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肥胖调查(青少年肥胖调查表)

文章目录:

青少年肥胖问题调查报告:一场不容忽视的健康危机

近年来,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报告通过对1000名12-18岁青少年的调查,揭示了当前青少年肥胖问题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调查结果
  1. 肥胖率:调查显示,27.5%的青少年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其中男生肥胖率(31.2%)高于女生(23.8%)。
  2. 饮食习惯:65%的青少年每天摄入高糖饮料,78%的青少年蔬菜水果摄入不足,45%的青少年有经常吃夜宵的习惯。
  3. 运动情况:仅有35%的青少年每天运动时间达到1小时,42%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设备时间超过4小时。
  4. 健康影响:肥胖青少年中,32%存在血压偏高,25%出现血糖异常,18%有脂肪肝问题。
二、原因分析
  1. 饮食结构失衡:快餐文化盛行,高热量、高糖分食物摄入过多。
  2. 运动量不足:课业压力大,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户外活动减少。
  3. 生活习惯改变:作息不规律,睡眠时间不足,压力性进食现象普遍。
  4. 健康意识薄弱:缺乏科学的营养知识,对肥胖危害认识不足。
三、青少年减肥的必要性
  1. 健康需求:预防成年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2. 心理发展:改善体形,增强自信,促进心理健康。
  3. 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改善社交关系。
  4. 未来发展: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健康习惯的关键阶段。科学减肥不仅能解决当前的肥胖问题,更能为未来的健康生活打下基础。我们呼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肥胖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注作者,免费领取《青少年科学减肥指南》,获取专业、安全的减肥建议,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为青少年的健康未来努力!

我国近五分之一青少年面临超重肥胖

有近五分之一的6至17岁青少年面临超重和肥胖;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的比例约为2:1……5月10日至11日,第十届中国肥胖预防控制科学大会在京举行。大会公布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各年龄组超重肥胖率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目前有约19%的6至17岁青少年、约10.4%的6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介绍,肥胖是糖尿病、肿瘤、骨关节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维持健康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超重肥胖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升高122%。

“我国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的比例约为2:1,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这一数据表明我国体重超重人群比例偏高,给防治工作带来结构性挑战。

肥胖防治也是一项全球性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2年,全球有约八分之一人口处在肥胖水平,成人肥胖人数自1990年以来翻番。对此,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表示,肥胖不仅是健康问题,也是经济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和政策调整实现共同应对。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全国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再到《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国卫生疾控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全人群营养健康和肥胖防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大会上表示,肥胖问题是慢性病防治的重要结合点,要以体重管理为抓手,推动我国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要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切入点,有效减少超重肥胖等中间危险因素,从而防治主要慢性病。(记者顾天成)

来源: 新华网

我国青少年近20%超重肥胖,别让你家娃变成“小胖墩”,这些你需要知道

今天(13日)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透露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20%超重肥胖

营养专家提醒

青少年肥胖健康隐患多

别让你家娃成了小胖墩

朱慧卿 作 新华社发

我国青少年近20%超重肥胖

六部门已发布防控方案

7月13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介绍,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问题,农村超过了城市。

近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此,去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其中在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儿童青少年开放,支持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对高糖、高脂、高盐食品加强食品标签管理,不鼓励针对儿童的营销及食品包装中使用吸引儿童的图片、描述和外形设计。

“小胖墩”健康隐患多

10岁小男孩患上脂肪肝

程硕 作 新华社发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养得白白胖胖虎头虎脑的才健康,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其实,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之前曾有媒体报道,外地一名10岁小男孩患上了脂肪肝,当时身高145厘米的他体重有54.7公斤,后来在医生指导下减重11斤,才恢复健康。

徐骏 作 新华社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曾青山介绍,肥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五类隐患:

1.影响身高

2.影响体型和心理健康

3.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4.影响心肺功能

5.增加慢病风险

曾青山提醒,当孩子出现以下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体重过重有肥胖引起的指标异常,代谢疾病等问题,并伴有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体重增长异常,如果每年增长超过4公斤,一般正常青少年2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加2公斤。

翟桂溪 作 新华社发

怎么避免让孩子变“小胖墩”?

1.按需吃饭,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营养过剩或不均衡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最主要的因素。提倡科学饮食,少在外就餐,家庭烹饪少油少盐;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果蔬,少吃肥肉;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多吃粗粮,少吃精粮。

2.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不少青少年的肥胖主要是因为缺乏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家长在课余时间应多陪同孩子参与室外活动,比如跑步、爬山、骑自行车等,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2021年3月10日,江苏省睢宁县骑路小学的学生们在练习“交互绳中360度转体跳”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3.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也与儿童的肥胖密切相关,学龄儿童应给予充足的睡眠保障。小学生每天需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9小时。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出品 整合:长江日报记者符樱 资料来源:新华社 央视新闻客户端 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 全国少工委微信公众号 中国好营养微信公众号 广州日报等)

【编辑:朱晨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