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吗?开门┋胖胖“小怪兽”来袭,打响“魔法”反击战
供稿:董蓉 新疆营养学会秘书临床营养主治医师
审稿专家:杨林 主任医师 新疆营养学会监事长,自治区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原新疆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科主任。
肥胖“小怪兽”,披着甜蜜糖衣,悄悄潜入小朋友们的生活。它在我们正在发育的身体里捣乱,它影响骨骼肌肉的发育,使我们运动能力下降;它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让我们的学习能力下降;它还对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和消化系统都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到我们长大成人时,都会增加我们患慢性病的风险。
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改变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的一种状态。
通过BMI筛查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是否超重或肥胖,BMI=体重kg/身高m2。例:8岁男生,身高1.30m,体重35kg,BMI=35/(1.30m)2 = 20.7,查下表得知这位8岁男生属于肥胖。
6~17 岁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 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kg/m2)
我们已经超重或者肥胖了,我们怎么办?我们有“营养卫士”,用它神奇的饮食“魔法棒”,赶走“坏脂肪”;我们挥舞运动“神奇棒”,洒汗水,燃脂肪,赶走“小怪兽”,拥抱健康快乐人生!
一、饮食魔法棒----营养均衡,控制热量数字科技峰会
1.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我们还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还需要很多的营养素。那么怎么才能有足够的“砖块”建造我们身体这栋“大楼”,又不让它过剩呢?我们可以小份多样,例如每份主食总量不变,1种变成2种,比如,以前是1碗米饭,现在换成半碗大米饭和半碗玉米粒,以前吃1个苹果,现在换成半个苹果和1个小桔子。原则就是选择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和色彩搭配;保证鱼、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全谷物和蔬菜摄入,达到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的食物,每周摄入25 种以上食物。
吃饭八分饱,已经肥胖的我们要控制每餐的摄入量,每餐吃八分饱。选择天然食材,多选鱼类、蔬菜、大豆及豆制品,增加全谷物和杂豆的摄入,如全麦面包、无糖八宝粥、紫米米饭、燕麦、糙米等。增加饱腹感,减少饥饿感。同时避免食用高油、高盐和高糖,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糖果等的摄入。
2.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顺应四时: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调养原则。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应当早起,足量运动。夏季人体阳气外发,不可贪凉饮冷,避免损伤阳气。秋天易燥,要少食辛辣,适量多吃酸甘多汁的食物,如莲藕、苹果、梨、枇杷等。冬季天气寒冷,往往进食牛羊肉类较多,食用后体内容易积热,常吃会导致肺火旺盛,因此可添加些“甘寒”的食物如白萝卜、大白菜、百合、梨、苹果等,调剂平衡。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特点、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特点,儿童青少年要选择适宜的食物。西北高原地区多见寒冷干燥气候,饮食上宜多选择温阳散寒的牛羊肉等食物;东南沿海地区温暖潮湿,饮食上则宜清淡,可多食蔬菜、水果、鱼虾、豆制品等食物。
3.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
不挑食偏食:我们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进餐结束,立即离开餐桌。选择零食时:选择干净卫生、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原味坚果等。
定时定量: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用餐时长适宜,早餐约20分钟,午餐或晚餐约30分钟;控制每餐膳食总能量的摄入,晚上9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我们进餐时最好先吃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
二、运动“神奇棒:循序渐进,多种运动结合
1.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选择适合的运动:有氧运动能够明显改善身体形态和血液生化指标。适合的有氧运动包括游泳、慢跑、自行车等,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运动,每天坚持。在运动的初期,时间应保持在每次30分钟左右,为避免身体承受不住,时间不宜过长;在坚持运动一段时间后,可适当增加运动时间,提高运动量。
