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男子确诊肾炎,竟是肥胖引起?
吴叔一个月前尿液出现泡沫,到医院检查确定是蛋白尿,被确诊为肾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肾内科为他完善了详细检查,他的肾炎竟然是肥胖导致的!
每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主题为“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旨在呼吁关注点从个人转移到塑造我们健康的系统上。肥胖会引发许多疾病,最典型的包括“三高”、脂肪肝、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而在其中,肥胖相关性肾病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沉默的杀手”之一。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肾内科医生何培华提醒,出现这4种症状尤其要警惕。
吴叔到医院检查时,体重指数(BMI)高达29.3kg/m2,远超国内常用的肥胖标准(BMI≥28),属于典型的肥胖。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病史,这些都是典型的肥胖关联疾病。
肥胖导致肾脏损伤的机制很复杂,与脂肪堆积直接压迫肾脏、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高灌注高滤过高压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胰岛素抵抗等有关。在其中,最普遍的一个原因是,肥胖会导致人体血液内的“垃圾”增加,让肾脏承担过重的负担,这就容易让肾脏遭遇损害,诱发肾炎等疾病。
据了解,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仍有蛛丝马迹可循。当出现泡沫尿、双下肢水肿、血压控制不佳、血肌酐升高等情况时,就要提高警惕。
不过,肥胖不一定会导致肥胖相关性肾病,肥胖及蛋白尿也不一定就是肥胖相关性肾病,要诊断疾病,还需要经过“黄金手段”肾穿刺活检术最终确定。
何培华表示,预防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关键在于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状态和保护肾功能,一是要减轻体重,二是要科学饮食管理,三是规律运动,四是定期体检。
文|记者 郑达
尿液泡泡增多不在意,小伙拖成尿毒症!专家提醒:关注肾脏这些“报警”信号!
吴先生经常被夜尿憋醒
原以为只是肾虚
吃保健品调理一下就好
没想到才过半年
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脚无法走路,眼睛都睁不开了
到医院一查,居然是尿毒症
需要做透析治疗!
医生表示
这样的病人并不少见!
早知道这样,当时就应该来医院看病
“早知道这样,当时就应该来医院看病”。今年30岁的吴先生,昨日刚刚在同济医院肾病内科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也就是尿毒症,需要做透析治疗。说起患病经历,吴先生后悔不已。
半年前开始,吴先生半夜睡得正香时,总被一股尿意憋醒,夜尿增多,早上上厕所看见尿里面有很多泡泡。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发现肌酐也高于正常值,体检医生告诉他,这有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要到肾病内科做进一步检查。
“能吃能喝,没有什么舒服的,夜尿多估计是肾虚,吃保健品调理一下就好了。”吴先生说,对于医生的提醒,当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及时去医院就诊,而是从朋友圈里代购了一些护肝、护肾的保健品吃。
渐渐的,吴先生发现自己的双手双足有些水肿,起初吴先生以为是生活不规律,常常熬夜,没有休息好,但情况越来越严重,双手双足皮肤肿胀到发亮,手不能握拳,脚无法正常走路,整个头部水肿明显,眼睛都睁不开,这才赶到医院来看病,抽血一检查肌酐值已升至近500umol/L,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5期,肾功能衰竭,需要做透析治疗。
“像吴先生这样的年轻小伙,这两年我遇到的不少。浓茶、高糖分饮料、抽烟、喝酒,熬夜、肥胖这些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会直接让我们的肾脏罢工。”同济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徐钢教授说,“不能等到肾脏出了大问题了才开始重视,应该关注肾脏的早期‘报警’信号,如果出现夜间排尿量增多、泡沫尿增多、尿色发红、尿频、尿急、尿痛、不明原因的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颜面部、下肢水肿就要尽快到医院肾病专科就诊。”
肾病:沉默的杀手
肾虚、肾亏,这两个词语差不多就是大部分人对于肾脏疾病的全部认识了,而且还会觉得肾病是只有中年男人才会得的病。实际上,肾病远远不是以上两个词语就能概括的,它危害的人群也不远只是中年男性……
肾脏疾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排名11的疾病。全世界有8.5亿人罹患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CKD)每年造成至少240万人死亡,目前是增长最快的第六大死因。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总发病率达10.8%,也就是每十个人中就有一名肾脏病患者,肾脏病发病率逐年递增。
慢性肾病的病程隐匿,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出现症状后再去医院时,肾脏的损害已经很严重了,所以肾病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不仅是成人,儿童肾脏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不仅是成人,儿童也会遭受肾脏病的折磨。儿童肾脏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成人一样,儿童肾病最开始也没有症状,当小孩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皮肤发暗和头发焦枯、身材矮小、生长发育落后等现象时,肾脏的损害常常已经超过了75%。
5岁的杨杨因为感冒导致过敏性紫癜,双腿出现密密麻麻的红疹。杨杨妈妈找到了擅长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湖北省中医院儿科。接诊后刘晓鹰主任医师建议杨杨妈妈给孩子检查一下尿常规,果然孩子的尿常规提示有少许红细胞,杨杨有肾脏损伤的迹象,很可能是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小儿常见病,常会伴腹痛及关节痛,并可能会出现肾脏损害的情况,如尿血、蛋白尿等等。是儿童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医生提醒:体检很重要!
