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斤孕妈高危产子、脂肪厚到麻醉针都够不到!超重孕妈多危险!
#300斤孕妈高危产子:背部脂肪8cm厚#2月17日,陕西西安有位孙姓的超重孕妈高危产子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一位体重达300斤、背部脂肪厚8厘米的孕妈成功产子!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就是这位孕妈不仅超重,还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医生六个团队齐上阵才保得母子平安!
超重孕妈多病重合
首先,这位据称,这位孕妈的身高为158厘米,她的情况被诊断为“病态肥胖合并妊娠”!情况非常危险!
另外除了体重问题,她还患有慢性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和子痫前期重度等疾病。在分娩过程中,她的血氧饱和度降至82%,情况非常危急。幸运的是,经过3.5小时的手术,她最终顺利分娩,母婴均平安!然而,这种超重产妇高危产子的现象近年来并不少见!
6个团队齐上阵
湖南一地300斤孕妈脂肪层高达10厘米2024年湖南也有一个类似案例,不过那位孕妈而且比这个体重更夸张的是,脂肪层高达10厘米!
2024年1月,湖南株洲近300斤女子成功剖宫产下宝宝,用当地医生的话讲,从医20年未见,麻醉针都是加长版!为啥?因为麻醉的穿刺针够不到!
超重孕妇麻醉穿刺针都够不到
由于脂肪层过厚,达到10厘米,一般的麻醉针长度不够,需要使用加长版的麻醉针。而且由于脂肪层厚,找到合适的麻醉下针部位也花费了一些时间。
超重孕妇对麻醉科挑战很大
在株州这个超重孕妇的手术过程中,由于肥肉外翻和摇晃,干扰了医生的正常操作,因此需要增加一名医生专职帮助托扶肥肉,以便手术顺利进行。不过,还好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梁女士成功产下一名健康的男婴!
那这些孕妇为何会超重这么多呢?饮食习惯:怀孕期间,孕妇可能会增加食物摄入量以满足胎儿的营养需求,但如果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体重过度增加。以湖南株州这个超重产妇的原话为例:“发现怀孕后,以为可以放心大胆吃了”,在这些心理影响下,株洲梁女士(化名)忽视孕期体重管理,加上原本体重就高,导致临产时体重达到286斤,比怀孕前增加了50多斤!
孕期适量补充营养但不能过度
运动量减少:由于身体变化、疲劳或医生建议的限制,孕妇可能会减少日常活动量,这可能导致能量消耗减少,进而引起体重增加。
生理变化:怀孕期间,女性的身体会保留更多的水分和脂肪,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发育,这也会导致体重增加。
代谢变化:孕期荷尔蒙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新陈代谢,使得身体储存更多的脂肪。
孕期脂肪多体重增加大
心理因素:怀孕期间,一些孕妇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可能会通过食用安慰食品来应对压力,这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缺乏信息:一些孕妇可能缺乏关于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的知识,导致体重管理不当。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条件、食物的可获得性和文化习惯也可能影响孕妇的饮食习惯和体重。
有些地方习惯也会令孕妇补充过度
医疗原因:某些健康状况,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妊娠糖尿病,可能会影响体重。
先前体重:怀孕前体重超重的女性在怀孕期间更容易体重增加过多。
因此,为了维持健康的孕期体重,建议孕妇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适当的体重管理有助于减少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并促进母婴健康。
超重孕妇生出巨大儿的风险很大2021年哈尔滨就有一位体重300斤的孕妇,临产时在哈尔滨第一医院,经过众多医生的努力,仿佛在产妇肚子上白花花的脂肪里找到孩子,经过几个科室努力终于让300斤的产妇顺利的剖腹产生下女婴。
哈尔滨产妇高达300斤
然而去称重的时候,医生吓了一跳,孩子居然10斤9两将近11斤,55厘米!一个妇产科医生说,确实特别怕那些体重比较大的孕妇来就医,手术的难度大,而且危险性也高。
300斤孕妇生下了一个10斤9两的孩子
超重孕妇孕期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很大研究表明,肥胖孕妇更容易发生一系列母体自身和围生期并发症,如高血压和蛋白尿等。这些风险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大。
此外,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支持体系并不完善,许多超重孕妇因担心医疗费用或排斥医院环境而选择不去医院,这进一步增加了母婴安全的风险!
重量级的孕妇做手术也是一次重量级的挑战
- 肥胖合并妊娠的风险: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合并妊娠”已成为围产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肥胖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血栓、难产的风险增加3-5倍。
- 孕期保健的重要性:准妈妈们应重视孕期保健,控制体重,规律产检,尤其要重视血压、血糖的监测。
- 医疗机构的选择:选择有能力处理高危妊娠的医疗机构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
这次300斤孕妈高危产子的事件,其实是对医学团队协作和专业能力的极大考验。
人们需要提高对这类超重高危孕妇的认识,提醒那些潜在或正在经历怀孕过程的人,关注自身健康管理,了解寻求专业帮助的重要性,包括关注孕期保健和肥胖合并妊娠的风险!