循序渐进:从每天2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到每天20~60分钟,并养成长期运动习惯。做运动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切忌突然加大运动量,造成身体损伤。
2.抗阻训练,增加肌肉力量
结合多种运动:抗阻力量训练是一项可以增加肌肉减少脂肪的运动,有利于消耗身体能量,增强身体素质,起到塑造身形的效果。既可以借助哑铃、杠铃等健身器材进行抗阻力量训练,比如哑铃弯举、杠铃蹲起等。也可以通过自重训练的方式进行抗阻力量训练,做仰卧起坐、俯卧撑、蹲起、引体向上等都能取得明显的锻炼效果。训练强度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而决定。
3.限制久坐,增加日常活动
减少屏幕时间:每天屏幕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尽量更多地动起来。
积极家庭氛围:家长应为儿童青少年创造积极运动的家庭氛围,与他们共同运动,培养其运动技能。
三、心理支持,助力健康生活
1.关注心理健康
情绪管理:重视提升肥胖儿童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管理能力,解决肥胖带来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制定专属的食谱和运动计划。
心理干预:很多孩子的改变较为困难,说明其心理问题在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占的比例较大,此时应考虑通过家庭及求助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2.多方合作,创造支持环境
家长责任: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也要学习营养知识,提高营养健康素养,为我们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培养科学饮食习惯。爸爸妈妈的饮食习惯、运动模式以及健康素养对孩子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学校支持: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特点设置营养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
社区助力:社区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提供支持性环境,宣传肥胖防控知识,配备运动场所。
专业支持:如果通过以上方式还是不能保持正常体重,也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前往医院营养门诊就诊。
希望我们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未来!
靠这个工具,我一句话搓出了个奶龙
最近 Manus 爆火,很多人都苦于没有邀请码,只能看着有码的人体验 “ 别人给自己干活 ” 的快感。
为啥这东西这么吸引人呢?还是因为现在的大语言模型,只能和你进行 “ 言语交流 ” 。你跟它说 “ 这个东西我不会 ” ,它会给你罗列出详细的步骤,但绝对不会帮你完成。完成工作,是只有碳基生物能干的事,硅基生物它做不来。
而 Manus 一出,就展现了超越传统大模型的自主执行能力,不仅能理解复杂指令,还能拆解任务、调用工具等。网友一看,好家伙,这不就是个帮我打工的私人助理吗?
但这玩意也没那么全能,只能算个 “ 套壳产品 ” ,虽然是集成了很多工具包,但如果是它工具库里没有的,那就完蛋了。
比如,你能让 Manus 帮你 PS 个图,用 PR 剪个视频,再把工程文件发给你吗?对不起,做不到。也就是说,它离我们真正的 “ 生产力工具 ” 还很远。
但最近世超在 GitHub 上发现了个比较火的项目,可以让大语言模型帮你建模。这可不得了,可以说是让AI 成为真正生产力工具的重要一步,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收获了 6.8k 的 Stars ,还在快速增长。
世超看完演示视频,发现作者仅仅通过与 Claude 对话,就使用 3D 建模软件 Blender 建立出了一幅精美的模型。整个建模过程无需敲代码,更无需学习软件操作,只需要通过语言描述需求即可完成。
视频里,作者直接在对话框里输入: “ 请用 Blender 帮我建立一个场景,有一条龙站在一罐金子旁边 ” 。
随即, Claude 就开始调用 Blender 开始建模了,很快啊。
最终成品图如下:
看着效果确实不错啊,那必须体验一下了,毕竟作为懒狗,看着别人把活全干了确实有种不能拒绝的快感呢。
于是,我找到项目文档,照着上面的步骤,用不了一小时就把项目部署完成了,确实简单。整个过程也不需要写代码,完全的鼠标操作。
体验了一个上午,先说结论:趣味性十足,实用性一般。
首先我试验了一下,能不能达到视频中的效果。我直接把视频中的提示词复制过去,他还真列出步骤一步一步开始做了:
就是这效果。。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有点关系:
金币和地板是有了,就是这龙也太龙了。
不过视频显示啊,作者在该提示词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微调,世超由于对建模一窍不通,不懂怎么调整建模细节,所以造成了实物与原图不符。感兴趣的差友们可以尝试复刻一下视频中的效果。
哎,不然来个简单点的,就给我画条龙吧?我们来看看对这种简单直接的要求,它的完成度怎么样。
于是,我直接跟它说:给我画条真龙。
看它输出的步骤,真是有模有样的,先画龙身,再画龙头,然后是龙爪和细节修饰。。
结果呢?
