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为什么会反弹?身体“记得”你胖过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
储存脂肪是人类的进化优势,减肥就是和自己的优势做斗争,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即使在成功减肥2年后,身体里的脂肪细胞仍然保留着关于肥胖的“记忆”。
《生命时报》综合新研究解读减肥为什么会反弹,并教你科学的减肥方式。
肥胖的记忆“刻”在基因里
上述研究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研团队发表,科学家们分析了一批成功减重者的脂肪组织,发现曾经肥胖时出现的细胞转录变化,在减重2年后仍然存在,即使已经瘦了,这些变化也没能恢复原状。
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也发现,“胖过”的脂肪细胞对糖和脂肪有更多渴望,一旦接触高脂肪食物就可能快速反弹。
研究人员表示,身体对肥胖的记忆有多久尚不清楚,需要长期维持才能避免体重反弹。
减肥时,身体其实很自私
人体对脂肪和体重下降有多敏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项研究表明,当你减肥时,身体表现得很“自私”。
研究显示,无论是节食还是保持体重,这种对于体重的干预,会导致两种激素变化:
瘦素水平下降
瘦素一旦下降,食欲就会增加,基础代谢率下降。随着体重增加,瘦素水平才会慢慢恢复。
生长素水平上升
生长素的作用是刺激饥饿感。干预体重后它的水平立即上升,干预一年后,它的水平高于干预前。
一旦人体发觉体重明显下降,马上刺激食欲来提醒自己多摄入食物以维持原来的体重。这种人体表现出的“自私”现象要从进化论理解。
在漫长进化中,食物来源往往不足,体重或体脂的减少对生存造成主要威胁,保持或提高体重及体脂的功能逐步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了。
科学阻止体重反弹
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朱为模建议,保持体重要做好以下6件事。
减肥速度要慢
减肥太快太猛,身体得到的信号将是“大饥荒”。于是,身体启动自然保护反应——基础代谢率下降,饥饿感增强,结果必然导致减肥失败。
早餐一定要优质
早饭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这样消化起来慢,让一天中不断地有能量供应;每餐中要保证一定量的粗纤维,胃容易得到饱感。
午餐与晚餐之间可吃点水果或坚果,晚饭前不会因为感觉太饥饿而过量进食。
每天称体重
有研究发现,同为准备减肥的人,每天称体重者一年能减掉体重的3%,不常称体重者则几乎没有变化。
并且每天称体重的人,一年后仍能保持减下来的体重。
注意衣服的松紧
觉得衣服紧了,千万不能马上换宽松的衣服,而是调整饮食,加大运动量,将危险的增重消灭在萌芽中。
每天运动一小时
减体重最基本的原理是能量收支平衡。
研究发现,如果想减掉体重的10%,需减少摄入22%的能量,但光靠控制饮食,饥饿感强烈,进行减肥太痛苦,也不容易坚持,因此结合运动非常重要。
尽量少吃加工食品
这类食物太容易消化(导致血糖水平快升快降),此外,它们多数含有导致肥胖的过量糖、油、色素等。
减肥为什么会反弹?身体“记得”你胖过
肥胖等于脂肪率超标,而减肥=减脂。
我们知道,脂肪是身体不可缺少的储能组织,可以保护器官跟骨骼,并且储存能量,有效御寒,在身体需要的时候释放能量。
但是,过量的脂肪会分泌有害物质,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出现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等问题。因此,减脂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持好身材,更是为了提升健康指数。
不过,储存脂肪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减肥却是与之作斗争,因此,减肥失败、反弹的事情长诱发。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减肥成功的2年了,身体脂肪细胞仍然保持着肥胖的记忆,并且随时有反弹的困扰。
今天小编来告诉你:为什么减肥后身材会反弹,如何更加科学的减肥。
当你身材肥胖过,细胞就会产生记忆,即使你成功瘦下来了,那么发胖过的细胞,仍然对糖跟脂肪有着更多的渴望,一旦你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食物,就容易快速反弹。因此,减肥成功后,仍然需要保持足够的自律,才能维持好体重,降低反弹几率。
而在减肥过程中,随着体重的下降,身体也会发生一系列反应,而阻止体重的下降,比如:
1、瘦素水平会下降
瘦素,是负责调节能量平衡和体重。当体重下降,瘦素水平会减少,告诉身体要节省能量、减少消耗,从而给减肥增加了难度。
2、生长素水平会上升
生长素的增加,会让我们的食欲变得更加旺盛,总感觉肚子空空,渴望摄入更多的食物,导致体重下降的步伐停滞不前。
如何才能科学降低体重,并且阻止反弹现象?只需要做到这几点:
1、控制减重速度。
减肥强健,体重下降速度太快,会让身体感到饥荒的出,更容易开启保护模式来降低热量输出,你也会感到食欲爆棚,容易摄入更多的食物。
建议,一周的减重速度不超过2斤,小基数人群一周的体重下降速度不超过一斤。
2、三餐要定时,并且吃够基础代谢值
不要饥一餐饱一餐,养成规律三餐的习惯,可以让身体保持高效运转,并且在其他时间不容易感觉到肚子饿。三餐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比如水煮蛋、鸡胸肉、鱼肉虾等食物。
