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症防控指南(超重和肥胖症防治指南)

文章目录: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发布

发布仪式现场 郝凌宇 摄

发布仪式现场 郝凌宇 摄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郝凌宇)《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近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该指南旨在为临床营养医生提供一部高效、循证、实用的医学营养减重方案。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超重与肥胖已经成为全社会流行的健康问题。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突出营养问题之一。按照我国标准,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首席教授李铎在发布仪式上指出大众对于减肥的误解。他表示,减肥人群往往陷入类似吃肉好还是吃素好、肠道菌多吃是否对身体有益的争论中,忽略了合理膳食的必要性。他分析说,健康中国人群在维持健康体重方面,更适宜传统中国膳食宏量营养素组成的低脂肪、相对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表示,减重过程须有专业医学工作者参与。他结合科研成果和从业实践,分享了医生如何从饮食、运动、行为管理、情感认知等角度帮助超重/肥胖人群降低并维持体重,并指出,缺乏医疗指导、家庭关怀的患者更容易减重失败。

据悉,《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是在2016年《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由中国医促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组织在循证医学、公共卫生、营养与代谢研究领域工作的学者以及涵盖外科、内分泌、心血管、肾脏科、妇产科、儿科等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完成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一图了解肥胖防治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近年来,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正快速增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肥胖有何危害?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重?

来源: 央广网

家有“小壮壮”的看过来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宝典来了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条件丰足,校园里“小壮壮”的身影逐渐增多,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显现。不久前,国家疾控局发布了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十要义”。该“十要义”由学生版、家长版、学校版、社区版4个版本组成,每个版本分别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和建议。今天我们和长沙市第一医院专家一起来了解青少年肥胖的评估和防控方法。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宝典解读

学生版包括:了解超重肥胖对健康的长期危害,重视保持健康体重;学会使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自测评估表》;多吃品种丰富的食物;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等。

家长版包括:定期为孩子称体重、量身高,监测掌握体重变化;为孩子准备品种丰富、营养均衡的餐食;鼓励并陪伴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等屏幕时间等。

学校版包括:将超重肥胖防控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学生超重肥胖筛查,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品种丰富、烹调合理、营养均衡的学生餐;安排符合规定的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至少60分钟活动时间等。

社区版包括:通过社区宣传栏、社交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超重肥胖的危害和防控知识;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工作坊和宣传活动;与社区内学校密切合作,促进社区、家庭与学校联动等。

青少年肥胖如何判定与评估

在青少年肥胖的判定方面:年龄≥2岁儿童使用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来诊断超重和肥胖。

根据中国2~18岁BMI百分位数值表,BMI ≥同年龄同性别第95百分位诊断为肥胖;BMI 处于同年龄同性别第85~95百分位诊断为超重。

如果您的孩子BMI还未“达标”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可以通过计算腰围身高比评估一下是否为向心性肥胖(俗称苹果型身材,表现为“大粗腰”)。中国儿童数据显示,男童腰围身高比>0.48,女童腰围身高比>0.46时,提示向心性肥胖,往往提示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在青少年肥胖的评估方面:对于2-7岁的年龄段,建议处于85-94%BMI范围或超过95%BMI但无明确并发症的儿童,可以保持体重、无需干预;对于7岁以上的儿童,建议处于85-94%BMI范围并且无并发症的个体保持体重,而对于有并发症或者超过95%BMI的个体则需要干预并减重。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影响长高、早熟,还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表现不自信、自卑,因为担忧自己形象而不喜欢人际交往和户外运动,害怕被人取笑。有些还会出现行为异常、性格缺陷、交往困难等问题,都会随着肥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加重。

而且,肥胖可让孩子出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传统观念中的“成年慢性病”,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癌症等病过早发生的风险。所以,青少年肥胖是影响终身健康的慢性病,需要家长朋友的重点关注。

青少年肥胖的诱因有哪些?

青少年的肥胖与缺乏运动、摄入过高、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比如:喜欢甜饮料及一些非健康食品,不吃早饭、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不够,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看电子屏幕时长大幅度增加 ,隔代的溺爱等。

青少年肥胖重在早期干预

从生命早期开始预防建议妈妈从怀孕开始就注意合理膳食和科学营养搭配,防止孕期营养过剩。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控制的目的不是节食,而是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饮食方式使体重下降。家庭膳食推荐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和全谷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青少年还应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饮料和过多零食和点心。

增强体育锻炼制定合理可持续的运动方案,培养孩子爱运动的生活习惯。

重视青少年体格生长,将监测青少年常规健康检查。

青少年如何纠正超重与肥胖?

在青少年体重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膳食均衡,做到定期锻炼,吃动平衡,那家长也需要以身作则,陪伴孩子一起管理体重。

青少年减肥以生活干预为主,对于青少年行减重手术相对而言较为谨慎,参考《中国肥胖及代谢疾病外科治疗指南(2024版)》推荐中国儿童减重代谢手术适应证即BMI≥32.5且伴有至少2种肥胖相关合并症,或BMI≥37.5且伴有至少1种肥胖相关合并症,通过饮食调整、坚持运动及正规药物治疗等未能达到显著减重目的的病人,通过严格的术前相关评估,可以行减重手术,而且目前多数文献支持减重手术,在实现可持续减轻体重和改善并发症方面的益处。(通讯员 曾恋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