你还别说,跟楼上那条龙真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大模型对龙的理解就是这样了,又龙又猪的。没关系,反正都是十二生肖嘛。
额,真龙画不出来,奶龙总行吧?我把奶龙的细节特征全给你描述清楚,你给我画,就不会出错了呗。
必须动手。我给的提示词是: “ 画一条黄色怪兽,圆圆的头,肥胖的身躯,短胳膊短腿,还有恐龙尾巴和绿色眼睛。 ”
它立马就开始动手了,很快啊。
最终结果令我拍手叫好:
说实话,这是给它的几个任务里,完成度最高的一个了,起码能看出来是条奶龙了。
不过呢,这些其实都是些神秘的东方元素,对西方大模型来说,画不出也可以理解。
有没有什么世界各地都常见的东西?我想了想,让它给我画栋房子吧。提示词很简单:画栋房子。
在经过一番全自动操作后,它给出了最终成品:
嗯,确实还不错,有门、窗、树甚至烟囱之类的东西。就是旁边飞了两根横梁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这几轮体验下来,感觉只能说勉强可以,毕竟是零基础建模师,建出能看出形状的模型已经算是胜利了。
世超也把它的作品给专业 3D 建模的同事看了,同事表示:其实它现在只会简单的几何体堆砌,就像小孩搭积木一样,没有建立复杂模型的能力。
有很多网友尝试过它之后,也给出了类似评价:
总结一下就是:能用,但也仅限能用。想给专业人士帮上忙,其实还远着呢。。
但对现在 AI 的发展来说,还是个不小的进步, AI 从 “ 摸不到工具 ” 到 “ 能摸到工具了 ” ,那给人类打工这件事还会远吗?
那么话又说回来,不是说让 AI 实现工具使用挺有难度吗?这个是咋实现的呢?
其实,怎么能让 AI 使用我们的生产工具干活,一直是 AI 从业者研究的难题。因为现在的 AI 和生产力工具们,还没办法直接 “ 交流 ” 。
举个例子,《 圣经 》中说,最初所有人类都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为了防止人类合伙建造通天塔,上帝一声令下,把大伙的语言都分隔开了。
而现在的各大 AI 和人类的工具、数据库之间呢,也有这种 “ 语言不通 ” 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去年 11 月,一位叫 MCP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模型上下文协议 )的重量级嘉宾就闪亮登场了。
它是由 Anthropic 提出的一种开放标准协议,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 AI 世界的 “ 翻译官 ” 。不管你是什么东西,只要支持 MCP 协议,它都能使大模型的 “ 语言 ” 让其他使用 MCP 协议的工具 “ 听懂 ” ,这样一来,壁垒就被打破了,通天塔不是就指日可待了嘛?
