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肥胖纹(学生肥胖纹可以消除吗)

文章目录:

13岁女生肚子隆起爬满“妊娠纹”,照完CT妈妈惊出冷汗

13岁的小莉是个活泼的初中生,她在学校里成绩优秀,还是体育课的尖子生。她的妈妈一直很自豪地看着女儿茁壮成长。然而,前两天,妈妈在小莉洗澡的时候发现了一件让她怒火中烧的事。

女儿的肚子隆起,上面爬满了大大小小的妊娠纹。妈妈不敢相信自己才上初中的女儿竟被人弄大了肚子。她忍着怒火叫女儿交代这事,可女儿委屈的告诉她在学校没谈恋爱,更没做那种事。妈妈不相信女儿的话,认为女儿到了叛逆期撒谎骗她。

妈妈为了查明真相,带着女儿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告诉她们,小莉的肚子并没有怀孕,但是却比怀孕更严重。小莉患了一种叫子宫肌瘤的疾病,也就是小莉的子宫里长了一个囊肿,需要做手术。妈妈顿时被吓到了,女儿才这么小怎么就患上这种病?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也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或子宫肌瘤瘤。它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通常生长在子宫壁内。子宫肌瘤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根据其生长位置和大小而定。子宫肌瘤通常在育龄女性中出现,尤其是在40岁以下的女性中最为常见。

子宫肌瘤对身体能产生哪些危害?

月经异常:子宫肌瘤位于子宫壁内,可能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脱落,导致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痛经等月经异常症状。

不孕: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子宫内膜和子宫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等不良后果。

疼痛:当子宫肌瘤增大并向外生长时,可能会引起下腹部疼痛、腰痛、盆腔疼痛等症状。

压迫邻近器官:当子宫肌瘤增大时,可能会压迫邻近的器官,如膀胱和直肠,导致尿频、尿急、便秘等症状。

扭转和坏死:少数子宫肌瘤可能会发生扭转和坏死等并发症,导致急性下腹痛和腹膜炎等危重症。

造成子宫肌瘤有哪些原因?

激素水平的变化:雌激素是子宫肌瘤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女性的生殖年龄,随着卵巢激素水平的变化,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也会有所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子宫肌瘤多在育龄妇女中发生。

遗传因素:有些人的家族中存在子宫肌瘤的遗传基因,这也是导致子宫肌瘤发生的原因之一。

营养因素:高脂饮食、缺乏维生素D等营养因素不良,也可能会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其他因素:过度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有关。

患有子宫肌瘤该怎样治疗?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治疗。但在一些情况下,如子宫肌瘤增大、症状明显或者不孕不育等,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观察和监测:对于小的、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可以选择定期观察和监测,确定其生长情况和变化。

药物治疗:针对一些症状,如月经异常、疼痛等,可以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控制肿瘤的生长。一般采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和益母草等。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有症状或可能导致不孕的子宫肌瘤,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包括子宫肌瘤剜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完全切除子宫肌瘤或减少其体积。

子宫切除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或不想再生育的女性,可以选择进行子宫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完全切除子宫肌瘤,并防止其再生。

目前尚无明确的方法可以完全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但通过一些措施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应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鱼类和禽肉等,保证膳食营养平衡。

锻炼身体: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降低体重、维持身体健康,对预防子宫肌瘤也有一定的帮助。适宜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瑜伽等。

控制体重:肥胖是子宫肌瘤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要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在健康范围内。

减少激素药物的使用:长期使用激素药物可能会影响女性激素水平,增加患上子宫肌瘤的风险。因此,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激素类药物。

定期妇科检查:女性应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子宫颈抹片、子宫超声检查等,及时发现和治疗子宫肌瘤或其他妇科疾病。

孕育宝宝:孕育宝宝可以有效地减少患上子宫肌瘤的风险,尤其是多产妇,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可以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

13岁女孩肚子爬满“妊娠纹”,怀孕了?医生:怕比怀双胞胎还严重

13岁刚上初中的女孩小雪最近几个月长胖了不少,刚开始肚子微微隆起,但慢慢感觉腰腹部越来越大,体重直接飙到145斤,但由于母亲本身就有一些肥胖,所以觉得孩子还在青春期很正常,没当回事。

结果有天早晨小雪起来上洗手间时,突然感觉肚子右下方有点痛,即使吃了止痛药仍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晚上就送了急诊,医生看到后却问:孩子月经还正常吗?肚子上这不是典型的妊娠纹吗?这下母亲也愣住了……

为什么女孩肚子上会出现妊娠纹呢?

这位母亲也很疑惑:照理来说,自家孩子每天都正常上下学,从来没有过晚归或者彻夜不归的情况啊,怎么会这样呢?

