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使它(肥胖使人嘻哈)

文章目录:

肥胖让人老得快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受访专家: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邹俊杰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 李 刚

本报记者 施 婕

肥胖让人看起来笨重臃肿,更可怕的是,200多种病都“拴”在肥胖这根绳上,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多种癌症和抑郁症等。近日,《柳叶刀-长寿健康》杂志刊登研究提醒,肥胖还会加速衰老,缩短寿命。

肥胖按下衰老“快进键”

为了找出肥胖与衰老之间的关系,英国伦敦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团队开启了一项针对近57万名成年人的跟踪调研,样本年龄范围为35~72岁,随访跨度达15年之久。研究发现,肥胖可能与细胞衰老相关的疾病密切相关,与体重健康的人群相比,肥胖者患上一种或多种已证实与细胞衰老相关疾病的可能性高1.4~2.4倍。

具体来说,肥胖者发生脂肪肝的风险增加779%、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663%、慢性心衰风险增加270%、慢性肾病风险增加156%、高血压风险增加113%、冠心病风险增加98%、各类消化道癌症发病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研究人员表示,除肥胖外,受教育程度低、饮食不健康、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过度节食和抑郁也是加速细胞衰老的风险因素。

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俊杰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衰老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首先从细胞开始。”细胞衰老表现为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变慢等一系列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有一些病理性原因会让细胞衰老提前发生,其中肥胖引起的“炎症风暴”被视为细胞衰老的加速器。

早在2000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健康衰老系统医学教授克劳迪奥·弗朗西斯率先提出“炎症性衰老”概念。他认为,衰老是一种全身性炎症过程。对此,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李刚解释,随着体内脂肪不断堆积,营养过剩的细胞会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炎症会首先攻击细胞内的线粒体。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的核心,常被比作细胞的“发电站”。线粒体损伤会损害细胞增殖,加速其衰老进程。除了直接拖垮细胞功能外,肥胖会通过各种疾病将组织器官置于炎性环境,从而加剧身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细胞进一步老化。

诱发疾病缩短寿命

细胞老化不容易被察觉,但从外观来看,肥胖的人无论是样貌还是机体状态都会显得比同龄人老。邹俊杰在门诊中常看到,有些四五十岁的肥胖者代谢能力还不如六十多岁体重正常的人。肥胖不仅会引发多种疾病,还可能缩短寿命。

脂肪肝。新研究发现,肥胖人群脂肪肝发病风险可增加近8倍,而其致病过程通常多线并行。李刚表示,当人处于肥胖状态时,肝脏细胞会出现过多脂肪沉积,胰岛素抵抗随之增强,从而打破肝脏代谢平衡,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特别是甘油三酯沉积过多。随着堆积的脂肪越来越多,肝细胞会出现慢性炎症,进一步损伤肝脏组织,推进脂肪肝发展。

2型糖尿病。邹俊杰告诉记者,肥胖人群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参与葡萄糖代谢,久而久之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和响应力下降,就会出现胰岛素抵抗。这又会进一步增加胰岛负担,引起胰岛素分泌改变,最终引发2型糖尿病。脂肪细胞产生的促炎因子,会加剧胰岛素抵抗,推进疾病进程。

慢性心衰。肥胖会加重心脏负荷,心脏不得不更卖力地工作,从而引起心肌肥厚、左心室肥大。此外,肥胖通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它们会一起发威,增加人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慢性肾病。肥胖人群中,血脂异常比例高,脂质可沉积于肾脏小动脉和肾小球中,引起肾小球损伤。而肥胖诱发的胰岛素抵抗,会加重肾小球的过滤负担,从而加剧肾小球损伤。

高血压。肥胖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在增加血流阻力的同时,使血压升高。肥胖还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也会引起血压上升。李刚表示:“肥胖引发的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血脂等也是重要的升压因素。肥胖还会影响肾功能,扰乱血压的正常调节功能,成为高血压的继发因素。”

