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用这个方子减肥,把痰瘀清除体外!
中医有一个治疗单纯型肥胖症的方子,叫做消肥汤。什么是单纯性肥胖患者,就是说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消肥汤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泽兰、炒白术、苍术、泽泻、半夏、皂角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30克,白矾2克。
此方能利湿化浊,活血化瘀。脂肪过多的实质,其实就是痰瘀水湿等病邪堆积于体内的一种表现形式。
李东垣等将肥胖的发生归结为“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多痰饮”,明确提出肥胖之人多痰湿的观点。张景岳则提出先天禀赋和后天饮食因素是导致肥胖发生的根本。而清代的陈无铎则提出了气虚多痰致肥的观点,“肥人多痰,乃气虚也。”结合以上医家之言,肥胖的诱发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后天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等。
致病因素主要是痰瘀水湿
无论是水湿还是痰瘀,都为阴寒之性,需要阳的温化、气的推动,才能清除出体外。气虚则推动乏力,阳亏则温化无权,致使水湿痰瘀堆积体内,形成肥胖。其治若纯以补气,有碍痰瘀,故当先清除病理产物,以开痰瘀之阻遏。
- 方用苍术、白术,泽泻、茯苓健脾利水;
- 半夏、皂角、白矾燥湿祛痰,与活血药配用,能降血中之痰浊;
-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泽兰、益母草活血祛瘀,且泽兰,益母草相合,入肝经可活血行瘀;痰瘀散则脉络通,枢机畅而体自康。
诸药合用,因药切病机,故颇见效验。
单纯性肥胖症与先天体质有关,加上平时饮食过于肥厚,久坐久卧缺乏运动,或者外感湿邪,由表入里等原因,导致膏脂痰湿蕴于肌肤。
中药减肥,主要是治本。身体上下气血津液循环正常,增肥、减肥都只是顺带的事情。单纯型肥胖患者除了需要按照体质调理,平时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也要多注意,肥腻食物少吃,还需增加锻炼。
中医:血不通人就胖,一个古方,活血减肥不反弹!
想象一下,每天早晨醒来,你感到浑身乏力,精神不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体重似乎又增加了几斤。你尝试了各种减肥方法,但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出现反弹。你是否曾想过,问题的根源可能不是你吃得太多,也不是运动不足,而是你的血液循环出了问题?
分享一个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调理血液,帮助你轻松减肥,并且不再反弹。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医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案例分析:血瘀导致的肥胖
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一个14岁的女孩,从小就体型偏胖,体重在14岁时已经达到120斤,整个人显得非常臃肿。她性格变得内向,不爱说话,早上还经常吐酸水。她的母亲对此非常担忧,急切地寻求解决之道。
经过详细的诊断,发现女孩脉象沉重,舌体肥大且颜色偏暗,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通过中医的视角来看,这些症状都是血瘀的表现。于是,老中医为她开了一副活血化瘀的药方: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等,并建议她适量运动和控制饮食。
仅仅服用了10剂药,小女孩的精神状态就明显改善,早上的反酸也消失了。经过四个月的生活调理,她的体重稳定下来,身体逐渐变得匀称。
活血化瘀:减肥不反弹的关键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医认为淤血阻滞脉道,直接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而气血的正常运行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一旦气血阻滞,脏腑机能下降,体内的痰湿代谢异常,肥胖就难以缓解,疲乏、懒言、神疲等症状也会随之而来。
中医药方中的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具有健脾利水除湿的作用;桂枝则能温阳化气,帮助水湿之邪散去。贝母有化痰功效;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等药材则是活血化瘀的关键。
进一步增加白茅根和山楂,目的是加强利水活血的效果。整个药方的设计,基本上是以桃红四物汤和五苓散为基础,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专业解读与生活建议
现代社会中,肥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而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不仅可以帮助减肥,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依赖于气血的顺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健康的饮食习惯来维持血液的流通。
比如,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枸杞、黑木耳等;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坚持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这些都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中医的调理还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来进行,这些方法对于缓解血瘀、促进气血流通也有很好的效果。
肥胖并不仅仅是由于饮食和运动不足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中医的活血化瘀疗法,可以在不反弹的情况下,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身体的整体调理,是维持长期健康的重要保证。
希望通过本文,大家能够更加了解中医在减肥和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获得更健康的身体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温馨提醒: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血不通就会胖,一个经方,活血化瘀促代谢,3个月帮患者减了40斤
脾虚湿重是导致肥胖最常见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很容易被忽视,就是---血瘀。
血瘀型肥胖常见特征:皮肤粗糙,可能有黑棘皮,大腿内侧、胸口、脖子或者腋下有黑色素沉着,呈现乌青色斑块、斑点。看着脏脏的,但是洗了又洗也没洗掉,殊不知这是血淤堵了,身体代谢功能下降所致的。
血瘀,导致气血无法在体内顺畅流转。这种不畅不仅阻碍了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向全身各处的输送,也妨碍了代谢产生的废物与痰湿的有效排出。为了适应这一状况,机体的代谢速率会自动减缓,作为调节机制。然而,这样的调节却促使那些未能及时排出的痰湿废物在体内逐渐累积,最终转化为脂肪沉积,造成肥胖。
中老年群体中,血瘀型肥胖很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导致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血液易在体内形成淤积。这种长期存在的血瘀状态,不仅促使体重增加,还可能引发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问题。
有一个“通窍活血汤”,出自清代的《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效果非常好,很适合血瘀型肥胖人群。
组成:赤芍、川芎、桃仁、红枣、红花、老葱、鲜姜、麝香。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
红枣——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老葱、鲜姜——通阳散结,宣通气血。
麝香——开窍通闭,活血散结。
此方匠心独运,一方面精选活血化瘀之药,旨在畅通经络,确保血液流畅无阻;另一方面,巧妙融入红枣以调养脾胃,确保在祛除病邪的同时,不损及人体正气。此外,更借助老葱与鲜姜的温通阳气之特性,以增强药效,辅以麝香之强大开窍功效,促使瘀血消散,新血得以滋生,整体配方构思精妙,疗效显著。
刘女士,30岁,身高一米七,体重却达到了90公斤。她面色暗沉,时常感到头部及面部区域有麻木不适。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少且颜色偏暗,夹杂血块。时常有头晕目眩与耳鸣的症状,情绪上易烦躁不安。身体沉重,四肢乏力,尤其在用餐后易感困倦,腹部赘肉多。颈部后方有着大片明显的黑棘皮。
观其舌象:紫暗有瘀点,舌下脉络曲张明显。辨证为瘀血内阻兼痰湿阻滞导致的肥胖,治疗原则是通血化瘀、通络开窍、祛湿消脂。
我在“通窍活血汤”的基础上加减,仅仅半个月,患者就反映体重掉了10斤,头晕目眩耳鸣稍稍减轻。调方续服,三个月后,患者体重掉了40斤,面色也变得红润有光泽,脖子后的黑棘皮也淡的几乎看不见了,其他不适症状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