好在不久后,CT检查及时解决了母亲的困惑,女儿小雪这不是怀孕了,但可能比怀双胞胎的情况还要严重,女孩肚子这么大是因为身体里面有超大卵巢囊肿,由于囊肿过大已经压迫到了女孩内脏器官、肠道,所以才会出现严重腹痛,而且囊肿可能会爆炸,需要马上手术摘除。

所幸,经过医生们几个小时的抢救,囊肿中的囊液被一点一点地引出来,在将囊肿完整切除的同时,也保住了女孩大部分的生育及激素功能,而且手术完成后,小雪直接轻了30多斤,术后也恢复良好。

初中生怎么就有卵巢囊肿了呢?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主要作用是产生并排出卵子,合成和分泌性激素。而卵巢囊肿其实就是发生在卵巢上面的囊肿,囊肿内部就可能是水状物、血液或者脓液等,有些类似气球里装满水。

卵巢囊肿其实较为常见,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包括十几岁的小女生,而且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内部,早期基本没有明显症状,而等后期囊肿长大后、腹部隆起,囊肿压迫到其他器官或出现破裂就很危险了。

像青春期的儿童还可能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由于囊肿较大,比如受到体位变化或者剧烈活动后就会发生,就可能导致急性的剧烈腹痛,病情还可能会影响卵巢的血供而导致卵巢组织坏死。极少数情况下,囊肿还可能是早期卵巢癌的表现之一。

发现卵巢囊肿该怎么办呢?

卵巢囊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2种,像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就属于前者,通过B超检查可以检测出,多数可能会自行消失,不必过于紧张;而且即使体检后查出卵巢囊肿,也可以等1-2个月后月经期结束后再复查一次,囊肿也可能消失。

如果囊肿持续存在,并且直径小于5cm,注意定期随访,看是否有恶性的可能,如果直径超过5cm,甚至还在长大,或者经过诊断后是畸胎瘤,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学生肥胖率 43.12%,孩子是否超重?看看身高体重对照表

12月,北京体验中心发布《北京市2020年度体检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在中考体检中,初中男生平均身高是175cm,初中女生平均身高是164cm,比2019年男、女初中学生身高平均增加2厘米。

身高有增加,而体重也有明显的增幅。北京男性初中生的体重增幅比较明显,2020年男生体重肥胖率为43.12%,相比2019年肥胖率增加了8.74%,而女生体重相对增幅较少。

初中正是长身体的重要时刻,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营养,担心孩子会因为营养不足而影响身高。初中生的营养因此也非常充足,甚至是过剩。随着疫情的到来,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身高增加,体重也跟着增长,从而出现肥胖,真的是不一小心就超重了。那么什么样的身高体重是正常水平呢?

看看身高体重对照表,你的孩子是否超重、矮小

作为父母都会比较担心孩子的营养和健康。相对于体重,可能身高在发育的阶段父母更加担心。如果矮小的话,今后不论是升学、求职,还有以后的找对象都会有着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曾经发布过一个亚洲人身高预测公式:

男性身高 =(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 13)÷2(cm)±7.5cm

女性身高 =(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13)÷2(cm)±7.5cm

如果母亲的身高是 160cm,父亲的身高是175cm的话,按照公式计算,儿子的身高大约在166.5到181.5cm之间。而女儿大约是在153.5到168.5cm之间。

当然这个也只能参考,毕竟身高的决定因素是多元的,运动量也是能促进生长的。

如果要判断目前孩子是否肥胖,矮小,可以参考一下中国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数据,已经梳理成了对照表。

0-18 岁女孩身高体重对照表:

0-18 岁男孩身高体重对照表:

这里的参考值,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身高和体重,上下浮动两个百分位,来进行对照。

影响中小学生发育的三个关键要注意

1. 保障足够的睡眠

今年教育部门颁布了“睡眠令”,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这是因为,睡眠是真的会影响青少年的发育。

青少年长个子,是受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分泌,可以直接促进个体的发育包括骨骼的发育,而生长激素主要在睡眠时分泌。因此睡眠时间和质量对于青少年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公认的科学睡眠时间:

2-3 岁的孩子,每天应该睡够 12 小时至 13 小时

4-6 岁的孩子,每天应该睡够 11 小时至 12 小时

7-13 岁的孩子,每天应该睡够 9 小时至 10 小时

13-29 岁数的青年人,每天应该睡够 8 小时左右

2. 适当运动对骨骼发育有显著提高的作用

诸多研究已证实,适当运动对骨骼发育有显著提高的作用,肌肉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机械张力促进了骨骼的发育。

运动除了促进身高发育外,还能增强肌肉强度、增强心肺功能、预防肥胖、预防近视。这可能也是中考加入体育的原因之一了。

3. 营养摄入

2018年天津教委发布过中小学的营养指南,中学生每天要吃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补充蛋白质,而每日蛋白质应达到60g~75g,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40%~50%。

维生素A、D、C、B族及钙、磷、锌、铁等矿物质对青少年的脑体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应充分供足。

每天提供至少五种以上新鲜蔬菜。

内类方面,禽肉与瘦畜肉互换,鱼与虾、蟹等互换。优先选择水产类或禽类(鸡鸭等);以瘦肉为主,少提供肥肉。每周应该食用20g~25g的动物肝脏。

奶制品,牛奶、酸奶等,每天需要食用约300g,经常提供大豆制品,如黄豆、豆腐、豆腐干、腐竹、豆腐脑等。

烹调油用量和食盐摄入需要控制,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含的食盐在内。

以下是每天食物搭配的种类和数量表格,可以参考。

说明

文章参考自 北京市体检中心、天津市教委,个人整理

参考内容

《北京市2020年度体检统计报告》

《天津市中小学学生营养指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