如果未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使用 MCP 协议,我们的 AI 就能轻松调用它们进行工作,人类就能正式进入 “ 解放双手 ” 的时代了。
上面介绍的建模项目呢,就是使用了 MCP 协议,把大模型和建模软件连接了起来,所以咱们每提一个要求,大模型就能根据要求调用建模软件进行执行。
随着时间推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具加入 MCP 的队伍中了。
比如, VSCode 上的一个叫 Cline 的插件,本身是使用 AI 辅助编程的,最近也宣布支持 MCP 了,这意味着这款插件可以使用 MCP 生态下的全部功能。
比如一款爬虫工具 Firecrawl ,能把各大网站的信息爬下来,然后转化成对大模型友好的 Markdown 格式。
程序员用这款插件时,想在网站上爬点有用的信息并喂给 AI 总结, so easy 好吧。
不过据传 Manus 没有使用 MCP 协议,世超觉得如果未来 MCP 成为主流, Manus 也就随即失去意义了。。毕竟大家伙都能 “ 万物互联 ” 了,还需要你个集成工具包干什么呢?当然这也都是展望阶段,未来到底怎么样,还不好说。
不过最近的几波新闻,都代表着 AI 离 “ 替人类干活 ” 越来越近了。你说大家不担心抢工作,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被替代的职业是什么。。
所以,你的职业离被 AI 拿下,还有多远呢?
靠这个工具,我一句话搓出了个奶龙。
最近 Manus 爆火,很多人都苦于没有邀请码,只能看着有码的人体验 “ 别人给自己干活 ” 的快感。
为啥这东西这么吸引人呢?还是因为现在的大语言模型,只能和你进行 “ 言语交流 ” 。你跟它说 “ 这个东西我不会 ” ,它会给你罗列出详细的步骤,但绝对不会帮你完成。 完成工作,是只有碳基生物能干的事,硅基生物它做不来。
而 Manus 一出,就展现了超越传统大模型的自主执行能力,不仅能理解复杂指令,还能拆解任务、调用工具等。网友一看,好家伙,这不就是个帮我打工的私人助理吗?
但这玩意也没那么全能,只能算个 “ 套壳产品 ” ,虽然是集成了很多工具包, 但如果是它 工具库里没有的,那就完蛋了。
比如,你能让 Manus 帮你 PS 个图,用 PR 剪个视频,再把工程文件发给你吗?对不起,做不到。也就是说,它离我们真正的 “ 生产力工具 ” 还很远。
但最近世超在 GitHub 上发现了个比较火的项目,可以让大语言模型帮你建模。这可不得了, 可以说是让 AI 成为真正生产力工具的重要一步 , 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收获了 6.8k 的 Stars ,还在快速增长。
世超看完演示视频,发现作者 仅仅通过与 Claude 对话 ,就使用 3D 建模软件 Blender 建立出了一幅精美的模型。整个建模过程无需敲代码,更无需学习软件操作,只需要通过语言描述需求即可完成。
视频里,作者直接在对话框里输入: “ 请用 Blender 帮我建立一个场景,有一条龙站在一罐金子旁边 ” 。
随即, Claude 就开始调用 Blender 开始建模了,很快啊。
最终成品图如下:
看着效果确实不错啊,那必须体验一下了,毕竟作为懒狗,看着别人把活全干了确实有种不能拒绝的快感呢。
于是,我找到项目文档,照着上面的步骤,用不了一小时就把项目部署完成了,确实简单。整个过程也不需要写代码,完全的鼠标操作。
体验了一个上午,先说结论: 趣味性十足,实用性一般。
首先我试验了一下,能不能达到视频中的效果。我直接把视频中的提示词复制过去,他还真列出步骤一步一步开始做了:
就是这效果。。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有点关系:
金币和地板是有了,就是这龙也太龙了。
不过视频显示啊,作者在该提示词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微调,世超由于对建模一窍不通,不懂怎么调整建模细节,所以造成了实物与原图不符。感兴趣的差友们可以尝试复刻一下视频中的效果。
哎,不然来个简单点的,就给我画条龙吧?我们来看看对这种简单直接的要求,它的完成度怎么样。
于是,我直接跟它说:给我画条真龙。
看它输出的步骤,真是有模有样的,先画龙身,再画龙头,然后是龙爪和细节修饰。。
结果呢?
