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这9种病突然“好转”未必是好事,可能说明病情更危重
如果困扰自己很久的疾病突然好转
很多人肯定非常开心
但别高兴得太早
有时候所谓的“好转”都是假象
可能隐藏着更深的健康隐患!
反而更危险!
生活中哪些疾病突然好转
需要格外当心呢?
小圈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本文审核专家
鲁瑶
中日友好医院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划重点
01
老花眼突然好转,可能是白内障
一般人在40岁~50岁时就会出现视力老化,俗称老花眼。但也有一些人到了60岁以后,突然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楚。这时候老人反而需要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是白内障引起的表现。
晶状体在眼珠中间,随着晶体过度老化,会在玻璃体腔内沉积,出现短暂性视力恢复,这并不是好现象。虽然表面上视力变好,但如果不重视,可能出现眼部炎症、眼压增高,甚至出现红肿疼痛。因此,如果白内障患者视力短暂变“好”,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
划重点
02
多年高血压突然好转,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多年的高血压突然正常,首先要排除疾病问题,例如出现心脏下壁或者前壁心肌梗死,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收缩力下降,出现暂时性血压下降的情况。
心输出量下降造成的暂时性低血压,会造成脑、肾,以及心脏本身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这种情况比高血压还要危险。
除此之外,心力衰竭的病人也会出现暂时性血压下降的症状,这些表现都属于疾病加重的表现,圈友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划重点
03
老人白发突然变黑,可能是内分泌出了问题
老人白发突然变黑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因素
白发突然变黑,可能是近期生活质量提高,营养摄入比较充足,也可能是食用了比较多的黑色素食物,例如黑豆、黑芝麻、黑米、紫米、紫薯、桑葚等。除此之外,睡眠充足、精神状态极佳等都可能使老人白发变黑,建议患者不用太过担心,保持良好心态,定期到医院做体检。
2、病理性因素
部分老人白发变黑需要警惕,可能是肿瘤方面疾病或者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例如结节垂体占位性病变、肾上腺肿瘤等都可能导致老人的内分泌不正常,所以就会出现白发变黑的症状。其中,部分患者还伴有食欲增加、精神亢奋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划重点
04
血糖突然不高了,警惕脑垂体瘤
糖尿病患者血糖突然正常了,要注意排查脑垂体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脑垂体瘤时,肿瘤压迫脑垂体,使其受到破坏,内分泌功能受损,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及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造成血糖下降,使原本偏高的血糖恢复正常。
脑垂体瘤除了会掩盖糖尿病症状,还会引发怕冷、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伴随症状。
划重点
05
绝经后突然又来月经,当心是病变所致
绝经后又来月经可能并不是件好事,它暗示一些疾病的到来。
1、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癌,约占恶性病变的80%,多见于老年妇女,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其他的有宫颈癌、卵巢癌、输卵管癌、外阴及阴道肿瘤等。
2、生殖器官良性病变
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等,还有一些炎症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炎、老年性阴道炎等。既往有病史,绝经后出现持续或间断性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如超声提示肌瘤增长迅速、血供丰富,应高度怀疑子宫肉瘤可能。
注意:如果在绝经后发现又来月经,要引起重视,应早去医院查明原因,每年定期做妇科体检。
划重点
06
胃口差的人突然能吃,警惕甲亢
有些人平时胃口不好,不爱吃饭,如果突然变得特别能吃,而且饿得快,就要注意排查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加快蛋白质、糖分,以及糖类分解代谢,对热能消耗也增多,从而引起代谢亢进,导致胃肠蠕动加快,易饥饿,从而出现体重降低、吃得多、身体易出汗、胸闷心悸等现象。
另外,各个器官系统也会出现明显的兴奋症状,如晚上失眠多梦,脾气变得异常暴躁,手不由自主地颤抖,头痛,眼球突出,血压也会升高,还有部分患者伴有甲状腺肿大。
划重点
07
老人突然长出“新牙”,要当心肿瘤
有些耄耋老人脱牙后,口腔里又突然长出“新牙”来,这时候要特别注意!
