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种类 肥胖竟然也分“四色”
现在的肥胖人士是越来越多了,并且是越来越年轻化了,很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这个行业中,那么对于肥胖我们是如何是定义的呢?今天小编告诉大家,其实肥胖也是有种类的,不信你就看看吧,看你是属于哪一种的?
肥胖的原因有很多,每一种因素的导致的肥胖的后果都是非常的严重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同济大学-十院内分泌代谢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最近一次覆盖全国10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超重比例达到30.6%,肥胖则占到12%,且肥胖比例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相关。
既往医学界将肥胖分为单纯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现在对于肥胖的分型,医学界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可根据肥胖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分为“四种颜色”,分别是“白胖子”、“红胖子”、“黄胖子”和“黑胖子”。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医学干预的手段自然也不同。
白胖子——不合并代谢异常的单纯性肥胖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习惯将“白”与“胖”联系在一起,可见白胖子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单纯性肥胖。
这类人群的BMI(体重千克数/身高厘米数2,一项反映人体胖瘦程度的精准指标体系)≥28,但是并未合并代谢异常,如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紊乱、性功能紊乱等,从外表看上去属于均匀的胖,皮肤白嫩,故名“白胖子”。白胖子的健康水平较好,控制体重的关键是靠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均衡饮食、加强运动等,一般不需要特别的药物干预。
红胖子——伴高血压、多汗怕热,代谢旺盛的肥胖
红胖子的外貌特征十分明显——脾气较为急躁,一激动就容易出现面部甚至全身皮肤潮红并伴有出汗。除了皮肤红,这类肥胖者往往血压也亮起红灯。
平时生活中常常觉得精力旺盛,虽然经常活动,但体重却没有明显下降。红胖子减肥除了“管住嘴、迈开腿”的生活方式干预外,还需对高血压等并发疾病作积极的药物干预。不能仅仅满足于体重的降低和腰围的缩短,更应将血压稳定控制在135/85 mmHg以下,这样才能确保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长治久安。
黄胖子——精神萎靡、代谢率低下的肥胖
黄胖子的病情较为特殊,他们往往与“懒”有着不解之缘。当然,这种“懒”并不是主观和道德层面的,而是生理层面的——由于甲状腺、性腺等激素的分泌水平较低,无论白天黑夜,人总是处于倦怠、无力甚至嗜睡的状态。黄胖子饮食与正常人差不多,只不过由于代谢水平低、消耗少,而导致热量和脂肪的积聚。对疑似黄胖子的患者,应及时抽血检测各项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以便得到明确诊断的依据。
黑胖子——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肥胖
黑胖子并不是指外表像李逵一样,而是患者的颈部、腋下、腹股沟、肛周、脐窝等部位,出现色素沉着和角化,局部像沉积着一层污物,但无论怎样清洗都无法去除。
如果肥胖患者伴随有这样的皮肤改变,就有可能患上了黑棘皮病。皮肤的表现只是外在的,内在原因则是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游离脂肪酸等炎症因子升高。
黑胖子的病情最为复杂,若不及时干预,日后极有可能加入糖尿病的队列。因此,医学干预不能仅仅关注体重和腰围,更应一并检测空腹血糖、糖耐量、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一系列指标。只有对体脂和血糖同时干预,才能收获满意的疗效。
结语:以上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解的有关内容,你知道了吗?原来肥胖还有4种类型呀,太不可思议了,快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肥胖吧,对症治疗,希望上文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
【拒绝肥胖】从病理上来谈谈肥胖
经常听人说“一胖毁所有”其实,肥胖不只毁了美感,还毁了健康, 它不仅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更是引起人类致命杀手“癌症”的直接诱因!!!
