便,体重继续增加,可能要依靠轮椅出行了。”
术后一个月有望减掉50斤
心愿:买身新衣服 穿得漂亮点
“小刚是我们开展减重手术以来体重最大的患者,不仅麻醉风险性极大,而且还存在腹腔操作空间小、手术难度大等问题,所以我们术前召开了多学科讨论评估,准备了各种预案。”刘昶主任介绍,术前一周,在医护的指导下,小刚接受了一周的呼吸训练,增强心肺功能,从而降低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对于11日的手术,小刚心里充满了期待,“现在恨不得马上躺在手术台上!”
手术前,记者曾经问过小刚变瘦后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小刚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我想买身新衣服,穿得漂亮点儿。”这次住院手术,小刚没告诉自己的好朋友们,他说希望自己减肥成功后,给他们一个惊喜。
张霞护士长告诉记者,如果术后恢复顺利的话,小刚的体重有望在一个月内减掉50斤左右,他的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重度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也能得到缓解。
超级小胖手术减肥全过程:
11时30分 进手术室
术前准备一小时
改造特大号手术床
11日11时,马上就要进手术室了,小刚激动地和父母视频,“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等我手术成功的好消息!”从电梯口通往手术室的路虽然只有几十米,但因为右腿的痛风发作,小刚只能拖着一条腿走路,手术室里最大的45码拖鞋也装不下他的脚。护士长张霞说,看着小刚一瘸一拐的背影她格外心酸,但是又被这个年轻人敢于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勇气所感动。
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术前准备用了足足一个小时,为了安放下小刚庞大的身躯,手术室特意找来了能承受500斤患者的特大号手术床,并且加以改造。医护们准备了许多的硅胶软垫,对小刚的手臂、腿部、腰部等部位进行加固,以便对手术中的受压部位进行保护。11时30分,小刚进入手术室。
11时50分 开始麻醉
气道狭窄麻醉风险高
两位主任上台
对于超级肥胖患者来说,由于气道狭窄,气管插管的风险非常大,手术过程中,麻醉药量的掌握也非常关键,麻醉药物长时间在体内蓄积,术后苏醒也面临风险。为此,哈医大四院麻醉科戚思华主任、马雪松副主任亲自上台。11时50分,麻醉开始,从建立气道、气管插管、建立外周循环、术中血氧监控……两位主任全程保驾护航。
麻醉成功后,就是摆手术体位了。医生表示:“一般来说正常患者,两个人摆体位就够了,对于小刚这样的大块头,我们需要四个人摆体位,他的手臂、腿部赘肉较多,为了防止皮肤和器械间受挤压,我们对他的身体多个部位进行了特殊保护。”
12时30分 手术正式开始
肝脏被黄油包裹
手术需要加长版穿刺器
一切准备就绪,12时30分,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正式开始。第一个难点就是建立气腹,小刚的腹壁脂肪厚度达到了12公分,普通的穿刺器想要突破腹壁是很困难的,所幸在加长版的穿刺器的辅助下,成功建立气腹。因为重度脂肪肝,小刚的肝脏表面被一层黄油包裹住,想要把肝脏抬起来显露出胃底部,也花了不少力气。
胃底膨大,胃壁肥厚,小刚的胃是正常人的两倍大!肥胖导致腹部操作空间狭小,也给手术增加了困难。为了减少手术带来的副损伤,医生的每一步操作都要小心翼翼。正常的一台减重手术40分钟可完成,而小刚的手术足足多花了一个小时。
14时30分 手术结束
术后要预防肺感染、血栓等
经过三名医生近两个小时的奋战,14时30分,小刚的手术顺利结束,医生切除了他近三分之二的胃部,只留60-80毫升的容量。胃容积减少了,进食量得到控制,激素代谢水平也得以改变,小刚减肥有希望了!