邹俊杰提醒:“虽然我们常说‘一胖毁所有’,但引起细胞衰老相关疾病的因素并不唯一。新研究也认为,人们的行为、所处环境与疾病的关系同样密切,并提出受教育程度低、饮食不健康、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过度节食和抑郁七大风险因素。”李刚分析说,受教育程度低意味着缺乏健康意识,难以及时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加以调整;现代人多存在饮食不均衡问题,饮食高油高盐高脂,容易引发代谢问题、心血管疾病等;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内促炎因子增加;过度节食和抑郁会令身体进入低代谢状态,引起细胞营养不良,从而引发疾病、加速衰老。

全生命周期管好体重

邹俊杰表示,我们无法逆转生理老化,但可以按下衰老的“减速键”,控制体重就是重要一环。

国际上常通过三种方式衡量体重,即体重指数(BMI)、腰臀比、腰围。BMI可以反映整体肥胖程度,计算方法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我国建议将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临界值分别设定为24和28。大家可以定期计算BMI,一旦达到超重临界值,就要进行主动干预。腰臀比(腰围除以臀围)能反映中心性肥胖程度。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男性腰臀比超过0.9,女性超过0.85,意味着健康风险较大。腰围可以反映腹部脂肪,特别是内脏脂肪分布情况。如果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5厘米,就属于腹型肥胖。

这些标准虽然兼顾多重因素,但并不适用于老年人和儿童。就儿童而言,可以根据《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进行判断,如果BMI大于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超重”界值点且小于“肥胖”界值点者为超重;BMI大于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肥胖”界值点者为肥胖。对于老年人来说,学术界多认为65岁以上,BMI以20~26.9为宜,80岁以上高龄老人适宜范围为22~26.9。换言之,老年人并非越瘦越好,还是应该有点肉。

李刚认为,维持健康体重,应以生活方式管理为主,核心是做到“吃动两平衡”,总体原则是摄入总能量低于总消耗。

管住嘴,多喝水。保持膳食平衡,做到“两低两高一控”,即低糖、低脂、高蛋白、高膳食纤维、控制总量。一日三餐定点定量,每顿七分饱。每天水分摄入量保证达到1500~2000毫升,饭前饮用200毫升温水,增加饱腹感,以减少进餐量。

少久坐,迈开腿。久坐容易导致脂肪堆积,应每隔1~2小时起身站立或活动5~10分钟。任何一种运动方式都对控制体重有利,最好选择适合自己并能坚持的项目,每周运动5次,每次至少30分钟,达到中等强度。

多减压,睡好觉。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积极调整心态,早睡早起,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增强机体代谢,避免因内分泌失调引起肥胖。

邹俊杰强调,减重不能追求快和猛,世卫组织建议每周减0.5~1公斤,一个月减1~3公斤,这种匀速减肥的方法,对身体损伤小且不易反弹。对于超重肥胖者而言,如果自行减重效果不佳,建议到减重门诊、内分泌科、营养科就诊,与医生共同制定减重方案,必要时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切掉80%的胃后250斤小伙减重20斤,肥胖曾让他等红绿灯时秒睡

“瘦了,瘦了,轻了20斤!太好了!”近日,36岁、体重250斤的陈立(化名)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普外科接受了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减重手术),4月2日是他术后第10天即将出院的日子,医护人员欣喜地发现,站在体重秤上的他成功减重20斤!

据了解,今年36岁的陈立,当过兵,在部队里只有120多斤,退伍后做过很多工作,司机、公司职员等。十年前,他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由160斤逐渐增加到250斤,肥胖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导致他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脂肪肝、脑干出血术后等并发症,由于睡眠中呼吸不畅导致缺氧,陈立经常在开车等红绿灯时“秒睡”,造成大量车辆拥堵,被交警带上警车问询,可与警官交流没有两分钟又睡着了,还曾经在开车过桥时睡着,车头撞坏了边上的护栏,差点掉进河里......在尝试过多种减肥方式却均没有明显效果后,为寻求帮助,于3月14日入住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普外科。

普外科副主任黄邵斌带领团队给陈立仔细地进行了一系列检查,认为存在代谢综合征,严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请耳鼻喉科、麻醉科、呼吸科、营养科、重症监护室等相关科室会诊后,排除了手术禁忌,拟择期行手术治疗。