肥胖至少增加14种癌症风险
据统计,有20%的癌症是肥胖引起的,超重和肥胖可以使多种癌症风险升高,包括:
食管癌、胃癌、甲状腺癌
结直肠癌、肾癌、肝癌
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
胆管癌、白血病、淋巴瘤
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一项524万英国成人的调查中显示,41%的子宫癌和至少10%的胆囊癌、肾癌、肝癌和结直肠癌是由超重导致的。研究还发现,人均BMI每增加1kg/m²,全国将至少有4000人,患上与肥胖有关的癌症。
肥胖最伤5个器官
01 心脏
体内多余脂肪组织需要消耗更多的氧,心脏必须提供更多的血氧。动脉中脂肪堆积越多,动脉功能就越差,血管壁增厚,血流减少,不仅加重心脏负担,而且增加血栓和全身血液循环恶化的危险。
02 结肠
研究发现,肥胖与结肠癌关联最大。在肥胖人群中,肠癌发病率与肥胖程度之间呈惊人的正比例关联。
一大原因是,加工肉食和红肉摄入过量,增加肠道息肉(早期结肠癌迹象)危险。另一大原因是胰岛素或血液中与胰岛素有关的生长因子水平偏高。
03 大脑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人相比,胖人大脑组织平均少8%,大脑早衰16年。一般超重者的脑部组织也比正常人少4%,早衰8年。越胖,大脑认知功能越差。
04 皮肤
肥胖症会导致体内激素变化,进而导致黑棘皮症(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粗糙等)和瘀滞性皮炎(皮肤红肿发炎等),也会导致静脉功能减退,增加脚部溃疡危险。
05 肺脏
法国一项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腹部肥胖者肺功能损害几率高两倍,慢阻肺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更高。
过多脂肪会增加体内炎症反应,一定程度上损害肺脏。
如何判断肥胖?
超重和肥胖这两个概念。国际上,超重是指BMI(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是公斤(kg)、身高单位是米(m))≥25,肥胖是指BMI≥30。
而亚洲标准认为:BMI在18.5~22.9为正常,≥23为超重,≥25为肥胖。因此对于BMI平均不高的亚洲人来说,还需要用腰围来衡量,男性≥90cm(2尺7)或女性≥80cm(2尺4)为肥胖。
只有BMI和腰围均不超标,才算得上是正常体态。
远离肥胖,记住这几点
1. 坚持连续运动
最好是坚持有氧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跳舞和骑自行车不仅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还能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每次有氧运动最好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对于体重过大的肥胖者,一次持续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为了减轻膝关节负担,迈开腿也可以选坐位和卧位肢体运动。
2. 菜与肉合理搭配
● 肉类多选择白肉,注意红白搭配。白肉就是鱼肉、虾、鸡鸭等肉类,红肉就是猪牛羊等肉类。
● 素食和肉食的比例,至少为6∶1。吃素和吃肉,都不能太过。现在人们吃肉吃的太多了,吃菜吃的太少了。每天一斤蔬菜,你能达到标准吗?
蔬菜、菌类、水果、粗杂粮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能够充实我们的肠胃,让人产生一种“撑”的感觉。
3. 在生活细节上下功夫
生活细节也有助于减肥,比如吃饭时每口嚼15~20下,细嚼慢咽不但能帮助肠胃消化,还能产生饱腹感,让人更容易感觉到饱。
注意进食顺序,饭前喝汤,接着吃菜,再吃饭,尽量用热量较低食物填饱肚子,就不会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
4. 少喝糖饮料
减肥的人都知道,饮食要注意控制总热量。除了控制热量总量之外,还有一点正被许多人忽视,就是我们现在普遍吃糖太多。
很多食物中含有隐形的糖分,比如一些甜饮料。因此,一定要少吃糖,以及少吃含糖食物。
5. 别随便剥夺睡眠
睡眠时间不足,会造成具备分解脂肪功能的荷尔蒙量减少,以及因难以抑制交感神经活动而血糖值升高,这些都会成为导致肥胖的诱因,最好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6. 从儿童时期就控制好体重
如果儿童时期超重,则成年后也更容易超重和肥胖,在控制体重方面有着更多的困难。等孩子们长胖了再去维持正常体重,恐怕就需要终生与肥胖做斗争了,何况肥胖还会埋下疾病的种子。
如何才能有效减肥?
