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儿童肥胖(小孩不能太胖)

文章目录:

别让孩子掉进肥胖“陷阱”,这些知识一定要知道

肥胖,就像一只悄悄搞破坏的“小怪兽”,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达19%。

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随时可能引发健康危机。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超重或发育异常的情况,家长们务必提高警惕,及早带孩子就医治疗。肥胖究竟会带来哪些危害?导致孩子肥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本期视频,上海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丽雅为大家详细科普肥胖的防治建议,一起了解。

编审:沈晓思

编辑: 钱俣颢

责编: 董一华

别再把“小胖墩”当可爱!儿童肥胖的危害比你想象中大

#株洲头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近年来,儿童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数据显示,每五个学龄期孩子中就有一个体重超标,部分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三成。这种趋势不仅降低了孩子现阶段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成年后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什么是肥胖?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专家表示,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改变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的一种状态。

肥胖判断标准:

二、儿童肥胖的危害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代谢异常: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可能引发脂肪肝、动脉硬化等问题。

2、骨骼与关节负担:体重超标会导致下肢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长期受压,可能引发骨骼变形(如X型腿、扁平足)或慢性疼痛,甚至影响身高发育。

3、心肺功能下降:脂肪堆积可能压迫胸腔,导致呼吸不畅(如睡眠呼吸暂停),心脏负担加重,运动时易出现气喘、耐力不足。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自卑与社交障碍:因体型被嘲笑、排斥可能导致儿童自信心下降,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形成孤僻性格。

2、情绪障碍: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部分孩子甚至会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压力,反而陷入恶性循环。

三、如何预防肥胖?

饮食建议:

多样化摄入原则:

1、每日膳食应涵盖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禽畜鱼蛋类、奶类、大豆坚果类五大基础类别。

2、食物种类标准:单日≥12种,周累计≥25种(通过小份量搭配实现)。

3、总摄入量需匹配各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能量需求。

调整营养配比:

1、提升比重: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在膳食中的比重。

2、保障蛋白质摄入量:优选鱼类、禽肉、蛋类、瘦肉、乳制品、大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奶制品分龄摄入标准:

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2-3岁儿童:每日奶制品摄入量为500g。

4-5岁儿童:每日奶制品摄入量为350-500g。

6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每日奶制品摄入量为300g。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控制每餐膳食总能量的摄入,晚上 9 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

2、肥胖儿童进餐时建议先吃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

3、在选择零食时,应首选干净卫生、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原味坚果。少吃高油、高盐、高糖的过度加工食品,尽量在家就餐。

运动建议:

充足的身体活动不仅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还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肥胖。学龄前儿童每天身体活动的总时长应达到3小时,包括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

学龄儿童应坚持每天运动,保证每天至少有6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球类运动等;每周至少进行3天能够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高强度/抗阻运动,如跳绳、跳远、攀爬器械、弹力带运动等。

如果孩子已经超重或肥胖,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但需采取科学管理。

动态监测: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及腰围,通过数据趋势分析及时预警异常。

专业干预: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每周记录空腹体重并调整目标。

综合评估:系统分析膳食、运动、睡眠及心理状态,设计营养-运动联合干预策略。

行为塑造:通过家庭示范引导孩子建立均衡饮食模式,慢慢帮孩子调整到适合他年龄和身高的健康体重范围。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儿科 肖飞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儿童肥胖危害大,别让肥胖害了孩子

孩子长的胖是不是病?很多爷爷奶奶带孩子,都会说:“我孙子是壮,不是胖”。

但是,胖和壮是两个概念,最新研究表明:孩子过度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

孩子胖也会带来很多疾病。

对于孩子的肥胖问题,有三点建议:

1. 控制体重。一定要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体重指数(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对于儿童来说,BMI范围因年龄和性别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绘制生长曲线。

如果孩子的BMI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第85百分位,就被认为是超重;如果超过第95百分位,则可能是肥胖,所以,家长要重点关注孩子的BMI情况,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 少喝含糖饮料。一定要让孩子少喝含糖饮料,含糖饮料中有大量的添加糖,如蔗糖、果糖,这些糖分会快速升高血糖,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长期摄入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风险。

而且,含糖饮料不能为孩子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所以,含糖饮料并不是健康的饮品。

3. 多运动。多晒太阳,多让孩子在阳光下运动,运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首先,运动可以消耗孩子多余的热量,帮助孩子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其次,运动可以促进孩子的骨骼生长和肌肉发育,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孩子多在阳光下运动还能预防儿童近视,这是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可以抑制眼轴增长,从而预防近视的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