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儿童肥胖(如何减少儿童肥胖的方法)

文章目录:

拒绝儿童肥胖,做到这几点

由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持续得到改善的同时,由于膳食不平衡导致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这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这种趋势对儿童及成人后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儿童肥胖的危害

首先,儿童肥胖很容易发展为成年肥胖,其次,过度肥胖极易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引起疾病的发生。肥胖增加了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

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和行为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发现儿童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包括肥胖关键基因、父母肥胖、母体脂质含量、妊娠期血糖水平、怀孕期间吸烟、肠道菌群、不良饮食习惯及缺乏运动。

拒绝儿童肥胖,做到这几点

1.均衡饮食,拒绝高热量食物摄入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含有调节婴儿食欲的生长因子和激素,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患肥胖症的风险更低。

儿童每日不吃早餐、饮用甜饮料、油炸食品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均是儿童早期超重的风险行为。不吃早餐的儿童,更容易在白天摄入更多的不健康、高热量的食物。高脂肪摄入会导致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超重。较高的水果和蔬菜的摄入,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小儿BMI。

“健康餐盘”概念是根据平衡膳食原则,结合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特点,以餐盘的形式呈现一餐中各类食物的适宜比例,适合于午餐和晚餐。将餐盘分为6份,其中,谷薯类应占3份,蔬菜及菌藻类占2份,大豆制品、鱼禽蛋和瘦肉占1份,简称“健康餐盘3:2:1”。

2.增加户外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

长时间久坐不动会促进小儿BMI指数的增加。久坐与非久坐的姿势交替需要能量消耗,重复姿势交替所消耗的能量可以预防小儿BMI指数的增加。健康的生理系统能够适应不可预知的压力和刺激,由于经常变化的体式,儿童的运动情况分散,会给生理系统带来更难预料的刺激和压力。这同样也可以防止BMI指数的增加。同时,提高户外玩耍的频率,增加体力活动,少看电视,可有效预防小儿肥胖的发生。

儿童应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跑步、游泳等;每周3次进行增加肌肉力量的运动,如拔河、跳绳、双杠支撑、弹力带运动等;每周三次增加促进骨骼健康的运动,如跑步、跳绳、跳远、跳格子、篮球等。

3.保证充足睡眠,降低肥胖发生风险

睡眠是一种休息模式,虽然其运动强度几乎为零,但是睡眠时间的长短对小儿体重仍有一定的影响。与睡眠充足的儿童相比,睡眠受限的儿童瘦素水平下降,而胃饥饿素水平上升,导致主观饥饿,从而导致更多的食物和加糖饮料的摄入。睡眠持续时间小于9h(10岁或以上儿童)、不到10h(5至10岁的儿童)、不到11h(小于5岁的儿童),其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可增加58%。睡眠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就会降低9%。男童睡眠时间的减少和肥胖之间的联系比女童更强。

文 | 吴洋洋

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普号

减少儿童肥胖 合理饮食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肥胖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儿童肥胖人群也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并不重视,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瘦下来了。其实不然,儿童阶段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主要期间,其健康状况与成人阶段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多数儿童肥胖会延续到成年期,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者肿瘤等疾病。

肥胖除了是体质形态的改变,更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过多摄取食物或缺乏活动而导致的脂肪堆积。儿童群体由于其自身机能及免疫系统均未发育完全,自制力差,极易养成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过多摄取大量高能量、高脂肪等食物导致肥胖.对其生活及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

怎样避免肥胖?已经超重或者肥胖的宝宝还能瘦回去吗?其实,合理的饮食是关键。要怎么吃,才能吃出健康呢?听听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科医生何黔黔怎么说。

人类生来就会的技能就是吃,婴幼儿时期良好的饮食习惯可持续终生。母亲对婴幼儿的喂养行为会大大影响一个人的饮食模式,进而影响肥胖的产生。

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儿时期母乳喂养可减少儿童肥胖,且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肥胖发生率越低。世卫组织推荐母乳喂养最好到2岁及以上。