想科学的减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是,每周减肥0.5~1公斤,一个月减1~3公斤,这种“匀速”减肥的方法,对身体损伤小且不易反弹。
WHO提出的减肥总原则是:
● 限制来自于总脂肪和糖的能量摄入;
● 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豆类、全谷类及坚果的食用量;
● 定期运动,儿童每天60分钟,成人每周150分钟。
01 少吃点油
不同食物提供的能量不同,油、肉、高脂食物的能量较高,减肥期间要少吃。
一般来说,食用油宜选择花生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每天控制在20~25克(搪瓷勺约两勺半)。
烹饪多用蒸、煮、炖等方法,少用炸、煎、烤。餐馆菜品的用油量往往高于家庭,最好在自己家吃饭。
02 吃对主食
减肥时,需要减少精白淀粉的摄入量,但不能不吃主食。建议体力活动较少的女性减肥期间每天吃3两粮食(1两粮食大约相当于半碗米饭的量),男性或体力活动较多的人酌情增加。
A级减肥主食:豆类。如红小豆、芸豆、绿豆等。它们饱腹感强、消化速度慢。
B级减肥主食:谷类。燕麦、荞麦、小米等,其中燕麦和莜麦是最佳选择。它们饱腹感远超白米白面,但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却更高。
C级减肥主食:薯类。土豆、红薯、山药、芋头等。它们饱腹感强,富含维C,但必须用蒸煮的方法烹饪,替代主食,才能起到减肥效果。
用ABC三类食物代替一部分精白面、大米饭等主食,既可以减少总热量的摄入,也可以完成WHO提出吃豆类和全谷的任务。
03 每天运动
光吃不动,很难消耗体内已经积攒的脂肪,因此减肥也需要运动来帮忙,成年人最好每天运动半小时。
一般来说,运动相同的时间,跳绳、游泳消耗热量较多,篮球、足球、羽毛球次之,骑车、跑步、走路更少一点。每项运动具体消耗多少热量,跟运动强度有关。运动强度越大、心率越快,消耗的热量越多。
文章来源:病理科 龙兆博
稿件编辑:李伟华
稿件审核:宫浩翔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肥胖是80%老年病的元凶!为你揭秘为何老来发福……
番茄君最近发现
家里的长辈上了年纪之后
都开始慢慢发胖
但是长辈们都没有把肥胖放在心上
但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
肥胖不仅会带来糖尿病、高血压
甚至还会导致脑溢血等致命的疾病
今天番茄君就带大家从内分泌的角度
来分析老来肥胖的问题
肥胖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目前通用的评估人体肥胖标准是BMI体质指数
计算方式是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的平方数
一般来说
BMI体质指数在25以上就属于超重了
因为BMI体质指数有人群的特殊性限制
所以在BMI体质指数的基础上
增加了腰围的测量标准
通常来讲
健康的腰围标准应该是
男性腰围不大于90厘米
女性腰围不大于85厘米
对男性来说
腰围的超标意味着危险的风险更大
腰围超标危险多过全身的肥胖
BMI体质指数超过25
且腰围超标的人
在未来十年之间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更大
如果老年肥胖还伴随着血压、血糖、血脂增高等并发症
就需要及时的治疗了
老年肥胖有哪些可怕危害?
中国人群最常见的肥胖就是病理性肥胖
尤其腹型肥胖是最恶劣的一种肥胖
可能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健康危害
过多的脂肪不仅堆积在皮下
更重要的是会堆积在内脏
脂肪最容易通过大网膜被肝脏吸收
我们每天吃的油脂、糖都会转化成脂肪
加重内脏特别是肝脏的负担
从而诱发脂肪肝以及各种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当然现在腰围合格也别掉以轻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
腰围非常容易增加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体重管理
不能让BMI体质指数超过25
此外更要注意自己的腰围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肥胖?
人到了65岁以后
内分泌功能会发生退化
日常行动也会减少
此时如果不加以控制自己的进食量
就会摄入过多的热量
没有办法被消耗
就转化为了脂肪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
脂肪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
造成动脉的粥样硬化甚至血管堵塞
这样就会引发脑梗、心梗等一系列的心脑血管事件
人在年轻的时候
代谢速度会比较快
但是到了老年身体代谢减缓
堆积自然就会增多
这也是老年人容易胖的重要原因
源自:《X诊所》公众号
健康知识学几招 轻松告别亚健康
爱番茄更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