一句话:希望每位孕妈都能健健康康的怀孕生子,顺利完成人生角色的升级!
关注李李,每日聊聊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 怎么防怎么控
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是社会共同的责任。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如何科学、系统采取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在国家疾控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近日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中,这个问题有了更清晰的答案。
强调技术支撑提出三级预防
提及此次印发的《技术导则》的特点,参与起草的专家之一、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主任张倩表示,一是强调技术支撑,提出三级预防策略;二是提出了更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措施。
《技术导则》明确提出预防为主、早期干预和疾病预警的三级预防策略。专家介绍,肥胖的发生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共同影响,不同成长阶段、不同情况的中小学生防控重点各有不同。
“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张倩表示,《技术导则》从评估筛查、生活干预和控制、及时诊断治疗等方面入手,强调分级实施预防策略,构建以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其中,一级预防干预技术强调在超重肥胖发生前控制危险因素、提升保护水平,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其中包括进行超重肥胖风险评估,鼓励学校和家长运用和《技术导则》同时印发的《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自测评估表》,评估个体和群体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通过早期识别超重肥胖高危个体,为针对性地开展饮食、身体活动干预提供依据。一级预防干预技术中包括的生活方式管理、营造支持环境等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
二级预防干预技术侧重开展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筛查和早期干预,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包括进行筛查建档、评估预警、个体干预。“专业机构指导学校结合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等工作,开展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监测。同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向家长反馈体检结果,指导家长关注并定期监测学生体重变化。”张倩介绍,对已发生超重或肥胖的学生,根据综合评估结果予以预警,并及时告知学校和家长。
此外,二级预防干预技术还包括个体化干预,即专业机构要指导学校、家庭和超重肥胖学生,通过优化饮食结构、加强身体活动、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等措施,实施个体化干预,控制学生超重肥胖程度。
三级预防干预技术则侧重对严重肥胖及伴有临床危险因素的学生,根据相关指南规范,开展医疗卫生、膳食、运动、心理和行为矫正等联合干预。“这个阶段的孩子们需要更专业的指导和干预,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下及时控制肥胖及相关疾病,必要时采取临床治疗。”张倩解释,三级预防策略为构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搭建了框架,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具体实施措施也在《技术导则》中进一步细化。
实现多病共防凝聚社会合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状况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张倩强调,诸多现状急需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一系列保护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一些政策文件从公共卫生角度出发,提出了更多综合干预的技术和措施。比如,国家疾控局2023年8月印发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从公共卫生维度科学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和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水平。今年4月,国家疾控局印发的《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指出,学生近视、超重肥胖、脊柱弯曲异常、心理健康问题等多种疾病或健康问题具有普遍的公共卫生影响因素,通过行为与环境干预可实现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
“多病的病因相同或具有共同的风险因素时,可采取多病共防策略。”张倩介绍,此次印发的《技术导则》也提出了控制危险因素、实现多病共防的具体实施措施。
据介绍,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缺乏、睡眠不规律、营养失衡等因素往往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共因。《技术导则》指出,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近视、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存在共同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如膳食结构不合理、户外活动不足、健康素养不高等。
“为此,可通过促进合理膳食、促进身体活动、提高防控知识知晓度、保持充足睡眠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亲子交流等综合手段,同时预防多种疾病或健康问题。”张倩说。
此外,《技术导则》还提出加强监测干预、推动关口前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支持环境等具体实施措施。
“全面系统推进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需要将防控技术落到实处,构建立体防护网络。”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刘爱东说。
专家表示,推动《技术导则》进一步落地落实,一是要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部门和各专业机构用好《技术导则》,加强监测干预,纵向发挥实效;二是要发挥横向联动作用,卫生健康与教育、体育等多部门共同推动政策落地,营造支持环境。
依据三级预防策略的思路,目前已有一些试点工作正在开展。“中小学生肥胖防控行动试点工作覆盖北京市房山区及顺义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山东省青岛市、四川省成都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等地的部分中小学校。试点通过开展创建健康环境、提升学校供餐质量、促进学生身体活动、加强营养监测、普及营养健康知识等工作,预防与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张倩表示,希望能通过试点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和模板,进一步建立多部门合作的预防控制机制。
专家介绍,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围绕三级预防策略,持续探索更多防控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有益经验和有效路径。
文:健康报记者 段梦兰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1R0IU7J】获取授权
韩国将吸烟和肥胖纳入新冠肺炎“高危人群”
近日,韩国防疫当局把吸烟和肥胖纳入新冠肺炎“高危人群”。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吸烟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发展成重症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14倍;肥胖会降低免疫力,在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73.4%体重超重,且肥胖者治愈率低。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