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眼睛上长这个原来是血脂高!猝死、冠心病、脑梗,祸首都是它
高血脂,是埋伏在身体里的一根引燃线,在另一头连接的是冠心病、猝死这颗不定时炸弹。
对于健康来说,控制住血脂,十分重要!
你知道吗?在有些情况下,高血脂可能通过一些“面部特征”表现出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脸上长这两个东西
是高血脂信号!
眼部出现这两个变化,提示血脂升高!
No.1
眼睑:长出“黄色瘤”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睑上新出现黄色、橘色或者棕红色斑块或者结节,不痛不痒,就很可能是黄色瘤。
它常长在上眼睑的内眼角处,也可能出现在面部其他部位或膝盖上,针头或黄豆大小,边缘略高出皮肤表面,质地较柔软。
No.2
黑眼球:长出“老年环”
黑眼球边缘如果出现一圈灰白色的、宽约1~2毫米的环状结构,称为老年环。40岁以下的年轻人出现老年环,更应当引起重视。
需要提醒的是,一般情况下,出现黄色瘤和老年环是高血脂的信号,但没有黄色瘤和老年环,并不代表没有高血脂,也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脂状况。
当然,这两个信号虽然是做为早期预测高血脂的一种方式,但要准确判断的话,还是要通过医院的检查结果!
高血脂的准确判断标准:
标准:从医学定义上来说,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
将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国人血脂干预的参考标准(单位:mg/dl)
不是吓人
高血脂危害很严重!
1
导致猝死
血液中的血脂就像水中的泥沙,如果血脂过高,随血液流动时,一部分血脂会沉积到血管壁上。管壁上的血脂积聚多了,会凝成粥样的斑块。
正常的血管就像这条平静的小河
青壮年时,遇到血流湍急的情况这些斑块很容易被冲脱,斑块被血小板围成一个血疙瘩,这就是血栓。
血栓堵住冠状动脉,血液流通不畅
血栓如果出现在冠状动脉,挡住血液通行,就会导致心脏缺血,引发猝死!
2
冠心病
包括高血脂在内的三高,众所周知是冠心病危险因素,它们的危害是缓慢的、全面的,往往需要数十年才能发病,但一旦犯病,都十分棘手。
3
脑梗塞
异常的血脂正是导致机体动脉系统出现粥样硬化,继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出现脑梗塞以及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4
肝脏疾病
高血脂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久而久之会影响肝功能。而肝功能低下又会降低脂类代谢能力,这更容易引发血脂异常,使脂类大量沉积于肝细胞从而形成脂肪肝,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
5
胰腺炎
过高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胰腺中,激活的胰酶会使甘油三酯分解为大量游离脂肪酸,损伤胰腺,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出现腹痛等症状。
6
耳聋
高脂血症可引起内耳脂质沉积,过氧化脂质增加,直接导致内耳细胞损伤,血管萎缩,从而引起老年性耳聋。
降血脂,这样做!
只要在饮食和运动上多下功夫,降血脂并不是件难事。
1
每周两次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改善血脂构成。
建议大家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有氧运动,已经患有高血脂的人,最好选择强度小时间长的锻炼方案,如慢跑、快走、游泳等。
此外,还可以吃这6种食物。
2
早餐一碗燕麦粥
国外有科学研究发现,每天早餐吃1碗燕麦粥,持续8星期就可使人体血液中“坏胆固醇”浓度降低10%。
由于经常摄入燕麦能有效地控制体重和减轻超重者的体重,促进血脂高者恢复正常水平。
2
午餐半碗豆
豆制品是优质植物蛋白质的来源,也是又便宜、又安全有效的降脂食物。
有报道发现,每天中午吃半碗豆类,可在8周内使“坏胆固醇”浓度降低20%。
即使胆固醇水平正常的人,进食较多豆制品也有好处,它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用橄榄油做食用油
通常来说,吃油多的人血脂高。但地中海沿岸的居民橄榄油的消费量居世界之首,那里的人却很少有肥胖和心血管问题,这要归功于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而且,食用橄榄油后可以增加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平衡浓度,以保证人体对胆固醇的正常要求,而且还会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浓度。
5
每周两次清蒸海鱼
海鱼肉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0%~80%,具有降血脂、改善凝血机制、减少血栓形成等作用。大多数海鱼还含有一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成分。
小康妹儿提醒:这份推荐的菜单,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醒大家坚持饮食多样化,“吃”、“动”结合的原则,至于实践上,还是要看个人的喜好和选择。
当然,如果已经确诊是高血脂,想要降脂,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听取医生的专业意见。
#今日互动#
还想知道哪些健康小知识?
