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引发肥胖?!错怪它了
当医生告诉你需要服用某种激素才能治病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完了,吃了激素肯定会变胖”?
其实,这是很多人对激素认识的误区,谈激素色变,下意识地抵触所有激素类药物。但事实上,激素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只是一种化学信息物质,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激素不等于“激肥素”
激素原本的意思是“奋起活动”,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它的职责类似于化学实验的催化剂,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让体内的各个器官可以正常工作。人体内有上百种激素,每种激素“各司其职”,调节人体的生长、代谢、发育和繁殖等生理活动,可以说,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它。激素是一个大家族,其中被人们熟知的有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等。
激素作为一种高效活性物质,对人体非常重要,在人体内要保持合适的含量,任何一种激素过多或过少都可能让人出现各种疾病。比如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和身体的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会引起肢端肥大症,但缺少了又会导致发育迟缓,严重时还会导致侏儒症。
如果某种激素分泌异常,就需要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促使它达到平衡。这种补充往往是按照生理剂量计算的,目的是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例如,发育迟缓应用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甲状腺素,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更年期症状和高雄激素血症应用雌激素、孕激素等,这些并不会引起肥胖。
可以说,大多数激素都与胖瘦无关,不要再让它们背“锅”啦!
被冤屈的两个“激素小伙伴”
为什么会流传激素让人变胖的说法呢?这还得从糖皮质激素说起。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且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等多种作用,可以预防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对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几乎都有效。
在紧急或危重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往往作为首选被应用于临床。2003 年 SARS 疫情期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也确实产生了许多不良反应,发胖就是其中之一,且还会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多毛、痤疮、骨质疏松、感染和神经精神异常等。
患者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加剧四肢皮下脂肪的分解,但分解出的脂肪并不会马上消失,而是分布在面部、胸口、后背和臀部,导致患者常常看起来虎背熊腰,形成“满月脸”。不仅如此,糖皮质激素还会影响胃部的消化功能,从而使人吃得更多,进而导致发胖。
一般来说,短时间服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并不会出现上述代谢异常。而且,就算出现肥胖,通常患者在停药后也可以慢慢恢复正常,不用过度担心。
避孕药
一直以来,很多女性担心口服避孕药内含的激素会引起发胖,事实果真如此吗?
女性常用的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而成的,其避孕效果是所有避孕方法里最高的,只要严格用药,几乎有接近100%的避孕成功率。长期临床实践和观察研究发现,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高效避孕的同时还有许多额外的健康获益,包括规律月经、缓解痛经、改善痤疮,改善经前综合征,改善皮肤,抗雄激素表现,减少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风险等。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避孕原理以抑制排卵为主,口服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使得血液中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量均减少,抑制卵泡生长,从而抑制卵巢排卵,使人体不能受孕。同时,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还会抑制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导致宫颈黏液增稠,子宫内膜变薄,使子宫内膜不易于受精卵着床。从原理上看,无论是雌激素还是孕激素,都不会让人发胖。
美国的科研人员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把服用避孕药6个月的女性和不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进行比较,发现两组人群在体重增加和减少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
在她们的身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都很稳定, 脂肪的分布部位也没有明显变化。这项研究的结论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会引起女性身体发胖和脂肪重新分配。
实际上,由于避孕药普遍具有抗雄激素作用,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水钠潴留的表现,但长期应用,由于雄激素受到抑制,大多都有一定减轻体重的作用。
激素中也有“肥胖抵抗者”
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衰竭,体内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断崖式下降,会导致体内多个器官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脂质代谢也会随之发生异常。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相较于育龄期女性,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发胖,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可见,绝经后女性发胖的根源是雌激素缺乏及其缺乏所致的肌少症和体脂的重新分布。
秉承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要想中老年不发胖,想要生活有品质,更年期女性可以及时进行绝经激素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控制住体重的增长。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做好综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绝经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综述
激素并不可怕!人体内有两百多种激素,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们却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正是靠着它们既各自为战,又协同作战,人类才拥有了健康的身体。
资料:科普中国
编辑:翁羽
激素为何会让人长胖
来源:人民健康网
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 石浩强
导致肥胖的原因很多,除了饮食,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也是原因之一。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液的化学信息物质,通过调节各组织的代谢来影响人体机能。人们看到“激素”二字往往较为反感,用药后引起身材走形是重要原因之一。
激素类药物有很多,其中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休克等作用,可用于过敏、严重感染、风湿性关节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虽然有效,但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人体脂肪分布改变,使面部、腹部、颈后部的脂肪堆积,导致满月脸、水牛背及腹部型肥胖。
激素导致肥胖的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一般认为,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后,人体内的盐、水、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引起水钠潴留,进而引起浮肿,导致体重增加。一般而言,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肥胖并不是永久持续存在的,一般是可逆的。当逐渐减量、停药后,患者一般是可以瘦下来的。另外,服用激素后因疾病症状减轻,有些人的食欲会改善,因摄入热量增多而导致体重增加,这种情况就应当控制饮食并加强锻炼。
激素并非一用就胖,只要用药剂量没有超过生理需求量,一般是不会引起肥胖的。此外,一些外用的含激素类药膏、吸入用的激素药物,因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很低,一般也不会引起肥胖。
需要提醒的是,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时,如果是一天一次给药,一般应在早上服用。对于激素可能造成的骨质疏松,可以通过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进行预防。对于可能造成的消化道溃疡,可服用一些胃黏膜保护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应当漱口,以免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进而引发口腔溃疡。长期、大剂量用药产生治疗效果后,应当逐渐减量、缓慢停药,切不可骤停药物,以免病情“反跳”。糖皮质激素具备保钠排钾的作用,使用期间,应适当保持低钠、高钾饮食。
使用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这么做其实不会
谣言:
使用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
辟谣:
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物质,用于体内的信息传递,对人体生理过程起到调节作用。激素类药物就是通过模拟激素在体内的作用,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那么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吗?
人体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也分很多种,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性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等。其中,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只要正确使用,是不会导致人体发胖的。
并不是所有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通常使用后容易变胖的激素类药物多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某些避孕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常见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强龙、布地奈德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还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急重感染、血液病、皮肤病等。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会使四肢皮下脂肪分解增加,分解出的脂肪分布在脸、上胸、颈背、腹部以及臀部,形成诸如水牛背、满月脸等向心性肥胖。一般来讲,短期内低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出现这种脂肪代谢异常,只在长期大量应用时才会出现,并且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避孕药物所含的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不会影响人体脂肪代谢,但是雌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水肿的副作用,从而导致一些人服药后体重增加。新型孕激素屈螺酮显示出对抗雌激素水钠潴留的作用,服用含有此类孕激素的避孕药可以实现对体重的良好控制。
激素类药物在不同病症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比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病、严重支气管哮喘等。但同时激素类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合理应用激素类药物要注意:(1)严格掌握各类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选择用药;(2)合理制定激素治疗的方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者停药,停药要逐渐减量;(3)了解所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就诊。
美丽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用了激素类药物后发胖的话,建议您最好遵医嘱服用药物,先治好病再考虑减肥的事情。建议通过调整饮食进行健康减肥,多食水果和蔬菜,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一般可以改变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发胖现象。
辟谣专家:汤建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
复核专家:任卫东,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