在经过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麻醉评估等一系列术前准备后,3月23日,普外科副主任黄邵斌带领团队为陈立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减重手术),切除胃80%,保留胃容量80-100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转入监护室严密观察,术后第二天生命体征平稳,转回普通病房,由于手术方式为微创手术,术后创伤小,恢复快,术后24小时陈立就开始正常下床活动。

黄邵斌提醒:单纯性肥胖基本上是由于体内能量代谢不平衡,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的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蓄积过多造成的,但与遗传(即个人生理代谢特点)、生活方式(活动量、饮食结构)、环境、心理、文化等多因素相关。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肥胖?可参考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中国成人的肥胖标准:体重指数≥24为超重,≥28为肥胖;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美国癌症协会的资料显示:BMI与死亡率之间关系密切。BMI在22~25之间男女的死亡率最低;低于22或高于25,其死亡率都增加;BMI为30时,死亡率明显增加;接近40时,死亡率上升的更显著。

对于BMI体重指数大于35,合并代谢综合征、脂肪肝、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血压等并发症的肥胖患者,可能很多非手术治疗的方式减肥效果欠佳,通过手术的方式可能更适合。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减重手术,是通过微创的方式将患者胃大弯侧切除80%,保留80-100ml管状胃的一种减重手术方法。通过袖状胃切除减重手术,肥胖患者的胃部由葫芦形成为香蕉形,通常称为香蕉胃手术,以期控制患者食物的摄入量,减少食物在胃内消化和吸收的时间,从而调节内分泌,减少患者的食物吸收和营养吸收,达到减重的目的。目前,陈立木通过手术恢复良好,成功减重20斤,顺利出院。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陈明艳 朱文青

来源: 潇湘晨报

别小看肥胖,它可能让你‘喘’不过来!

我们常常用“说你胖,你就喘”这样的玩笑话调侃身边的朋友,但殊不知,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肥胖引起的呼吸低通气综合征(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简称OHS)。



张先生,一位中年企业家,长期因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健康管理,体重逐渐飙升至严重肥胖的程度。近一年来,他发现自己稍微活动便气喘吁吁,甚至夜间常因呼吸困难而惊醒。起初,他以为这只是年龄增长的正常现象,直到一次体检中,医生告知他患有OHS,这才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张先生的案例并非个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超重或肥胖而失去生命,其中不乏像张先生这样因肥胖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OHS作为肥胖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正随着肥胖人口的增加而不断攀升。



呼吸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肥胖导致的综合性病症,患者在清醒时安静呼吸室内空气的情况下,会出现呼吸困难、疲乏、发绀等症状。其主要特征是清醒时的二氧化碳潴留(PaCO₂≥45 mmHg)和肥胖(体重指数≥30 kg/㎡),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高碳酸血症。OHS患者往往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表现为夜间窒息、打鼾、晨起头痛等症状。



肥胖为何会引发OHS?胸壁顺应性减低:肥胖导致胸壁脂肪堆积,使胸壁顺应性减低,从而影响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呼吸肌负担加重:肥胖患者在呼吸时需要克服更多的阻力,增加了呼吸肌的负担,使得呼吸更加费力。低氧血症与二氧化碳潴留:长期通气不良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预防呼吸低通气综合征:

1.减重

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比例。通过均衡饮食来控制体重,减轻肥胖对呼吸系统的负担。

规律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以及力量训练等无氧运动,以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燃烧,减轻体重。



2.改善呼吸功能

呼吸训练: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训练,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通气功能。

避免吸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从而加重OHS的病情。因此,应坚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的暴露。

3. 调整生活方式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免疫力。

减少压力:学会释放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这有助于保持呼吸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徐孟——肌筋膜神经新松解针松解术

肌筋膜神经松解针松解术,损伤小、见效快、治疗次数少、安全可靠。

对冷、麻、凉、酸、胀、痛等全身各关节屈伸不利等其他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往往可以达到瞬间解除的效果,多种疑难杂症也能治疗。

肌筋膜神经松解术优势

优势一:

适应症广泛松解圆针可治疗大部分脊柱、四肢关节病及全身各种软组织损伤性疼痛。

优势二:

不住院打针治疗只需门诊无菌操作即可,无需住院,随治随走,不影响生活和工作。

优势三:

可逆化治疗松解圆针治疗不破坏人体组织结构,可重复操作,多次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