如果长出“新牙”,一般来说有三种可能性。
1、牙龈萎缩
原来脱落的牙残根慢慢显露出来,被误当作“新牙”。
2、埋伏阻生的智齿
阻生智齿埋伏在牙槽骨的浅层,老年时牙槽骨萎缩,使埋伏的阻生智齿显露,好像是长出了“新牙”。
3、可能是肿瘤
如果真有个别“新牙”出现,则常与内分泌紊乱、肿瘤或其他生理病变发生有关。
注意:建议老年人定期去做身体检查,尤其是口腔检查,有利于保护老年人口腔健康。
划重点
08
胃溃疡突然好了,警惕胃出血
胃溃疡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饭后约半小时右上腹出现疼痛,约两小时后缓解,下顿饭后疼痛再次发作。如果这种规律性的疼痛突然消失,要警惕胃出血。
由于胃出血会使溃疡部位的血管淤血和组织水肿减轻,加上血液中的蛋白质分解后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减轻了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疼痛消失。当胃溃疡患者上腹疼痛突然消失,但伴有恶心、头昏等症状,应引起注意。
划重点
09
房颤心慌突然感觉好转,可能只是耐受了
房颤是很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常见症状有心慌气短、胸闷、乏力。长期的房颤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早期房颤患者的心慌感觉比较明显,当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后,人体可能会对症状出现耐受,自我感觉“好转”而忽视治疗,这恰恰是最危险、最需要正规治疗的人群。
来源: CCTV生活圈
提醒!这9种病突然“好转”未必是好事,可能说明病情更危重
如果困扰自己很久的疾病突然好转
很多人肯定非常开心
但别高兴得太早
有时候所谓的“好转”都是假象
可能隐藏着更深的健康隐患!
反而更危险!
生活中哪些疾病突然好转
需要格外当心呢?
小编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01
老花眼突然好转,可能是白内障
一般人在40岁~50岁时就会出现视力老化,俗称老花眼。但也有一些人到了60岁以后,突然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楚。这时候老人反而需要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是白内障引起的表现。
晶状体在眼珠中间,随着晶体过度老化,会在玻璃体腔内沉积,出现短暂性视力恢复,这并不是好现象。虽然表面上视力变好,但如果不重视,可能出现眼部炎症、眼压增高,甚至出现红肿疼痛。因此,如果白内障患者视力短暂变“好”,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
02
多年高血压突然好转,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多年的高血压突然正常,首先要排除疾病问题,例如出现心脏下壁或者前壁心肌梗死,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收缩力下降,出现暂时性血压下降的情况。
心输出量下降造成的暂时性低血压,会造成脑、肾,以及心脏本身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这种情况比高血压还要危险。
除此之外,心力衰竭的病人也会出现暂时性血压下降的症状,这些表现都属于疾病加重的表现,圈友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03
老人白发突然变黑,可能是内分泌出了问题
老人白发突然变黑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因素
白发突然变黑,可能是近期生活质量提高,营养摄入比较充足,也可能是食用了比较多的黑色素食物,例如黑豆、黑芝麻、黑米、紫米、紫薯、桑葚等。除此之外,睡眠充足、精神状态极佳等都可能使老人白发变黑,建议患者不用太过担心,保持良好心态,定期到医院做体检。
2、病理性因素
部分老人白发变黑需要警惕,可能是肿瘤方面疾病或者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例如结节垂体占位性病变、肾上腺肿瘤等都可能导致老人的内分泌不正常,所以就会出现白发变黑的症状。其中,部分患者还伴有食欲增加、精神亢奋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04
血糖突然不高了,警惕脑垂体瘤
糖尿病患者血糖突然正常了,要注意排查脑垂体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脑垂体瘤时,肿瘤压迫脑垂体,使其受到破坏,内分泌功能受损,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及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造成血糖下降,使原本偏高的血糖恢复正常。
脑垂体瘤除了会掩盖糖尿病症状,还会引发怕冷、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伴随症状。
05
绝经后突然又来月经,当心是病变所致
绝经后又来月经可能并不是件好事,它暗示一些疾病的到来。
1、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癌,约占恶性病变的80%,多见于老年妇女,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其他的有宫颈癌、卵巢癌、输卵管癌、外阴及阴道肿瘤等。
2、生殖器官良性病变
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等,还有一些炎症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炎、老年性阴道炎等。既往有病史,绝经后出现持续或间断性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如超声提示肌瘤增长迅速、血供丰富,应高度怀疑子宫肉瘤可能。
【注意】
如果在绝经后发现又来月经,要引起重视,应早去医院查明原因,每年定期做妇科体检。
06
胃口差的人突然能吃,警惕甲亢
有些人平时胃口不好,不爱吃饭,如果突然变得特别能吃,而且饿得快,就要注意排查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加快蛋白质、糖分,以及糖类分解代谢,对热能消耗也增多,从而引起代谢亢进,导致胃肠蠕动加快,易饥饿,从而出现体重降低、吃得多、身体易出汗、胸闷心悸等现象。
另外,各个器官系统也会出现明显的兴奋症状,如晚上失眠多梦,脾气变得异常暴躁,手不由自主地颤抖,头痛,眼球突出,血压也会升高,还有部分患者伴有甲状腺肿大。
07
老人突然长出“新牙”,要当心肿瘤
有些耄耋老人脱牙后,口腔里又突然长出“新牙”来,这时候要特别注意!