你还别说,跟楼上那条龙真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大模型对龙的理解就是这样了,又龙又猪的。没关系,反正都是十二生肖嘛。
额,真龙画不出来,奶龙总行吧? 我把奶龙的细节特征全给你描述清楚,你给我画,就不会出错了呗。
必须动手。我给的提示词是: “ 画一条黄色怪兽,圆圆的头,肥胖的身躯,短胳膊短腿,还有恐龙尾巴和绿色眼睛。 ”
它立马就开始动手了,很快啊。
最终结果令我拍手叫好:
说实话,这是给它的几个任务里,完成度最高的一个了,起码能看出来是条奶龙了。
不过呢,这些其实都是些神秘的东方元素,对西方大模型来说,画不出也可以理解。
有没有什么世界各地都常见的东西?我想了想,让它给我画栋房子吧。提示词很简单:画栋房子。
在经过一番全自动操作后,它给出了最终成品:
嗯,确实还不错,有门、窗、树甚至烟囱之类的东西。就是旁边飞了两根横梁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这几轮体验下来,感觉只能说勉强可以, 毕竟是零基础建模师,建出能看出形状的模型已经算是胜利了 。
世超也把它的作品给专业 3D 建模的同事看了,同事表示: 其实它现在只会简单的几何体堆砌,就像小孩搭积木一样,没有建立复杂模型的能力。
有很多网友尝试过它之后,也给出了类似评价:
总结一下就是: 能用,但也仅限能用。想给 专 业人士帮上忙,其实还远着呢。。
但对现在 AI 的发展来说,还是个不小的进步, AI 从 “ 摸不到工具 ” 到 “ 能摸到工具了 ” ,那给人类打工这件事还会远吗?
那么话又说回来,不是说让 AI 实现工具使用挺有难度吗?这个是咋实现的呢?
其实,怎么能让 AI 使用我们的生产工具干活,一直是 AI 从业者研究的难题。因为现在的 AI 和生产力工具们,还没办法直接 “ 交流 ” 。
举个例子,《 圣经 》中说,最初所有人类都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为了防止人类合伙建造通天塔,上帝一声令下,把大伙的语言都分隔开了。
而现在的各大 AI 和人类的工具、数据库之间呢,也有这种 “ 语言不通 ” 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去年 11 月,一位叫 MCP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模型上下文协议 )的重量级嘉宾就闪亮登场了。
它是由 Anthropic 提出的一种开放标准协议,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 AI 世界的 “ 翻译官 ” 。不管你是什么东西,只要支持 MCP 协议,它都能使大模型的 “ 语言 ” 让其他使用 MCP 协议的工具 “ 听懂 ” ,这样一来,壁垒就被打破了,通天塔不是就指日可待了嘛?
如果未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使用 MCP 协议,我们的 AI 就能轻松调用它们进行工作, 人类就能正式进入 “ 解放双手 ” 的时代了。
上面介绍的建模项目呢,就是使用了 MCP 协议,把大模型和建模软件连接了起来,所以咱们每提一个要求,大模型就能根据要求调用建模软件进行执行。
随着时间推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具加入 MCP 的队伍中了。
比如, VSCode 上的一个叫 Cline 的插件,本身是使用 AI 辅助编程的,最近也宣布支持 MCP 了,这意味着这款插件可以使用 MCP 生态下的全部功能。
比如一款爬虫工具 Firecrawl ,能把各大网站的信息爬下来,然后转化成对大模型友好的 Markdown 格式。
程序员用这款插件时,想在网站上爬点有用的信息并喂给 AI 总结, so easy 好吧。
不过据传 Manus 没有使用 MCP 协议,世超觉得如果未来 MCP 成为主流, Manus 也就随即失去意义了。。毕竟大家伙都能 “ 万物互联 ” 了,还需要你个集成工具包干什么呢?当然这也都是展望阶段,未来到底怎么样,还不好说。
不过最近的几波新闻,都代表着 AI 离 “ 替人类干活 ” 越来越近了。你说大家不担心抢工作,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被替代的职业是什么。。
所以,你的职业离被 AI 拿下,还有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