徐钢教授建议,
健康人群要遵循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和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每年做一至两次的体检。
而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肿瘤治疗的患者,至少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肾脏,此类疾病的人群是肾脏病的高发人群。
对于肾脏病患者,更是不能忽视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规律透析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和肾脏疾病一起快乐的生活。
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指出,要降低患上肾病的风险,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遵循以下8项黄金法则。
8项黄金法则
1、保持健康的运动
2、控制血糖
3、监测血压
4、保持健康体重
5、保证水份摄取
6、不要吸烟
7、不要定期服用非处方药物
8、定期进行肾脏检查
学龄儿童、没有症状的成年人群或有肾脏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年能进行1次以上的尿常规检查,如果发现有蛋白尿、血尿等问题,应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并进行专科治疗、跟踪随访。
今天(3月14日)是世界肾脏日
今年的主题为“全民参与,维护肾康”
(Kidney Health,For Everyone,Everywhere)
要注意保护好你的肾脏哦!
来源:综合湖北省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往期回顾:
经常遇到扭伤,该热敷还是冷敷呢?关键在于这个!
6岁男孩突发脑梗!罪魁祸首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5个最伤鼻子的小动作,很多人5个都有!
目前400000 人已关注加入我们尿液中有泡泡 不一定是肾病
尿液中出现泡沫,检查尿液蛋白质带加号,未必就是肾病,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引起的,这被称作生理性蛋白尿。肾病蛋白尿则是病理性蛋白尿。
医生提醒,如果发现尿液中有泡沫,都要去正规医院接受精准尿液检查,明确是否有蛋白尿以及蛋白尿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再依据诊断结果相应处理。
文/记者 龚小莞 汪燕妮
通讯员 石青青 陈苹
【成人篇】
案例
尿液有泡沫一场虚惊
竟是荤菜吃太多引起
30岁的张先生尿液中出现泡沫,尿检结果蛋白质( ),他非常担心,立即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就诊。主任医师关天俊建议他查24小时蛋白尿定量,排除了病理性蛋白尿。
关天俊说,张先生属于生理性蛋白尿,主要是荤菜吃太多又饮酒引起的,张先生听从医生的建议,多吃素菜、戒酒,两周后复查,尿液蛋白质恢复正常。
尿液有泡沫双脚肿大
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
60岁的陈先生一年前发现尿液中有泡沫,并未在意,直到双脚肿起来了,才到家附近的一所医院肾内科检查,发现尿液蛋白质( ),抽血结果显示血液中的蛋白质成分低,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做了肾穿刺,确诊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经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转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住院。
关天俊说,陈先生没有高血压也没有糖尿病,属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经过使用生物制剂治疗,他的尿液蛋白质慢慢减少,血液中的蛋白质成分增加,逐渐恢复了健康。
分析
鱼肉蛋等高蛋白吃太多 会引起生理性蛋白尿
关天俊介绍,蛋白尿是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但是蛋白尿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两种,要区分开来。
很多人尿液中出现泡沫就很紧张,以为有肾病,实际上要根据检查结果具体判定。如果是生理性蛋白尿,很可能是高蛋白饮食引起的,荤菜如鱼、肉、蛋、奶尤其是动物内脏、高汤、炖品,还有花生、坚果等吃多了,大量饮酒,或者乱吃补品,运动过度,造成排泄过程中蛋白比较多,尿液检查就会提示存在有蛋白尿。
最为精确的蛋白尿检查是24小时蛋白尿定量,只要该检查结果正常,就不是病,饮食清淡一些,或者减少运动就解决问题了。
