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这么做其实不会
谣言:
使用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
辟谣:
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物质,用于体内的信息传递,对人体生理过程起到调节作用。激素类药物就是通过模拟激素在体内的作用,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那么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吗?
人体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也分很多种,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性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等。其中,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只要正确使用,是不会导致人体发胖的。
并不是所有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通常使用后容易变胖的激素类药物多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某些避孕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常见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强龙、布地奈德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还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急重感染、血液病、皮肤病等。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会使四肢皮下脂肪分解增加,分解出的脂肪分布在脸、上胸、颈背、腹部以及臀部,形成诸如水牛背、满月脸等向心性肥胖。一般来讲,短期内低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出现这种脂肪代谢异常,只在长期大量应用时才会出现,并且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避孕药物所含的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不会影响人体脂肪代谢,但是雌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水肿的副作用,从而导致一些人服药后体重增加。新型孕激素屈螺酮显示出对抗雌激素水钠潴留的作用,服用含有此类孕激素的避孕药可以实现对体重的良好控制。
激素类药物在不同病症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比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病、严重支气管哮喘等。但同时激素类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合理应用激素类药物要注意:(1)严格掌握各类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选择用药;(2)合理制定激素治疗的方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者停药,停药要逐渐减量;(3)了解所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就诊。
美丽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用了激素类药物后发胖的话,建议您最好遵医嘱服用药物,先治好病再考虑减肥的事情。建议通过调整饮食进行健康减肥,多食水果和蔬菜,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一般可以改变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发胖现象。
辟谣专家:汤建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
复核专家:任卫东,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封人:什么是向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提到向心性肥胖,所以这种肥胖的类型也开始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向心性肥胖,其实指的是人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主要表现是满月面(脸部特别的大,就像圆圆的月亮)、水牛背(就是肩后部突出,背部肌肉明显突起)、腹部脂肪堆积很严重、锁骨上窝有脂肪垫、四肢相对消瘦。除此之外,向心性肥胖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亢进的症状。
向心性肥胖主要见于以下几点:
一、垂体瘤患者会出现向心性肥胖,据相关研究表明,垂体瘤可以分泌ACTH,而这种ACTH刺激肾上腺,所以就会使糖皮质激素增多形成向心性肥胖。
二、再就是肾上腺腺瘤、腺上腺癌、肾上腺增生等疾病也会引起向心性肥胖,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过多,从而形成向心性肥胖。
三、有些向心性肥胖患者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从而引起医源性向心性肥胖。
39健康网
这种特殊的糖尿病可根治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病之后需要长期的管理与治疗。其实,糖尿病分为很多类型,其中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可以根治的。
专家介绍,糖尿病之所以是终身性疾病,很大程度上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有关,而这种特殊的糖尿病——类固醇糖尿病,发病原因非常明确,只要能根除病因,就能得到痊愈。
类固醇糖尿病危害更大
所谓类固醇糖尿病,是一种继发糖尿病,即因为疾病或是药物导致体内类固醇增多,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的糖尿病。这种糖尿病并不少见,容易被人们忽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李佳萦指出,很多人被确诊糖尿病后,就开始常规治疗。殊不知如果是类固醇糖尿病,其治疗方法是不同的。且因为类固醇糖尿病的危害更大,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骨质疏松等,如果按照普通糖尿病治疗,很可能会加速这些“并发症”的进展,从而使得患者早早地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甚至影响寿命。
两类人警惕类固醇糖尿病
类固醇糖尿病与普通糖尿病应该如何区分呢?李佳萦表示,类固醇糖尿病的表现与普通糖尿病大致相同,即有血糖异常升高、“三多一少”症状以及肥胖等,所以,单从症状很难区分。通常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简单的抽血做皮质醇检测即可初步判断是否为类固醇糖尿病。
那么,是不是所有糖友都要测皮质醇呢?答案是否定的。李佳萦介绍,类固醇糖尿病的病因非常明确,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各种问题导致内源性类固醇分泌过多,如肾上腺瘤、肾上腺增生、垂体瘤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等,此类情况通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二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患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就需要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根据研究显示,通常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就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此类情况询问既往病史即可获知。
此外,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类固醇过多,外表也会表现出一定特征,如面部潮红、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有紫纹、合并高血压等,医生通过面诊也可初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检测皮质醇。
李佳萦表示,如果患者存在上述两种情况,在确诊糖尿病后一定要检测皮质醇。如确诊属类固醇糖尿病,即可针对病因进行调整,如切除相关肿瘤或是调整药物,血糖可能会恢复正常,糖尿病也可得到根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此前类固醇糖尿病已经导致了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这些损害都是不可逆的。因此,糖友们应该引起重视,及早筛查,不要让可以根治的类固醇糖尿病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专家提醒
糖皮质激素不能随意停
针对内源性类固醇产生过多引起的糖尿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而药物导致的类固醇糖尿病,是否停药即可痊愈呢?李佳萦表示,理论上说,糖皮质激素药物导致的糖尿病在停药后即可痊愈。但是需要注意,药物需要逐渐减量,直至停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果突然停药,患者很可能出现激素撤退综合征,表现为乏力、纳差、消化不良、低血压等不适,还会影响原有疾病的病情。因此,在停药过程中,患者最好能够配合医生逐步减药,直至停药。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