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肥胖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肥胖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大家都想着如何让自己快速拥有好身材,殊不知减肥并不只是为了美,还为了身体健康,肥胖可以导致人类身体的好多问题,我们面对肥胖时一定要调解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采取自己减肥或者医学治疗的方法,让肥胖的问题得到治愈。那么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肥胖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一、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
方法一:通过体脂肪器来测量,体脂秤可以通过手机很直接的给出体脂率,在这里要注意体脂率女性要控制在20%到25%之间,男性控制在15%到18%之间。如果超过该数字,就属于中度肥胖,超过40%就要考虑去医院检查检查身体状况了。
方法二:通过BMI来计算,这里有一个公式那就是体重指数=体重/身高。当BMI小于18.5属于消瘦,大于18.5小于24为正常,大于24小于25属于超重,大于28就断定为肥胖了。
二、肥胖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1、关节可能容易出现问题,肥胖会使其关节尤其是膝关节需要承受的重量就非常大了,时间久了,会引发一系列的关节问题。
2、营养容易出现障碍,身体是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来维持身体正常活动,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肥胖,但同时人体对于其他营养的物质吸收的就变少了,比如像钙、铁等。
3、心脏会出现问题,肥胖后,血管中多余的脂肪会沉积在血管壁,形成血管壁的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硬化后,心脏的射血发生用力,从而导致心脏病
4、血脂会出现异常,脂肪含量增加之后体内的脂肪储存量也会增加,而胰岛素的分泌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继而导致高血脂的出现。
三、肥胖需要做什么检查?
如果是严重肥胖的话,需要注意自己的代谢情况,并检查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血胰岛素、高血压以及肝功能和肾功能。
如果是继发性肥胖,需要X线检查蝶鞍是否扩大,骨质有无明显破坏;心血管检查心电图,心功能,眼底等。
关于“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肥胖症需要做什么检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里,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5步教你自测肥胖指数
在减肥风盛行的今天,许多人都觉得自己肥胖而需要减肥,尤其是爱美之心比较强烈的姑娘们和影视明星。对肥胖的评判是随着年代的不同而变化的。有人说,胖不胖,肉眼看一下就知道了;但诊断肥胖症,肉眼的观察不能作为凭据,需要的是科学依据,这时候,数据就派上了大用场。
(1)体重和标准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标准体重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群体大样本调研后,按照人的年龄、身高等特点,得出各年龄阶段体重的标准值。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标准体重。
成年人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成年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 9
我国成年人常用的标准体重公式为Broca的改良式:
成年男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成年女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2 5
此外,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有关专家,还根据我国南北人群的不同特点,制定了如下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北方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 6+50(千克)
南方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 6+48(千克)
北方指长江以北的省份,南方指长江以南的省份。
评价标准:实测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数上下10%为正常范围;大于10%~20%为超重;大于20%为肥胖;小于10%~20%为消瘦;小于20%为明显消瘦。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这种方法算法简单,适合普通人群体重的自我评定,但是这一方法只是估算,远远没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等方法准确可靠。
(2)身体质量指数法
用于测定标准体重最普遍与最重要的方法是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它是一个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判定身体肥胖程度的方程式。BMI全称是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大于或等于28者,我们称为肥胖症。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计算公式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即: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
