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儿童期肥胖会导致成年期慢性疾病风险增加
原标题:宝爸宝妈们注意了!儿童期肥胖会导致成年期慢性疾病风险增加
肥胖是由多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介绍,我国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亟待关注。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导致肥胖的发生比例为40%至70%。”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所长郭欣说。
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主要还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包括一些个体因素,如个人膳食摄入的状况、身体活动的状况、日常生活方式等,孩子不吃早饭、常喝含糖饮料、暴饮暴食就容易肥胖。
“儿童期肥胖如果不及时控制,不仅会影响儿童期的健康,甚至会对成年期的健康造成影响。”郭欣表示,儿童期肥胖会导致成年期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风险。
据悉,肥胖对于儿童个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二是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三是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四是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也会对家庭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危害。
那么,家长要如何预防孩子儿童期肥胖?专家表示,需要保证孩子规律营养的饮食和科学足量的运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饮食结构为:碳水化合物占50%至60%,脂肪占20%至30%,蛋白质占15%至25%。“孩子要吃好早餐,规律进餐。”郭欣说,同时应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孩子一天摄入的食物种类最好能达到12种,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
此外,对于零食也应适量控制,不可用零食替代三餐。最好在两餐之间吃零食,零食不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
在运动方面,郭欣建议,学生每天至少要有1个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同时减少静态行为,每坐1小时要起身活动10分钟。孩子每天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家长还应该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让孩子有1至2项喜爱的运动项目。
记者:沐铁城
来源:新华社
我国近三成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小胖墩”该如何科学减肥?
《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高达19%,而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则为10.4%。哪些原因容易导致孩子肥胖?
专家分析,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初步认定与不吃早饭、经常吃零食、偏食、营养过剩、不爱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同时,研究显示,肥胖具有遗传和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那么孩子出现肥胖症状的概率高达七到八成。如果父母中一方肥胖,那么孩子有四到五成的概率会长成胖子。 此外,如果母亲在怀孕时吃得过多,孩子出生后很有可能肥胖。
事实证明,母乳喂养不太容易使孩子长胖,而吃奶粉的孩子出现肥胖的概率相对更高。 专家提醒,有些孩子习惯长时间玩电脑、看电视、打游戏,以至于缺少运动量,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央视新闻)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影响生长和大脑发育……儿童肥胖危害多 饮食要注意这些
制图:孙红丽
编者按: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庭,在儿童肥胖预防方面,日常膳食摄入和饮食行为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
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表示,肥胖对于儿童的健康危害还是很大的,它不仅影响儿童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
对于儿童个体的健康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一些危害,比如骨骼、肌肉系统,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关节、骨骼、肌肉损害。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他们的青春期发育提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二是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孩子的,而且肥胖的程度越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三是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发展。肥胖孩子的肺活量是比较低的,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四是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肥胖孩子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比较压抑自我,容易过度自卑,比较孤僻。
“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之后往往也是胖的。”刘爱玲表示,这样就会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患病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还会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增高,这种危害会限制孩子潜能的发展,长大之后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所以,对家庭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
儿童肥胖受哪些方面影响?
哪些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肥胖呢?刘爱玲说,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比例中大约占40%-70%。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不是由于基因变化,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环境因素中对孩子肥胖影响最大的是个体因素。”刘爱玲指出,个体因素中的致胖因素包括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一些能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供能过高,也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早饭的种类比较少、营养质量比较差;经常吃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在外面就餐,或者常点外卖;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行为,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
刘爱玲进一步解释说,肥胖的发生是因为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相对于孩子能量摄入过多,现在的孩子能量消耗呈现下降或者减少的趋势。孩子平常身体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静态时间在增加,这样的状况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比较少,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防肥胖,饮食要注意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建议:
一、规律进餐。吃好早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大致也如此。还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天最好能摄入12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豆制品、坚果等。
二、尽可能在家里吃饭,少在外就餐。家庭饮食相对来说更为健康,有些家长把西式快餐当作奖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行为。
三、就餐时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特别是让孩子能专注吃饭,千万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或者边看电视,这会影响到孩子的食物消化吸收。
四、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食物尽可能不要用油炸,油炸的方式往往会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用蒸、煮、炖的形式为佳。
五、要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全谷物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膳食纤维和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
六、可以适当、适量地让孩子吃零食。零食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选择零食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种类、品种,比如可以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而不是接近正餐的时候,避免影响孩子的食欲。要减少和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最好不让孩子喝含糖饮料或者少喝,如果孩子想喝饮料,可以喝清淡饮料。(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