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子宫息肉(子宫的息肉大了对身体有影响吗)

文章目录:

子宫为什么会长息肉?子宫有息肉该如何治疗?

子宫息肉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宫腔内病变,从广义上来讲,它是指所有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壁的肿物。大多数子宫息肉是良性的,患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出现月经增多、白带异常、阴道出血、子宫增大、疼痛等变化。那么,子宫为什么会长息肉?子宫有息肉该如何治疗?

导致子宫长息肉的原因

子宫息肉的发生往往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密切相关。内分泌失调对女性的影响是很大的,临床上很多的妇科病都与女性的内分泌失调有关,如子宫息肉,就是由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使得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形成息肉,并可促使子宫息肉进一步生长。

2、炎症刺激

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如宫颈炎等疾病的长期刺激,致使宫颈管发生局部黏膜增生等病变,加上子宫有排异倾向,从而使得增生的黏膜从基底部逐渐向宫颈外口突出并形成息肉,容易导致出血等症状,并容易复发。

3、其他

其他的影响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子宫内膜增生、年龄增长等因素都与子宫息肉的发病相关。

上面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子宫长息肉,所以,女性朋友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这些因素发生,如果已经存在,要及早的治疗好,以免引发其他的健康问题。

子宫息肉如何治疗?

治疗子宫息肉的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症状、有无生育要求、息肉性质、生长速度等情况,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子宫息肉最主要的手术方式,小型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可以进行刮宫术,手术应该注意全面搔刮,尤其是宫底及宫角处。在进行宫腔手术后,还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术后感染。

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如果子宫息肉伴发有炎症时,先要控制感染。

2、如果有出血的情况发生,则以止血为主。

3、如果有炎症,需要在炎症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4、手术切除后应将息肉送作病理检查,如果有恶变征象,就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5、子宫息肉容易复发,在手术后还应定期复查,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

总之,子宫息肉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如果发现自己的子宫长息肉了,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治疗,降低对身体的伤害。

#她健康家幸福#


如果您有更多疑问,可以点击“了解更多”,进行远程咨询问诊!

生命摇篮的不速之客——子宫内膜息肉

专家简介:黄凤娥,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北京妇产科学会京津冀生殖医学会委员,北京健康促进会宫颈癌病变与宫颈癌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生殖健康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生殖健康学会生殖免疫分会委员及沧州市多家专业学会委员及常委委员等职务。曾荣获县三八红旗手,县十大女杰,感动青县爱岗敬业道德模范,县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对妇产科危急重症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妇科各类微创手术及妇科内分泌、女性不孕不育的诊治。对妇科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妇科门诊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患者:平时月经挺规律的,但是突然从某个月开始月经量变大,或者长时间不来月经;还有些女性明明已经绝经了,却总是有阴道出血;还有的育龄期女性总是怀不上宝宝,压力很大。以上种种情况,经过检查后都被冠上了同一个名字“子宫内膜息肉”。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子宫内膜息肉的那些事儿。

1、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子宫内膜是子宫内壁的一层,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比较平整的,当子宫内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就会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可表现为突出子宫腔的单个或多个肿物。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有的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

2、为什么会得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认为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其它高危因素包括长期服用激素类保健品、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等。

3、子宫内膜息肉有什么症状?

单发或者子宫内膜息肉很小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在检查时偶然发现。如果息肉较大或较多可能会出现症状,典型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包括表现经量增多、经期时间延长、排卵期出血或者同房后出血。子宫内膜息肉还可能导致长期不孕。

4、子宫内膜息肉可以自己消退吗?

总体来说,子宫内膜息肉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如果息肉直径小于1cm、而且没有任何症状,可以暂时不治疗,息肉是有可能自己消失的,尤其是越小的息肉越容易消失,大约有1/4的患者息肉可以自己消失。

5、子宫内膜息肉会变成癌症吗?

绝大多数的子宫内膜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发生几率低并不能说一定就不会发展成癌症,还是有少数可能发生恶变,据统计恶变率为1%-3%左右。与恶变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增加、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除了上述因素外,多发息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也会增加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概率。

6、怎么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B超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检查,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经阴道超声最好。宫腔镜检查不仅可以在直观清晰的观察子宫腔内的情况,还可以取出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也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手段。

7、子宫内膜怎么治?

治疗方法要根据子宫内膜息肉的位置、大小和患者症状进行选择。如息肉单发、直径<1cm且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时,可以暂时不给予进一步治疗,随访观察。息肉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性。如果息肉体积大、有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首选宫腔镜下摘取或刮取息肉。手术后如果没有生育计划,患者可以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降低息肉复发的风险。

8、子宫内膜息肉会导致无法怀孕吗?

子宫内膜息肉是可能导致不孕的。子宫内膜息肉使内膜允许胚胎着床的性能减退。较大的或在在输卵管出口处的息肉,可能会影响到精子、受精卵游走,导致受孕、着床失败。另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往往存在经间期出血,或者说排卵期出血。如果出血量多,就会影响到排卵期的同房,也影响到精子在宫腔内的运动,影响精卵结合,从而影响受孕。部分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后可自行怀孕,但如果合并其他不孕因素,可能需要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9、什么时候需要做手术?