BMI出现已经很多年了,但直到1998年,美国国家卫生委员会才把它定为衡量标准之一。目前,BMI指标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肥胖问题专家组2001~2002年间历时9个月,在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24万成年中国人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成年中国人体重指数小于18 5为体重过低,18 5~23 9之间为正常,24~27 98之间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为肥胖。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此标准均适用。
体质指数是公认的较好的评估肥胖的测量指标之一,全世界各地区广泛使用,但是并不是适用所有人,以下人群就不适合用这种方法:①生长期的婴幼儿、儿童;②肌肉发达者或运动员或正在做重量训练者;③怀孕的妇女,老人;④患有水肿、腹水等疾病时;⑤不易准确测量身高者;⑥其他个体因素影响体重测量者。
(3)腰围测量
腰围(WC)是中心型肥胖(腹部肥胖)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内地尚没有公认统一的数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专家认为:中国成年男性腰围应在85厘米以内,80~85厘米之间为超重,85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成年女性的腰围应控制在80厘米以内,75~80厘米之间为超重,80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腰围超标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显著增加。
测量腰围应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其实这一指标患者是可以自己经常测量的,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正确的方法。
测量腰围的正确方法和操作要点:①标准软尺: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0 1厘米)的软尺;②空腹:空腹时测量与饱腹测量差异较大,科学研究表明应该空腹测量;③裸腹:除去腰部覆盖的衣物,尽可能裸腹测量,若做不到的话应尽量穿着单薄衣服;④姿势正确:测量时双手自然下垂站立,两脚分开30~40厘米,使体重均匀分布,腹部放松,自然呼吸;⑤位置准确: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⑥读数准确:正常呼气(吐气)状态下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毫米。
(4)测量腰臀比
腰臀比即用腰围除以臀围,腰臀比是中心型肥胖的指标之一。
成年男性:正常腰臀比<0 85;超重腰臀比0 85~0 90;肥胖腰臀比>0 90。
成年女性:正常腰臀比<0 75;超重腰臀比0 75~0 80;肥胖腰臀比>0 80。
腰围不达标或腰臀比值低但体质指数≥28者,为全身性或周围型肥胖。
(5)体脂百分比
对于特殊人群,如运动员、健美者、重体力劳动者,他们肌肉发达,体重可以超过标准体重很多,但体内脂肪并不多。评价他们肥胖与否的方法还应该结合体内脂肪的多少,即“体脂”是否过量来决定。测量体脂含量对所需设备要求较高,测量较为困难,其经典方法是水下称重法,也叫体密度测定法,但此类仪器设备昂贵且操作麻烦,无法普遍采用。利用对全身的稳定同位素钾扫描法测定总体钾以判断组织成分的方法所需的设备,全世界也只有少数几台。另一种方法是用生物电阻抗法,根据不同组织的导电性差别,得出体脂的百分比。该仪器相对便宜且测定速度快,但不同人种的推算方程式可能有差别,在解释结果时要小心。
一般认为:成年男性的体脂百分比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25%为中度肥胖,超过30%为重度肥胖;而成年女性的体脂百分比超过30%为轻度肥胖,超过35%为中度肥胖,40%及以上为重度肥胖。
肥胖症的诊断最好用体重和体脂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按肥胖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①轻度肥胖:体重超过20%,体脂含量超过30%;②中度肥胖:体重超过30%~50%,体脂含量超过35%~45%;③重度肥胖:体重超过50%以上,体脂含量超过45%以上。
肥胖症如何检查诊断
肥胖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那么,肥胖症如何检查诊断呢?下面就让减肥小编来为你支招,教你正确检查和诊断肥胖症。
所谓肥胖症,主要是指长期高热量饮食,营养过盛而导致身体发福,且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病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身体超重、体型肥胖,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乏力、嗜睡、喘促等不适感。由于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搏出量增加,往往左心室肥大。那么肥胖症如何检查诊断呢?
根据体征及体重即可诊断。首先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高查出标准体重(参考人体标准体重表),或以下列公式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X0.9,如果患者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诊断为肥胖症,但必须排除由于肌肉发达或水分潴留的因素。临床上除根据体征及体重外,可采用下列方法诊断:
1、皮肤皱摺卡钳测量皮下脂肪厚度 人体脂肪常用测量部位为三角肌外皮脂厚度及肩胛角下。成人两处相加,男性≥4cm,女性≥5cm即可诊断为肥胖。如能多处测量则更可靠。
2、X线片估计皮下脂肪厚度。
3、根据身高、体重按体重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2(m2))计算>24为肥胖症。
看过上文后,你知道怎么诊断肥胖症了吧,那赶紧来看看你现在的身体状况是否肥胖吧!更多相关减肥知识推荐:女性肥胖或诱发这几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