如果长出“新牙”,一般来说有三种可能性。
1、牙龈萎缩
原来脱落的牙残根慢慢显露出来,被误当作“新牙”。
2、埋伏阻生的智齿
阻生智齿埋伏在牙槽骨的浅层,老年时牙槽骨萎缩,使埋伏的阻生智齿显露,好像是长出了“新牙”。
3、可能是肿瘤
如果真有个别“新牙”出现,则常与内分泌紊乱、肿瘤或其他生理病变发生有关。
【注意】
建议老年人定期去做身体检查,尤其是口腔检查,有利于保护老年人口腔健康。
08
胃溃疡突然好了,警惕胃出血
胃溃疡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饭后约半小时右上腹出现疼痛,约两小时后缓解,下顿饭后疼痛再次发作。如果这种规律性的疼痛突然消失,要警惕胃出血。
由于胃出血会使溃疡部位的血管淤血和组织水肿减轻,加上血液中的蛋白质分解后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减轻了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疼痛消失。当胃溃疡患者上腹疼痛突然消失,但伴有恶心、头昏等症状,应引起注意。
09
房颤心慌突然感觉好转,可能是耐受了
房颤是很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常见症状有心慌气短、胸闷、乏力。长期的房颤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早期房颤患者的心慌感觉比较明显,当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后,人体可能会对症状出现耐受,自我感觉“好转”而忽视治疗,这恰恰是最危险、最需要正规治疗的人群。
来源: 人民网科普
产后身体流一物或是妇科病
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在生完孩子以后都会患上一些妇科病,这也是很正常的。由于女性的体质是很虚弱的,因此产后做好养生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产后身体流出一些物质暗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
丫丫第一次当妈妈,她真的很开心。在生完小孩之后的几天,丫丫就看到了下半身的“一抹红”。她以为来月经了,就没放在心上,事后觉得不舒服,去检查了才知道那抹红居然不是月经,而是恶露。
通常情况下'产妇在分娩后,产道会流出如月经一般的血状分泌物,这种由胎盘着床位置的出血,混着残留在子宫的蜕膜、组织碎片及黏液等分泌物,称为恶露。
正常情况下,起初的4~5天,恶露量多且呈红色;产后一星期后,恶露量逐渐减少而变成褐色;第10天以后,颜色变得更淡,慢慢地由黄色转为白色,没有特殊的气味。恶露一般在产后4-6周消失。但有时少量褐色的恶露会持续到产后第1次月经来潮。
恶露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如果流血持续两周以上,超过月经量或有血块,阴道流出物呈烂肉样组织或有腐败臭味时,应该及时求医。
产后补血吃什么
1、多吃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因为矿物质参与构成人体组织结构,维持细胞内外水平的平衡,适量的矿物质也有助于造血细胞的再造功能,生成新的干细胞,以补充产后失血的情况。主要的矿物质食物有:海带、紫菜、动物的肝脏、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等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2、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大家都知道,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还有叶酸,他们能减少缺少矿物质而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有效降低人体血浆胆固醇水平,减少肥胖,还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如蔬菜选择胡萝卜、黑木耳、黄花菜、油菜、发菜等,水果选择大枣、龙眼肉、葡萄干、桃、橘等。
3、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产妇也要注意蛋白质的的摄入,但要懂得合理补充。蛋白质是生长组织细胞的主要塬料,能修复生孩子时损伤的组织,也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和韧性,防止出血。同时蛋白质也能促进乳汁的分泌,为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大豆、马铃薯、鸡蛋、肉类等。但有些产妇会选择吃蛋白粉,其实从食物中摄取蛋白质比蛋白粉更易被人体吸收,而且有些蛋白质可能会刺激产妇的胃部,引起呕吐。
4、多吃坚果。坚果都含有对人体很好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比较丰富,是一般的食品不能比较的。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到抗衰老的作用,调节血脂、软化血管和保护心血管,还有益智补脑的效果。如:核桃、杏仁、板栗、开心果等等。
5、药物:对于产后中度以上的贫血,医生往往会给产妇开些补血的铁剂。因为较严重的贫血若单纯靠食补,效果非常慢,会影响产妇产后的恢复。铁剂在偏酸性的环境下更容易吸收,所以同时加服维生素C将有利于铁剂的吸收。
产后吃什么食物补血
1.猪血
猪肝中含有丰富的铁质,是补血食物中经常提到的食物。而且猪肝中还含有一般肉类中没有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还可以帮助提高产妇的抗病能力。
2.鸭血
鸭血俗称补血之王,它富含丰富的铁质,有着很好的补血功效。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鸭血性偏寒,产后补血的妈妈可以少量的吃点,但不要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