是否需要手术需要综合评估后决定。有以下情况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1、有月经紊乱、月经淋漓不尽或者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2、长期不孕的患者,建议切除息肉。

3、怀疑息肉有恶变可能的,建议手术。

10、子宫内膜息肉会复发吗?

手术切除息肉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较高,术后复发风险在4-10%。这主要因为子宫内膜息肉通常是许多疾病的并发或继发的结果,因此即使做了手术也不能高枕无忧,术后要定期复查。

11、如何预防子宫内膜息肉?

预防子宫内膜息肉,首先要爱护自己,减少人工流产手术的发生。有阴道炎症的患者要及时治疗,避免炎症长期刺激。在使用保健品、化妆品时要选择正规厂家出品的,尽量避免雌激素含量高的商品。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这些诱发因素。

子宫里为什么会长息肉,需要手术吗?

本文为头条号“周说妇产科”所作,旨在通过文章分享女性健康与科学孕育的科普知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这一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子宫息肉」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近收到这样一则用户留言:

@会飞的鱼:周医生,你好,能不能做一期关于子宫息肉的内容啊,最近去做检查,HPV和TCT都没问题,但医生说有子宫息肉,需要门诊手术,好害怕!为什么会长这个啊?

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讲讲子宫息肉那些事。

“息肉”其实就是长在黏膜表面的良性赘生物。鼻腔、胃肠、胆囊等黏膜上都可能长。

子宫的息肉根据生长部位不同,分为“宫颈息肉”和“子宫内膜息肉”。

如果把子宫比作一座房子,这是息肉长在房间里的样子,也就是子宫内膜息肉:

这是息肉长门上的样子,也就是宫颈息肉:

虽是同胞兄弟,但这两种息肉在检查、症状、治疗上却不大一样。

【宫颈息肉】:顾名思义,就是长在宫颈上的多肉,临床上也称为“宫颈赘生物”。通常单个,也可为多个,红色,质地软而脆,呈舌形,可有蒂。

关于宫颈息肉的灵魂三问:

1.怎么来的?

宫颈息肉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目前主流观点是,由于宫颈管的慢性炎症刺激导致。有时候雌激素也可能是幕后推手。

2.如何发现的?

大多数的宫颈息肉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是在妇科体检时医生检查出来的。

报告单上常会这样描述:“宫颈口可见一黄豆大小粉红色息肉样赘生物”或“宫颈可见一粉红色舌状赘生物”……

少部分人是在出血和白带异常就诊后发现。

  • 出血

息肉里一般有丰富的新生小血管,所以出血多是由于触碰或摩擦导致(同房出血),一般呈鲜红色,或者在纸巾擦拭时呈现点滴状。

  • 白带异常

息肉主要可能由炎症引起,因此可能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比如分泌物增多,有异味,带血丝或呈褐色。

3.怎么办?

如果息肉符合下面任何一种情况,需要做个小小的门诊手术把它去除[1]。

  • 有症状(如同房出血,白带过多)
  • 大于≥3厘米
  • 长相比较“丑”(医生怀疑恶变)

宫颈息肉切除术一般比较简单,通常在妇科门诊就可以完成。但切除前一般需要进行宫颈癌前筛查来排除癌变。

虽然息肉的恶性率极低,但切除后还是需要送病理检查,来确认是否良性。

「子宫内膜息肉」又叫宫腔息肉,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过度,从子宫内膜表面形成的突起。可单发或多发,并且可出现在宫腔的任何部位。

在成年女性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并且绝经后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绝经前女性。

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灵魂三问:

1.怎么来的?

  • 内分泌因素

通常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密切相关。食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激素补充治疗等均有可能提高雌激素水平。

  • 炎症因素

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宫腔内异物(节育环)刺激、分娩、流产、妇科手术操作等都可能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

  • 其他

年龄增长、肥胖、糖尿病等也都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危因素。

2.如何发现的?

和宫颈息肉大兄弟不太一样的是,子宫内膜息肉大多有症状

  • 不规则出血

大约70%~90%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经间期出血、月经延长或不规则出血。而绝经后女性可能出现绝经后出血[3]。

  • 不孕

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长时间备孕失败就诊,经妇科B超或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存在。

3.怎么办?

  • 有症状

应手术去除息肉。手术方式一般选择宫腔镜引导下的息肉切除术。

属于需要全麻的微创手术,通常需要住院。

  • 无症状

1厘米以下的息肉如果没有症状,可以观察随诊,1年内有27%的几率会自然消失。

而如果息肉较大或部分在宫颈管内,容易继发感染、坏死,引起恶臭的血性分泌物。建议手术摘除。

育龄期女性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后,如果有生育准备,即便没有症状,一般也建议把息肉摘除后再试孕,可以提高受孕几率。

  • 绝经后发现

绝经后妇女息肉的恶性风险比较高,一旦发现息肉,都应该尽早手术治疗,并且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良恶性诊断。

好啦,看了这么多,希望大家都不再害怕子宫上多出来的“肉”!身边姐妹要是也有同样的困惑,赶紧把这篇转给她吧!


关注我:“周说妇产科”,头条号《行家计划》入选作者,持续的优质文章,私信必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