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养生说:有些肥胖还得“补”,针灸减肥那些事
其实人体的肥胖是有生理性的肥胖,也有一些病理性的肥胖,有单纯性的肥胖,也有继发于某种疾病的肥胖。
我们先来说一说生理性的肥胖,有一些胖我们不应该去减,比如说像年轻的女孩子的身体要有一个生育的过程,这时候她们的大腿,臀部会相对来说比较丰满一些,这是为了应对于怀孕过程当中人体要有很强的代谢能力和心肺功能来准备的,所以这种胖对于一个适龄的女性,在近期又有生育的打算,那么我建议你减肥这件事儿先别着急,先别着急等着什么呢?等产后。
因为产后的这段时间是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重新构建的过程,你想月经已经这么长时间不来了,再来的时候那就是一个重新建立新平衡的过程,所以我认为如果想调整自己的体型或者持续治疗一些慢性病,我们把有效的时间放在产后的那段时间。这是我们说的一个生理性的问题。
第二个我们说的一个生理性的阶段就是青春期的阶段,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词汇叫做“婴儿肥”。这孩子到这个年龄段就长胖了,其实是一个身体自身的性激素水平在开始萌芽,开始释放,这个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个轻度的内分泌紊乱,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宜过度的干预。
我经常给我的一些患者,这样去描述这样去讲。我说:“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些食物或者通过一些运动生活方式的调节就可以解决这些青春期孩子的健康问题的话,那我们就不去选择其他的医学的方法。如果我们非常有必要去选择一些医学的方法,那我们优先选择的是针灸这样的一种物理性的侵入的方法而不去选择药物的方法。如果我们一定要选择药物的方法,那我们就先选择中药的方法,而我们在中药的方法当中,尽量的不去选择那种激素替代作用的药物的方法。”所以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医生对青春期的孩子应当去给他的一个理念。
前面我们说的两种生理性的肥胖是不适宜过度减肥的,那么下面还有一类是不太容易减下去的一个生理阶段,这就是更年期的过程。
其实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女性更加明显一些,在这个更年期的过程当中,身体当中的性激素水平都会逐渐的下降,但是随着女性的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脂肪细胞就会代偿性地去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来保持身体的平衡,特别是脂肪细胞会代偿性分泌老年期的微量的雌激素。我们会发现进入到更年期的女性很容易逐渐逐渐的变胖起来。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激素水平的调节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知道女性的性激素的水平的下降其实早在35岁的时候就已经逐渐开始了,男性大约在四十岁左右开始出现身体的激素水平的下滑,所以我们要提前的预防这种问题就推荐给大家一个可以保健的穴位。这个穴位就是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那三条经脉是肝经肾经脾经。
那你看肾藏精,精化血,肝藏血,脾统血,都是跟阴血的产生运化转运有关,与储藏发挥作用密切相关。这三条经脉又汇聚到人体下腹部关元、中极的位置,所以那个地方正好内应于女性就是子宫,男性的叫做两肾之间,肾间动气,就是生殖功能所在的那个关键的部位,因此对人体的生殖功能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调控人体的性激素的水平。
我们在三阴交这个部位经常的去点揉刺激,那么三阴交穴在哪呢?我们首先找到内踝高点,在这个位置,用我们手的四指并拢取三寸一夫,在胫骨的后缘就是三阴交穴。
我们点揉的时候,用拇指指尖力气用力点下去,原地揉在胫骨的后缘,经常点揉这个穴位来平衡你的激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身体内环境的改变而出现的轻度或逐渐加重的肥胖现象。这些肥胖的问题我们说都是生理性的,那么继发性的肥胖可能见于很多种疾病当中,那么希望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请找你的专科的医生在治疗你的原发病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如何让你变得更健康以及更苗条。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针灸疗法控制体重不是瞎说
来源:北京青年报
据美国一家媒体报道,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了一项利用针灸来控制体重的临床试验。在接受8周的针灸治疗后,参与者的平均体重降低了2.47公斤,最成功的参与者其体重减轻了7.2公斤,其体重指数(BMI)也降低了3.2kg/m2。这项临床试验初步证明了针灸对控制成人体重的有效性。
通过与香港医院管理局的合作,研究团队从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对72名参与者进行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年龄在18~68岁之间的13名男性和59名女性,所有参与者的体重指数都在25及以上。同时,在试验开始前三个月,所有参与者并未采用任何控制体重的措施或者服用任何药物来减肥。
