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天天喝奶茶却暴瘦20多斤?专家:可能酮酸症中毒
有一半是“油脂”一样的液体。广医三院 供图
有一半是“油脂”一样的液体。广医三院 供图
中新网广州11月6日电 (蔡敏婕 张小瑞)从事IT业的28岁广州小伙小强(化名),生活习惯很不健康:工作日熬夜加班,夜宵不断、从不运动,日常还靠奶茶可乐“续命”,可他却3个月暴瘦了20几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日称,“暴瘦”需警惕,可能酮酸症中毒。
小强告诉医生,近3个月以来,自己不仅突然消瘦,还感觉口干、多饮、多尿,容易饥饿,经常加餐,但一直没当回事,直到近期开始看不清东西了,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生病了。
入院检查,发现小强早已多病缠身,不仅早有3年痛风,还得了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度脂肪肝等,属于有多个代谢问题的代谢综合征。从他身体抽出来的一管血里,有一半是“油脂”一样的液体。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莹介绍说,“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是明显的高糖毒性和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经过一轮治疗之后,小强的血糖逐渐稳定,血酮体转阴,酸中毒纠正,血脂较前降低。住院期间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说:小强得了2型糖尿病。
张莹表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糖尿病的发病人群可以明显观察到肥胖化、年轻化的趋势。
张莹称,小强就诊初期的“暴瘦”,不是所谓的”减肥成功“,而是在高糖毒性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不能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因葡萄糖利用受阻,引起脂肪大量分解供能,导致体重过快下降,同时代谢产物堆积,引发酮症酸中毒和明显的代谢失衡。
改变生活方式后,小强从糖化血红蛋白15.6%变成了4个月后的5.8%,他的高血脂,高尿酸变正常了,脂肪肝变没了,胰岛β细胞功能有了改善。
张莹提到,糖尿病发病的流行状况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大力普及糖尿病防治的科普知识,推进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的生活方式干预,维持健康体重。(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伙天天喝奶茶却暴瘦20多斤?专家:可能酮症酸中毒
有一半是“油脂”一样的液体。广医三院 供图
从事IT业的28岁广州小伙小强(化名),生活习惯很不健康:工作日熬夜加班,夜宵不断、从不运动,日常还靠奶茶可乐“续命”,可他却3个月暴瘦了20几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日称,“暴瘦”需警惕,可能酮症酸中毒。
小强告诉医生,近3个月以来,自己不仅突然消瘦,还感觉口干、多饮、多尿,容易饥饿,经常加餐,但一直没当回事,直到近期开始看不清东西了,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生病了。
入院检查,发现小强早已多病缠身,不仅早有3年痛风,还得了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度脂肪肝等,属于有多个代谢问题的代谢综合征。从他身体抽出来的一管血里,有一半是“油脂”一样的液体。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莹介绍说,“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是明显的高糖毒性和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经过一轮治疗之后,小强的血糖逐渐稳定,血酮体转阴,酸中毒纠正,血脂较前降低。住院期间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说:小强得了2型糖尿病。
张莹表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糖尿病的发病人群可以明显观察到肥胖化、年轻化的趋势。
张莹称,小强就诊初期的“暴瘦”,不是所谓的”减肥成功“,而是在高糖毒性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不能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因葡萄糖利用受阻,引起脂肪大量分解供能,导致体重过快下降,同时代谢产物堆积,引发酮症酸中毒和明显的代谢失衡。
改变生活方式后,小强从糖化血红蛋白15.6%变成了4个月后的5.8%,他的高血脂,高尿酸变正常了,脂肪肝变没了,胰岛β细胞功能有了改善。
张莹提到,糖尿病发病的流行状况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大力普及糖尿病防治的科普知识,推进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的生活方式干预,维持健康体重。
(来源:中国新闻网)
糖妈妈肥胖胎儿会“伤心”
糖妈妈要留意啦!美国纽约小儿心脏病学家阿帕尔娜·库尔卡尼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准妈妈肥胖或者患糖尿病可能损害胎儿心脏,造成心肌异常。
2012年—2015年期间,研究小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孕妇和肥胖孕妇的胎儿,出现亚临床心肌异常情况。也就是说,这种异常尚不明显,常规超声心动图技术还无法探查到。库尔卡尼在欧洲心脏病学会下属欧洲心血管影像学协会2015年年会上公布了上述结果,表示将继续监测那些宝宝的心脏,看这种心肌异常是一直伴随宝宝成长存在还是会逐渐消失。
不做糖妈——重视首次产检
首次产检就要重视血糖检测了?没错。早在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就推荐了新的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建议在孕妇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就应进行妊娠糖尿病的危险评估。而我国在已修改的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强调,妊娠期首次检查应做血糖检查。
孕妇有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临床特征及明显肥胖,有过妊娠糖尿病病史或生产大于孕龄的新生儿、尿糖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或糖尿病家族史,均应尽快进行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
做好糖妈——严防酮症中毒
妊娠期尤其在妊娠后半阶段,由于胰岛素的需求显著增加,可能诱发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有极度烦渴、尿多,明显脱水、极度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低下,少数患者表现为全腹不固定疼痛,有时较剧烈,似外科急腹症,但无腹肌紧张,仅有轻压痛,头痛。精神萎靡或烦躁,最后嗜睡、昏迷;严重酸中毒时出现深大呼吸,频率不快,也无呼吸困难感,但特点是呼气有烂苹果味。而防止酮症酸中毒,患者需要控制血糖达标。
糖妈必知——选好分娩时机
糖尿病患者的胎儿肺成熟较实际孕期晚,若患者无并发症出现,控制血糖的同时尽量维持妊娠到预产期(孕38~39周),不要过期妊娠。
若血糖控制不满意,伴有血管病变、合并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应适当提前分娩时间。
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指征,但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或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产科指征、孕期血糖控制不好,巨大儿,或胎儿偏大尤其胎儿腹围偏大,多需提前终止妊娠,酌情进行剖宫产。(综合自北京晚报、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