为了避免身体陷入饥荒模式,一定不要过度节食,每天要吃够基础代谢值,保持热量摄入低于身体总代谢值400-500大卡左右即可,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热量缺口,可以让你更健康的瘦下来,降低反弹几率。
3、适当吃一点全谷物
相比于白米饭、白馒头、面条等精制主食来说,全谷物保留着更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且升糖慢,饱腹时间更持久,可以降低饥饿感的出现。
研究证实,选择全谷物当主食(燕麦、糙米饭、豆类、薯类、玉米等),坚持2个月时间,全身炎性都下降了,这意味着身体健康指数得到了提升,体重也能更有效的控制。
4、定期测量体重
减肥成功后,也要定期测量体重,这样可以监督自己的身材变化,而不是等胖了五八十斤才感觉到自己发胖了。保持一周测量1-2次体重的习惯,可以更好的维持住身材,避免身材发胖。
300斤孕妈剖腹产,医生推开厚厚脂肪拽娃出“洞”,孕前要减肥
文|菁妈
以胖为美的年代早已过去!肥胖不仅仅跟美丽背道而驰,而且还会跟健康背道而驰,特别是怀孕的妈妈,控制体重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课题。
西安有一个1米58的孕妈妈,体重到准备生产的时候居然高达300斤,而且在整个孕期还有慢性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重度,可以说是一身的病,而且还怀了一个孩子。
这个妈妈在2025年2月17日虽然还没有到预产期,但是已经咳嗽气促了,就赶紧住到医院,因为她本身比较肥胖,现在的压力也非常的大,再加上怀孕对于她心脏压力就更大,所以去医院之后医生判断是心衰,只能转到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而到了第四人民医院,全体的相关科室的医生也是严阵以待,整整6个医生的团队一起上阵,给她进行剖腹产,在做麻醉的时候,发现她背部的脂肪厚度高达8厘米,普通的麻醉针压根就插不进去,只好用特殊的方式,特殊的麻醉针才能成功的麻醉。
成功麻醉之后,手术科的医生开始划刀了,而因为腹部脂肪比较多,要推开厚厚的白色的脂肪才能找到子宫,在找到子宫之后再划开子宫,这时候厚厚的脂肪已经像是一个深深的山洞一样,医生得从这厚厚的脂肪形成的洞里面把孩子给拽出来,把孩子拽出来之后,幸亏孩子还是比较健康的,整个过程医生们都是心惊胆颤的,最终顺利完成了手术。
但其实医生也提到这样的手术难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妈妈们想要怀孕,在备孕的时候还真的最好是减肥。
第一:妈妈整个孕期更健康一些
我们会发现有些妈妈怀孕之后还能健步如飞,最主要是她的体重增长得不是很快,而很多妈妈在整个孕期没有其他的孕期并发症,整个身体也会更健康一些。
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如果体重增长过快的话,容易出现妊娠期的各种糖尿病、高血压并发症,影响妈妈的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第二:妈妈整个孕期也会更漂亮一些
妈妈在整个孕期如果体重增长过快的话,会导致更容易出现妊娠纹,即使没有妊娠纹也容易出现肥胖纹。而且妈妈肥胖的话,也会导致整个人变得比较臃肿,行动都困难。
第三:妈妈生产会更顺利一些
如果妈妈体重控制的好,宝宝的体重也不是很大的话,那么就更可能能够顺产,而且生产的过程中也可以更顺利。
第四:能够避免宝宝成为巨大儿
宝宝成为巨大儿,不仅妈妈生产的时候难生产,而且对于宝宝的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毕竟一出生就是巨大儿孩子就容易出生低血糖,甚至会伤害到大脑。而且孩子成年后也更容易肥胖。
在孕前期最好让自己的BMI指数保持在正常范围。
如果妈妈孕前期比较瘦的话,那么建议可以增一下体重,如果比较胖的话,就可以适当的减一下肥,正常的BMI指数是18.5到24。
BMI指数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当然有些妈妈比较瘦或者比较胖的,很难在孕前期备孕的时候让体重恢复到正常,我们在孕期增重也有一定的范围。
如果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比较瘦,比如说BMI指数不到18.5的话,那么在整个孕期,建议增重的范围就可以稍微大一点,增重的幅度是25斤到36斤。
如果妈妈的体重正常,那么建议整个孕期是增长23斤到32斤,甚至控制在30斤以内。
如果妈妈在孕前期体重是属于超重的,BMI指数是24.1~29.9,建议增重是14斤到23斤。
如果妈妈在孕前是比较肥胖的,BMI超过30的,那么建议怀孕的时候增长10斤到14斤,甚至建议只要胎儿正常的话,体重可以不怎么增长。
菁妈之前有一个朋友就是怀孕的时候肥胖,后来医生建议她要控制体重,结果到她生的时候,跟她孕前的体重基本就是一样的,但是孩子也有7斤。
第一件事:吃好
尽量多吃一些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尽量多吃一些好的脂肪,比如说橄榄油、坚果,补充DHA,多吃一些粗粮燕麦全麦面包或者是各种玉米杂粮等。
第二件事:少吃
少吃指的是少吃一些高热量,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
第三件事:多动
就是平时活动,如果是没怀孕之前不喜欢运动的话,那么就散步,如果怀孕之前喜欢做运动的话,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运动的强度,比如说游泳或者是孕期瑜伽等等。
妈妈在孕期时候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千万不能大意。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