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性血脂(肥胖 血脂)

文章目录:

如果你有肥胖和“三高”,就要警惕这种病了

张三是一名厨师,他热爱他的工作,也很喜欢品尝各种美食,在吃东西上面没什么克制,加上平时工作忙,运动时间较少,渐渐地就胖起来了。现在,40出头的他,已从当年的“帅小伙”变成了顶着“大胖肚”的中年大叔,不过这些,他都没在意。

这一年,单位安排了体检,拿到结果的他开始慌了。体检报告提示:体重超标,体型肥胖;血脂异常、尿酸升高、血糖升高、脂肪肝等。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听了有经验的前辈介绍后,他来到了“内分泌科”的门诊寻求诊治,最后医生给他的诊断是:代谢综合征。

看到这个名词,大伙可能觉得很陌生。其实代谢综合征并不像听起来那么深奥,很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那就快来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所以同时有“肥胖”和“三高”的小伙伴们,就要开始注意是否存在该病了。

代谢综合征危害大吗?

代谢综合征在全世界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而且发病逐渐年轻化,在成年人群中患病率高达20%~30%。更为惊人的是该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高,特别是心脑血管事件已位居死亡三大原因之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代谢综合征又被称为“死亡四重奏”。

代谢综合征与哪些原因有关?

目前认为代谢综合征主要是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父母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也会增加其子女患该病的风险,此外缺乏运动,高脂、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不健康饮食结构均会促进代谢综合征发生和发展。

代谢综合征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

1. 体重增加、腹部肥胖或超重;

2. 高血压;

3. 脂代谢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4.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或葡萄糖耐量异常。

#家庭医生超能团##代谢综合症#

甘油三酯偏高是大鱼大肉惹的祸?身材肥胖的人一定会得高血脂吗?

老刘今年50岁,是公司的中层领导,经常陪老板出去应酬,在一次体检中查出甘油三酯偏高,手底下的年轻人都在私下议论说是他平时大鱼大肉吃出来的。老刘听了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管住嘴巴,现在可好了,不知道怎么样才能降下来。

除了老刘以外,还有一个人的体检报告让人意外,她就是宋大姐,是公司的会计,今年48岁,人特别胖,体重有160斤,平时吃饭多以肉食为主,吃的蔬菜和水果很少,可是她的血项却全部正常,真是让人纳闷。如果说天天大鱼大肉的人血脂会偏高,为何宋大姐没有偏高呢?

甘油三酯偏高是大鱼大肉惹的祸?

这是很多人对血脂的理解,觉得血脂偏高就是吃了太多肉了,但其实食物中的脂肪和体内的脂肪不是一回事,和你抽血化验出来的脂肪也不是一个概念。脂类物质有两类,一个是脂肪,一个是类脂,血液中的脂肪可以游动,而皮下脂肪不能游动,血脂顾名思义就是检查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可以通过四项参数值来判断。

血脂为啥会升高呢?很多人觉得是不良生活方式所致,但其实还会受疾病、长期服药等因素影响,所以不能直接说是大鱼大肉惹的祸。在平时的接诊中,很多患者的饮食并没有大鱼大肉,而是摄入太多的碳水,爱吃米面之类的食物。

血脂偏高的人可能是胖子,也有可能是瘦子,没有直接关系,吃进去很多大鱼大肉不代表他一定会得高血脂。但是,如果一个人腹部很大,说明他肝脏合成的脂肪较多,要注意高血脂的问题。

虽然血脂升高的因素不只饮食这一点,但是饮食占主要因素,大家在生活中还是有必要关注饮食健康,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趁早改掉。

1、摄入过多的米面类食物

这一点很多人忽视,因为中国人的主食米面占比很大,尤其是中老年人,半辈子都是这么吃的,早就习惯了。早晨包子馒头,中午大米饭,晚上面条,顿顿精制米面,可是碳水摄入过多最后都会转化成脂肪,不利于血脂稳定。如果你已经查出血脂偏高,应适当控制碳水摄入量,多吃粗粮杂豆类,有助于降血脂。

2、摄入过多的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也是很多人爱吃的,不管是切片爆炒还是烧烤味道都很好,但是其中的胆固醇含量很多,大量摄入会使血脂升高,比如说猪肾、猪脑、鸭肝等等,每天应控制在300克以内,一周食用不超过3次。

3、摄入过多的油盐糖

平时炒菜喜欢放猪油以及很多糖、盐调味,吃起来有滋有味,时间长了却会影响血管健康。糖和盐损伤血管壁,脂类物质沉积留在损伤部位,最后越来越多,血液流动的速度就减慢了,血脂水平也会跟着上升。因此,患者应减少使用调味品,保持清淡口味。

中老年人甘油三酯偏高很常见,因为他们的身体本来就在衰老,还有高血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常常伴随着血脂升高,而年轻人也有一定风险,平时经常吃外卖,重油重盐,还喜欢喝奶茶、吃烤串,再加上运动少、久坐、晚睡、抽烟,种种因素相加,风险并不比中老年人少。所以,这两类人都要注意保养身体,做对血管有利的事。

甘油三酯偏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要做好?