病理性蛋白尿要早确诊 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真正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的是病理性蛋白尿。如果排除了高蛋白饮食、运动等因素,检查结果仍为蛋白尿,说明患上了肾病,需要经过明确诊断后再制定治疗方案。是什么类型的肾病,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或者原发继发一起,甚至是先天性疾病造成的,必须通过以肾穿刺为主的全面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病理性蛋白尿如果不及时准确规范诊断和治疗,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栓塞、肾衰竭、感染等,危及患者生命。而肾病患者确诊后能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的,大多数效果不错,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一部分患者还能完全康复。
提醒
生理性蛋白尿虽不是病 不控制也会引发肾病
关天俊指出,要重视体检,一旦发现尿液中有泡沫,需及时去医院做尿液检查,既不能不在意,也不要过度恐惧,以精准检查结果为准。需要注意的是,生理性蛋白尿虽然不是病,但如果继续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来有可能发展为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继而引起肾病等并发症。
因此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低盐、清淡,每天控制在一两个鸡蛋,半斤牛奶,三四两瘦肉、鱼虾,搭配蔬菜水果,主食适量,均衡饮食,不要乱吃补药。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避免情绪过于紧张。
【儿童篇】
案例
7岁女孩尿液中现泡沫
长期补铁造成慢性肾病
7岁的女孩童童(化名)长时间脸色苍白,家长以为是“贫血”,2年多来,不间断给予补充铁剂,没想到贫血还更加严重了,到厦门市儿童医院求诊。
厦门市儿童医院肾脏专科副主任医师李广波问诊得知,童童的尿液中时常出现小泡沫。通过检查,童童存在肾功能异常、肾小管型尿蛋白、代谢性酸中毒等问题,最终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期,而这与长期补充铁剂有关系。
分析
肥胖或引发儿童肾脏病
家长要警惕“隐形杀手”
近年来,儿童肥胖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儿童肥胖也可引发儿童相关肾病。目前,小儿肾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与高热量、高蛋白、食盐进食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生活中,不少孩子对肉类食物情有独钟,甚至到了“无肉不欢”的地步。蛋白质吃得过多,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尿酸浓度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很容易造成肾小管和肾间质发生病变,最后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
另外,摄入过多的肉类、海鲜、牛奶等食物,可能会在体内产生过敏原,在一些因素(如感冒)触发下会对肾脏产生损害;同时,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会造成儿童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甚至高血压、代谢性失衡,容易产生蛋白尿,进而引发肾脏疾病。由于肾脏有很强的代偿功能,一侧肾脏出问题,另一侧肾脏仍会继续工作。因此肾脏病早期发病隐匿,有些症状并不明显,很多家长及孩子对这个“隐形杀手”缺乏足够警惕,一旦发现,一些患儿病情已经较为严重了。
支招
如何早期识别儿童肾病
家长可以从三方面观察
如何早期识别儿童肾脏病?家长要从三方面去观察。
看尿色是否异常。正常人尿色为淡黄、透明,如果尿色呈茶色、洗肉水色、鲜红色、烟灰色或者尿色浑浊,应警惕肾脏疾病。比较常见尿色异常是肉眼血尿,持续性肉眼血尿会引起家长和医生们的重视,一过性肉眼血尿很容易被忽视。为此李广波提醒家长,如果遇到孩子尿液颜色出现异常,切勿大意,最好的方法就是到专科门诊检测一下尿常规,咨询专业医生。
看是否出现泡沫尿。出现泡沫尿且不易消退的时候要引起注意。尿中出现大量细腻小泡沫,放置较长时间泡沫不消失,需警惕蛋白尿。出现尿蛋白通常提示肾脏出现了损伤,尿蛋白的数量越多,提示肾脏的损害越严重。持续性蛋白尿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看孩子是否无故出现双眼睑浮肿。当浮肿逐渐波及颜面部、双下肢,严重时出现全身水肿,可能伴有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健康问题。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易疲劳、贫血、身材矮小、高血压等表现时,需警惕慢性肾脏疾病,最好及时就诊。
李广波提醒,如果家族有肾脏疾病史,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最好定期给肾脏做个“体检”。
来源: 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