随后,研究人员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个组进行对照试验,即“真正针灸组”和“伪针灸组”,每组研究对象都接受为期8周、16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对他们进行针灸治疗的腹部穴位包括天枢穴、大衡穴、带脉穴、气海穴和中脘穴等,下肢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穴等穴位。随后,研究者将王不留行(一种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它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和利尿通淋的功效)嵌入胶带中,对参与者的耳部进行穴位按压,包括耳朵上的神门穴和负责饥饿与脾胃功能的穴位。根据中医的观点,这些穴位能够帮助恢复和协调肠道中的能量流动,以及转化体液和祛痰。
在接受针灸疗法后,研究者发现,“真正针灸组”参与者的平均体重降低了2.47公斤,他们的体重指数降低了1.56 kg/m2;最成功的参与者体重减轻了7.2千克,体重指数降低了3.2 kg/m2;而“伪针灸组”参与者的体重平均只减轻了0.54公斤,体重指数平均降低了0.19 kg/m2。
研究者认为,针灸疗法往往会对机体产生一种刺激作用,针灸疗法的作用机理是它能刺激机体血清素和内啡肽的分泌,从而有效抑制机体的食欲,增强脂解作用的活性,最终导致体重下降。
这项临床试验提供了初步的研究证据表明,针灸疗法能够有效安全地控制体重,并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人员将会收集规模更大的临床试验样本来证实针灸疗法的疗效,并制定出利用针灸疗法来抵御肥胖的指导准则。
文/王萌
世界防治肥胖日|调“带”解“围”针助健康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主任医师 梁翠梅
近年来,全球肥胖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据201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我国肥胖人数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胖子最多的国家。而肥胖带来的危害不仅仅在于身材走形,更重要的是严重威胁着国人健康和社会经济负担。肥胖已成为严重的经济卫生公共问题。因此,专家呼吁设立5•11为“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谐音是“我要1”,最后的“1”代表苗条,通俗地讲就是“我要瘦”。面对中国高达2亿的超重人群和9000万的肥胖人群,这无疑是喊出了我们的心声。
1. 肥胖的判断
体重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衡量成人肥胖的标准,其计算公式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中国人正常BMI是18.5-24;≥24而<28为超重,≥28则为肥胖。
不过,光看BMI还不够。很多中年人虽然体重正常,没有普通型肥胖,但内脏脂肪过多,体脂率超标,这往往是属于腹型肥胖。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方法是腰围,如果中国成年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就是腹型肥胖。研究表明,黄种人的脂肪更容易积聚在内脏和浅层皮下,因此中国人的脂肪常常堆积在腰腹部和内脏,导致腹型肥胖率高于普通型肥胖率。
2. 肥胖的危害
当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减弱,过剩的营养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储存过多时则出现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的状态。过度的脂肪堆积,会导致人体生理病理改变,并进一步引发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进而增加中风和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此外肥胖还带来了患癌的风险。
3. 肥胖的治疗
肥胖治疗最基本的方法是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膳食、体育活动和行为方式干预。这是一件需要长期规划并实施的任务,无疑考验着人们的毅力、耐力和忍受力。
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针灸疗法来帮忙。针灸疗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配合一定的操作手法,由外及内,平衡身体机能,改善肥胖。
针灸治疗肥胖的原理
⑴可使脏腑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旺盛,能量消耗增加,健运水湿,调畅气机,振奋阳气,从而促进代谢。
⑵调整人体胃肠功能及机体平衡,减慢胃排空,有效控制肥胖症者的摄食行为,从而达到减重及防止体重反弹的目的。
⑶改善脂肪的形态转变,提高脂肪的代谢产热。
4 调“带”解“围”针助健康
针对国人普遍存在的腹型肥胖,针灸疗法重视胸腹部腧穴的选用,体现“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则。带脉环形腰腹部一周,正好是腹部脂肪堆积的部位。带脉环腰贯脐,环身一周,调节他经及脏腑升降气机,是阴阳交泰之关键。带脉经气不利,约束无权,则脾胃失度,水谷精微变生膏浊,留着脏腑,囤积中焦腹部而致腹满肥胖。“通调带脉”干预肥胖,既能恢复带脉对纵行经脉的正常约束作用;又能调理中焦脾胃,而使气机升降的功能恢复正常。
常用腧穴:天枢,大横,带脉,中脘,气海
此外,还有针刺疗法、化浊消满涂抹罐法等。针对工作繁忙和就医时间少的人群,还可以配合耳穴压豆、揿针疗法等。
最后,提醒所有肥胖的朋友们,减肥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希望“胖友们”能通过科学的减肥方法,赶走“脂肪君”,在健康的基础上享“瘦”美好的生活。
来源: 光明网中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