留言告诉小康妹儿~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时报”(id:jksb2013),转载已获授权,特此感谢!
图:123rf、soogif;编辑:乐康
13岁男孩看东西重影,以为手机看多了,医生:中风!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
【13岁男孩看东西重影,以为手机看多了,医生:中风!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复学后的一天上午,13岁的田田突然看东西重影,吃饭时又不能灵活使用筷子,被诊断为多发性脑梗塞。专家表示,儿童脑卒中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或与肥胖,长期沉迷电子游戏、熬夜等有关。早期信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眼睛肿成“丹凤眼”,一查竟是尿毒症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周先生(化名)前些天和同事聊天的时候,有人无意中提起:“怎么你的眼睛有点不一样,感觉有点肿了,像丹凤眼。”另一位同事也觉得有点不对劲,建议周先生去医院检查一下。为了图个安心,周先生去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门诊就诊。一查就让平时感觉自己很健康的周先生吓了一大跳。
图为血透室医生徐海斌为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以建立血透通路
平时感觉身体健康 一查竟然是尿毒症
在门诊,护士给他常规给他量了血压,结果竟高达210/140mmHg。随即,医生给他常规开了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后,结果提示为尿素氮59mmol/L(正常范围是1.7-8.3mmol/l),肌酐1166.1umol/L(正常范围是51-120umol/l),尿常规提示尿蛋白3 ,潜血3 ,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仅有69g/L(正常范围是120-170g/l)。
样样不正常,随后,周先生被确诊为尿毒症。
为什么平时感觉身体健康,突然就患有尿毒症呢?周先生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卫院区肾内科就诊时,医生给了他答案。
“经过问诊,我们详细了解了患者的日常情况。据了解,患者小便里泡沫多、颜色深已有几年了,偶尔胸闷过,尤其在运动后,头痛就比较明显了,起码有半年了。”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唐毓嫔给周先生解释,这些其实就是尿毒症的早期表现。其后,周先生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随后,水肿减轻,各项生化指标也得到了改善。
医生:该病早期有征兆
“慢性肾脏病是沉默的健康杀手。”唐毓嫔介绍,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了临床的常见病,慢性肾脏病导致尿毒症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唐医生建议,患者要注意该病的早期征兆—眼睑、面部水肿,脚部、踝部水肿;疲乏无力,精力不充沛;夜尿增多;高血压,尤其是年轻人高血压;尿颜色加深,尤其是在感冒后;恶心、呕吐,食欲降低;面色及甲床苍白;口气中尿骚味;皮肤瘙痒等。
“一旦出现这些异常信号时,请尽早就医。”唐医生认为,常规体检尤为重要。“肾脏有没有病,最常用的体检项目有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彩超、血压、血常规等,而这些检查都不贵,花最少的钱,可以买个大大的放心。”
/知多D/
日常如何保护肾脏?
唐毓嫔提醒保护肾脏健康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多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压;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水是生命之源,保持充足水分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请勿长期使用非处方药物。
如果已有以下一个或以上下列的风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肾脏疾病史、蛋白尿、血尿、高尿酸、钙磷代谢紊乱等,一定要定期检查肾功能。
唐毓嫔还特别提到,作为药物代谢的重要脏器,不必要的药物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损害肾功能。因此,该吃的药一个也不能少,不该吃的即使是“补药”也不要碰。
记者:钟晨 通讯员 叶咏清
摄影:医院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