其次,过早添加辅食也是造成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是因为家长急于给孩子补充多种营养,导致供给超过需求,继而造成儿童期肥胖。世卫组织推荐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合适的添加辅食时间为6月龄以后,辅食添加原则为从单一到多种,从少量到适量,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另外,按时吃辅食的宝宝儿童期肥胖的发生率会降低。因为按时喂养可使身体形成固定的生物钟,提高肠消化功能。

我们说肥胖是过多的摄取食物导致的,自然,第一步就是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取。在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生理需要的前提下,控制总能量的摄取。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公斤体重每天所需的能量是逐渐降低的。对于已经存在超重或者肥胖的儿童,我们应该适当减少总能量的摄取,选择谷类、蔬菜、水果、菌藻类、瘦肉类等低能量食物,限制其食用肥肉、畜肉类、动物油、多数零食(如瓜子、松子、杏仁、花生、核桃等)以及甜食等高能量食物,避免盲目节食。

我们需要的能量从哪儿获取呢?我们都知道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跟碳水化合物,它们的供能分别是4、9、4Kcal/g,合理安排这三种供能营养素的比例至关重要。

由于儿童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所以一定要保证儿童每天蛋白质的摄人,采用鱼、鸡鸭禽类、牛羊肉类、鸡蛋、牛奶、大豆及豆腐等优质蛋白质,维持体内细胞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脂肪摄入过多是最容易直接囤积而导致肥胖的发生,所以,一定要限制脂肪。在食物选择中,应尽可能多食用瘦肉、奶、水果、蔬菜和谷类食物等低脂肪食物;再者,糖类是人体脂肪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肥胖者在摄入简单糖后极易以脂肪的形式囤积,因此,应限制儿童每天糖类的摄取。此处的糖主要指的是“添加糖”,即食物中添加的蔗糖、麦芽糖、果糖等及含糖的食物添加剂。每天摄入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尽量避免食用糖果、蜜饯、甜点心等高糖食物及含糖饮料,不要用果汁代替新鲜水果;食盐和嘌呤也是肥胖的助力军,食盐有致口渴及刺激食欲的重要作用,也是导致体重增加的主要因素。儿童每日的食盐摄取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后,饮水也是关键,不要用含糖饮料或者果汁代替饮水。

除了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喝怎么吃也至关重要。中国有句古语: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我们量化到总能量在一天中的配比来看,早餐、午餐、晚餐比例大致是3:4:3。早餐要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类)、青菜、水果,面面俱到为最佳,而晚餐宜清淡简单为好。那“怎么吃”就离不开咱们良好的就餐习惯了,就餐环境要舒适愉悦,进食速度不能过快,要细嚼慢咽,不饿的时候不要贪嘴,戒掉零食,家长不要追着喂食。饮食控制了,再加上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就会事半功倍了。管住嘴,迈开腿,健康吃,开心动,就能跟胖嘟嘟说拜拜了。(资料来源: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科医生何黔黔)

儿童肥胖问题该如何解决

儿童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超重、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解决儿童肥胖的问题,需要多方合力。

从社会角度来说,食物环境是导致肥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前的研究显示,亚太地区是全球儿童肥胖增长最快的地区,这是由于儿童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廉价方便却热量更高的加工食品,这些食品往往高盐、高糖、高脂肪,营养单调。针对这一现象,部分国家制定了相关规定禁止不健康儿童食品广告的投放,在一些学校禁止自动贩卖机出售膨化食品、含糖饮料。中国疾控中心也曾编制《儿童零食消费指南》,将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指导家长们更科学地为孩子选购零食。

从家庭与学校的角度,更新养育知识与养育习惯是更切实可行却也更需付出艰苦努力的功课。譬如,一些家长认为儿童超重是健康的表现,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给孩子喂食超过正常需求的食物;一些家长认为百分百无添加的鲜榨果汁是富含维生素的健康食品,但其实它的含糖量甚至高于可乐;一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受伤减少体力活动项目,有意避免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如登山、足球、篮球等……这些错位的观念都需要及时扭转。

来源: 光明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