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温馨提示(儿童肥胖宣传简报)

文章目录:

「温馨提示」每逢佳节“胖三斤”?记住这八点,让你吃好不胖!

每逢新春佳节,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迎新元素,在山珍海味面前,不少人都在“这个我想吃”和“吃胖了怎么办”的矛盾中挣扎。

为此,记者专门咨询了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营养专家,为广大群众开出一份“吃好不胖”的新春饮食攻略。

第一,调整进食顺序

以蔬菜汤、蔬菜、禽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食,餐前喝半碗蔬菜汤并进食少量深色蔬菜,不仅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正餐时间摄入过多的食物,还有助于肠胃的蠕动和消化。

资料图片

第二,吃饭八分饱

在大脑感知到饱腹感前,果断放下筷子,离开餐桌。暴饮暴食,不仅会让体重飙升,甚至还有可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或急性胰腺炎。

资料图片

第三,全谷来当家

少吃精白食物,如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白面条等,增加杂粮谷薯类食物摄入,如黑米、红米、小米、燕麦、荞麦、红薯、玉米等,做到粗细搭配,食物多样。

资料图片

第四,优选鱼类和禽类

在荤食选择上,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蛋白含量高的鱼、虾等海鲜类和鸡、鸭等禽类,最后再选择牛、羊等畜肉。

资料图片

第五,蔬果不能少

每人每天的蔬菜摄入总量以500克及以上为宜,并且最好一半是深色蔬菜,如绿叶菜、紫甘蓝、胡萝卜等,水果也尽量在两餐之间食用,每天总量不超过250克为宜。

资料图片

第六,零食不宜多

糖果、坚果、果冻、饼干等零食隐藏的热量并不低,不建议一边聊天或看电视,一边吃零食。

资料图片

第七,饮酒莫贪杯

每天酒精摄入量以不超过高度白酒30毫升(半杯)为适量,约等于低度白酒50毫升(1杯),葡萄酒150毫升(1杯),啤酒450毫升(1瓶)。

资料图片

第八,拒绝糖饮料

一听可乐含糖量为35克,相当于吃下去了8块方糖,因此选择白开水、柠檬水或茶水为佳。

春节团圆饭

要吃得健康才好

切勿贪多喔

信息来源:央视网、天山网

特别推荐:

1:【扫黑除恶】乌尔禾区举报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奖励办法

2:【砥砺奋进的乌尔禾】教育 电改 惠及居民生活——乌尔禾区加快发展系列报道一

3:【砥砺奋进的乌尔禾】紧紧围绕总目标 工业 帮扶带动产业新发展——乌尔禾区加快发展系列报道二

4:【砥砺奋进的乌尔禾】紧紧围绕总目标 旅游 影视创新发展模式--乌尔禾区加快发展系列报道三

5:【砥砺奋进的乌尔禾】紧紧围绕总目标 庭院 民宿 推进乡村振兴 --乌尔禾区加快发展系列报道四

6:【砥砺奋进的乌尔禾】紧紧围绕总目标 党建 实干筑牢工作基石 --乌尔禾区加快发展系列报道五

7:【大美乌尔禾】特色旅游看这里,乌尔禾请你来代言!

乌尔禾零距离投稿邮箱:270382114@qq.com

适合水肿型肥胖的4种食疗方 既瘦身又美容

大部分身体肥胖属于水肿型的,体重并不是很重,但看起来肥胖,身体肉软乎乎的,特别是早晨起来后眼睛和下肢容易浮肿。水肿型肥胖可以试试以下几款食疗方法,能补充营养而且没有副作用。

水肿型肥胖如何食疗?

1、红豆莲子汤

把适量红豆放在水中浸泡2个小时,3大片茯苓剥成指甲大小泡2个小时,莲子洗干净备用。先把红豆和茯苓放在锅中煮,七成熟时再加入适量水以及莲子。红豆中含有大量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蛋白质,具有利水消肿以及补血效果,同时也能保护心脏。红豆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排除体内盐分以及脂肪,缓解水肿性肥胖。茯苓具有利水渗湿效果,能改善小便不利以及水湿停滞。莲子利肾,可帮助排除水肿。三者搭配在一起可增强排水肿功能,让人们轻松变瘦。

2、燕麦粥

25克大米和燕麦,分别淘洗干净放在水中浸泡2个小时,然后一起放在锅中,大火煮开后再放入10克枸杞子焖10分钟即可。燕麦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给人们一定的饱腹感,促进肠道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可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具有消肿功效。坚持喝燕麦粥能减肥,而且能排水肿。