然而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结束,术后小刚还要积极预防肺感染、静脉血栓、肺栓塞、断面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还要在减重个案管理师的指导下,进行营养、运动等康复训练才行。刘昶主任提醒,黑龙江地处高寒地带,人们饮食多高脂高热,运动不足,是肥胖的高发区,因此合理膳食,科学运动,预防肥胖,对每一个人保持健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链接:测测你胖吗?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以BMI值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大于30是中度肥胖,大于35是重度肥胖,大于40是病态肥胖。
专家谈肥胖:是病需就医、治疗没有“一招鲜”
肥胖问题困扰不少民众,但很多人对其认知有误解。许多人低估其对健康的严重威胁。有不少人认为,只有极度肥胖才会产生健康危害,轻度或中度肥胖无伤大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教授1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肥胖是一种病,必须进行医学干预。其次,肥胖的轻重,要根据是否代谢异常来判断。第三,肥胖的治疗没有绝招,没有一招鲜,必须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
据悉,近期,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2024年世界肥胖报告》。该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33亿成年人受到超重和肥胖的威胁,高BMI(超重 肥胖)的成年人比例将从2020年的42%增加到2035年的超过54%,5岁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患病率达到39%。中国的超重或肥胖情况也不容乐观。
据悉,从科学角度来看,肥胖症其实是一种以大脑为中心,由生物、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正常情况下,大脑中的“饥饿中枢”和“饱中枢”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平衡出现异常,“饥饿中枢”的作用将明显增强,人体就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从而食欲大增,而非简单的仅靠意志力就能控制住进食的渴望。
曲伸教授表示,根据临床经验及病因,他把胖子分为红(高代谢型肥胖)、白(代谢正常型肥胖)、黑(炎症代谢型肥胖)、黄(低代谢型肥胖)四种。能吃、能喝、有高血压,一喝酒脸红红的,能喊、能叫的是“红胖子”,他们代谢旺盛,吸收非常好。“红胖子”将来最容易得高血压。“我们和美国有关机构合作研究已经证实了这类肥胖患者的存在。”他说。
黑胖子一般很有劲,像鲁智深一样,能吃能干。很多美国橄榄球运动员都是黑胖子。现在年轻的黑胖子比较多,表现为脖子发黑、女孩子月经不正常、毛发增多、肌肉多,脂肪也多。
黄胖子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一胖就胖肚子,有气无力、甲减、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代谢率降低,喝西北风也胖,一胖就出病。
代谢健康性肥胖者被称为白胖子,他们体重指数超标,但白白胖胖的,皮肤弹性好。医学名词就叫正常代谢性肥胖,就是代谢没有问题。
这四种类型肥胖患者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对黄胖子,医生会帮其提升激素水平,代谢率高了,自然而然会瘦下来了。黑胖子,减重比较难,必须降低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红胖子时常出现大便干燥,肠道通畅以后才能减重。而对于白胖子,一般不能轻易减重,否则会导致月经不正常、没力气,需要预防持续性发胖。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发胖,有的人怎么吃也不胖?“不同的基因构成决定了身体的代谢类型,从而影响体重。心理因素和部分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体重的增加。”曲伸教授告诉记者,有的人胰岛素水平很高,就特别爱吃。有的人感觉永远吃不饱,这和中枢调控有关。这位专家透露,其现在正在研究肥胖的中枢调控机制,并发现:每个人从出生开始,脑子就有一个“调定点”,设定该长多少体重。有的人可能注定会胖到100公斤,大脑才认为“够了”。
曲伸教授说,虽然人一辈子会长成什么体形大概率由先天决定,但是,如果有人很自律,对疾病的认识超前,或许能控制不增加到原定体重;但是如果任之为之,在原定基础上发胖,那会很严重。这位专家表示,因此,大家所说的“超级肥胖”,就是源于此。
对于更年期女性发福现象,曲伸教授直言,更年期女性最大的问题是向心性肥胖,更年期的替代治疗(常指:激素替代疗法)或是一个减重好办法。“我们说的‘替代治疗’其实很复杂,并不是单纯的雌激素替代治疗,缺钙、缺维生素D,都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他指出,“对于更年期女性,调整内分泌紊乱,获能避免体形就发生剧烈改变;开展针对性治疗,应减少其腹内脂肪和脂肪肝,肠通了、肝通了,腰围就不会增加了。”曲伸教授说。
“减重一定要从全方位出发。”曲伸教授表示,“我一直认为肥胖不能‘一招鲜’。”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生酮饮食、低卡路里饮食、16 8饮食等“减肥方法”,这位专家认为,都是“赶时髦”。他直言,营养治疗是第一步。曲伸教授表示,因为肥胖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糖尿病发病率、肿瘤发病率变高令人担心。但是瘦了以后,骨质疏松引起的死亡更多,所以千万不要减重过度:该减的减,不该减的不能乱减。大规模研究发现了“U形曲线”:体重指数小于18.5的人全因死亡率,远远高于体重指数在25-30者。全因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人口数之比。
许多肥胖症患者为了减重可能采取快速却不健康的方法,如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其实这些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他指出,应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对症治疗,尤其肥胖症合并相关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通常伴随慢性生理或心理障碍,需要接受多学科综合护理或多种药物治疗,不单以减重为目标,还应涉及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记者陈静)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女子体重飙到368斤!危及生命
“睡觉只能坐着睡
上厕所只能走10步
说话两三分钟就要上呼吸机”
新乡的陆女士今年43岁
体重已经达到368斤
属于超级肥胖
一上称就“爆表”
陆女士称
自己青春期时还比较正常
后来就感觉到身体不太正常
“吃蛋糕能吃三四个 葡萄能吃两三斤
甜类的东西都爱吃”
因为过度肥胖
陆女士的身体严重水肿 出现感染
无法脱离呼吸机
父亲和丈夫一直在病床边守护
“上有老 下有小
我现在应该赡养老人
而不是让他们来照顾我”
提起自己的病情 陆女士忍不住落泪
“心里特别无助”
看着女儿的痛苦
她的父亲也一直抹泪
“太害怕了 我不会放弃给孩子治疗的”
由于丈夫还要照顾孩子 并支撑家里的开销
陆女士十分心疼
“现在急切想找专家 把病看好”
新乡市中心医院苏祯磊医生表示
患者现在呼吸衰竭 氧饱和度只有40%
普外一科副主任医师范友杰表示
在长期肥胖的情况下
她的心脏逐渐变得非常肥厚
形成肥厚型心脏病
下一步会先纠正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
随后进行减重手术
定制食谱并辅助药物减重
提醒大家
甜食一定程度上能使我们心情愉悦
但过量摄入糖 也是损害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合理饮食 增强体质
做自己身体健康的守护者
来源: 小莉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