适量补充水分对血管好,患者平时要注意喝水,晨起后、饭后、午休后、睡前这四个重要时间都应该摄入水分,稀释血液,加速血液流动,强化代谢能力,预防血管堵塞。

没有哪一种食物可以降脂,但是我们可以吃对血管有利的食物,比如说猕猴桃、海带、鱼肉、鸡蛋、洋葱等等,补充营养素,减少脂类物质堆积。改变饮食习惯,用粗粮代替细粮,用白肉代替红肉,用白开水代替果汁饮料。

想预防血脂升高,或者已经确诊高血脂,都应该积极运动。首先运动能帮你减掉腹部和肝脏上的脂肪,其次是有利于控制体重,将吃进去的食物热量抵消,最后是提升血管弹性,不容易得慢性病,减少血脂升高的风险。

血脂偏高的人应服用药物,同时在饮食和作息上都要调整改变,晚上别熬夜早点睡,白天抽空锻炼身体,合理搭配饮食,相信血脂水平很快就能降下来。虽然血脂升高初期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如果控制得不好和其他疾病合并起来也会带来麻烦,希望大家放在心上。

56岁肥胖、血脂高、肚腩大都占全了!她还能瘦下来吗?

很多朋友对“血脂”这个词并不陌生,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血脂高了”。

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竟高达 40.40%。

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就有4个人血脂异常。

你有没有“中招”?

如果运动较少,喜欢吃油腻,脂肪、糖过高的食物,或是本来就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那么血脂水平就容易增高。

年纪渐长,更是如此。

血脂水平过高,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风险。

为了身体健康,有些血脂高的朋友便开始“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认真减肥。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么一个减肥案例。

减肥案例

初诊

这位56岁的阿姐来到门诊找我减肥时,我还挺惊讶的。

因为看上去,这位阿姐并不是特别胖。

我想:难道现在减肥界已经内卷到这个程度了吗?

一问才知道,这位阿姐的血脂偏高,存在代谢紊乱,想要瘦下来看看情况会不会好一点,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过来找我。

这位阿姐的体重是58.5kg,但是她的体脂率偏高,达到了33%。

(初诊结果)

根据这位阿姐的体质,结合她的身体情况,我给她定制了专属的易瘦体质方案。

每周断食一天,配合中药调理。

一边减肥一边调理身体,双管齐下,减肥效果会更好。

在门诊的时候,我也提醒了这位阿姐,千万不要想着快速减肥,不仅快速反弹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得不偿失。

而且您这个年纪,更应该健康地、慢慢地减,不仅对身体好,反弹的概率会更小。

复诊

这位阿姐在执行易瘦体质方案一个月后过来复诊。

(复诊结果)

结果对比

体重

从58.5kg下降到55kg

体脂肪量

从19.3kg下降到15.2kg

体脂率

从33%下降到27.6%

腰臀比

从0.91下降到0.88

基础代谢率

从1217上升到1230

肌肉

无减少

其他

···

_

_

以上这些都是身体很重要的指标,大家通常都忽视了。

我们可以发现,她的体重下降3.5公斤,体脂下降4.1公斤,体重和体脂率都回到了正常值。

对于56岁的她来说,这个减重速度已经非常不错了,效果挺好!

本来安排她疗程结束以后,还要做血脂的复查,但是她没查。

鉴于她的体重已经达标,体脂率也恢复正常,我会继续开中药给她调理体质,巩固效果。

邱医生说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脂人群减肥,除了饮食方面,运动也是很重要的。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提高血脂代谢酶的活性,有利于血脂的运输和降解。

更年期之后的减肥,保存肌肉比减掉体重更重要。

因为中年以后,女性想要长肌肉是非常难的。

如果肌肉流失过快、过多,容易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尤其是女性;

肌肉流失也意味着蛋白质流失,皮肤会失去弹性,就算你减下来也会有一层松松垮垮的皮;

肌肉流失,代谢也会跟着下降,这样对减肥更加不利。

所以最好可以做一些力量型运动,尽量保持肌肉比较好。

另外,减肥不可操之过急,是需要长期坚持下来的。

在减肥期间,也要保持低糖低脂肪的饮食结构。

而日常生活中,也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少熬夜,适当的运动,保持愉快的心情,这些对于预防高血脂都是很有帮助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