3、姜汁

把1斤老姜洗干净去皮切成块,放在榨汁机中榨成汁,过滤渣取出汁,然后用大火煮开,放凉后装入玻璃瓶中。每天早晨醒来后,把一小勺酱汁放在杯中用开水冲服,空腹喝。姜中含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道充血,增强消化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全身毛孔张开,帮助排除体内毒素废水和寒气。但胃溃疡以及胃炎患者不能用。

4、薏仁水

先把薏米放在水中浸泡5个小时,然后倒入锅中,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煮15分钟。薏仁能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具有利尿和消水肿效果。长期喝也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预防高血压、心脏病以及高血脂。

温馨提示

水肿型肥胖的人群饮食以清淡为主,采取低盐分、低油和低糖分的饮食原则,少吃煎炸和腌制食物,不能喝含糖饮料,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注意饮食多样化,多吃具有排水利尿功效食材如西瓜冬瓜红豆和薏仁。

流感高发期,这些防护知识带孩子一起学

秋冬季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进入高发期,很多孩子被流感“盯上”了。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孩子们随时都有可能“中招”。如何让孩子远离流感?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这些防治流感的小知识——

秋冬季为何是流感高发季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引起感染。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大家在室内停留时间长,与可能携带病毒的人更近距离的接触,感染机会大。另外,秋冬季节空气也变得干燥,当人们得了流感后,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从鼻子和嘴巴喷出许多微粒。在潮湿的空气中,这些微粒可能很容易和水蒸气一起落到地面上。但在干燥的空气中,这些微粒会分解成更小的微粒,在空中漂浮很长时间,更容易被我们吸入呼吸道从而致病。因此,秋冬季是流感高发季,大家要做好防护。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流感并不是普通感冒。二者的临床表现虽有相似之处,但流感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远大于普通感冒。当孩子出现“感冒”症状时,家长常常无法分辨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主要有哪些差别:

哪些孩子是流感高危人群

孩子不仅是流感的易感人群,也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年龄<5岁的孩子(尤其是年龄<2岁)较易发展成重症。而存在基础疾病的孩子,如哮喘、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肥胖等,也是易患流感并且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这些孩子的家长应高度重视,如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应及早就诊,在医师指导下尽早治疗。

孩子患流感,家长该如何护理

孩子被确诊流感后,病情较轻的可以回家服药观察,而病情较重的则需要住院治疗。家长在看护孩子时,首先要做到及时隔离。隔离后,应将孩子的生活用品、玩具等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可以煮沸30分钟以上或用乙醇、碘伏、碘酊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房间要保持通风。

孩子发热期间要充分休息,适当多饮水,饮食要易消化和有营养,及时退热。

需要注意的是,因儿童在流感期间应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有发生严重脑病(瑞氏综合征)的风险,故不推荐用这类药物退热。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此外,家长不要因为着急而盲目乱用抗生素(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消炎药”),因为抗生素并不能治疗病毒感染,不合理使用还可能导致孩子肝、肾损害,或因耐药出现“超级细菌”感染。

如果孩子持续高热、呼吸粗重或突然出现新的症状,如精神状态差、频繁呕吐或腹泻等,家长应该带其及时就医。

预防流感,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虽然流感大多为自限性,但也可发展为重症流感。面对流感,“防”要大于“治”。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

疫苗接种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每年,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会根据预测的流感流行株制定疫苗,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为了保证孩子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最好在流感季节前1~2个月注射。对于6个月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那么家长及孩子的看护人员尽量要接种,这样可以对孩子产生间接保护。

药物预防

尽管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好的方法,但在流感暴发时,有些特殊情况,如有流感疫苗禁忌证或接种疫苗2周内并未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高危儿童,在接触流感病人后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紧急临时预防。特别注意的是,家长不要轻易给小于3个月的孩子进行药物预防,一定要听取医师的建议。

其他措施

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擦手;保持环境清洁和室内通风;减少人群聚集,外出要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和口腔;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居家休息,尽早就医。

预防感冒,记住这个顺口溜↓↓↓

流感季,要记牢;

勤洗手,习惯好;

多通风,要防寒;

不聚集,戴口罩;

勤锻炼,打疫苗;

防流感,要趁早。

来源 | 健康中国微信号

来源: 微言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