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之后肥胖纹会消失吗?
#减肥之后肥胖纹会消失吗?##头条创作挑战赛#减肥是现代人生活中常见的目标,尤其是在追求健康和美丽的过程中。然而,成功减肥之后,不少人会发现皮肤上留下了肥胖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妊娠纹”或“皮肤纹理”。这些肥胖纹是否会随减肥而消失呢?
肥胖纹(Striae Distensae),也称为妊娠纹,是皮肤因体重急剧变化或生长过快而产生的条纹状疤痕。它们通常出现在腹部、大腿、臀部、胸部和上臂等部位。这些纹理一开始呈红色或紫色,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变成银白色或浅色。
1. 形成原因肥胖纹的形成主要与皮肤的弹性纤维受损有关。当皮肤受到快速拉伸或压缩时,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会断裂,导致皮肤表面出现条纹。这种情况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形:
- 快速体重增加:无论是由于肥胖、怀孕还是青春期的生长突增,体重的快速增加都会导致皮肤被拉伸。
- 快速减肥:同样,体重的迅速减少也会使皮肤弹性纤维受损。
- 激素变化:例如青春期、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皮肤的弹性。
- 遗传因素:某些人天生皮肤弹性较差,更容易出现肥胖纹。
肥胖纹在初期呈现红色或紫色,这是因为皮肤下的血管暴露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血管会收缩,肥胖纹也会变成银白色或浅色,成为永久性的疤痕。
减肥之后肥胖纹会消失吗?1. 自然消退的可能性肥胖纹属于皮肤的疤痕组织,完全自然消失的可能性较小。虽然减肥可以改善皮肤的整体状态,但已经形成的肥胖纹不会因体重的减少而完全消失。它们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但完全消退是不现实的。
2. 皮肤修复的限度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虽然皮肤表层的细胞可以不断更新,但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一旦断裂,就很难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肥胖纹通常会留下永久的痕迹。
虽然肥胖纹难以完全消失,但通过一些方法可以改善其外观,使其不那么明显。
1. 皮肤护理- 保湿:使用富含保湿成分的护肤品,如透明质酸、甘油等,可以保持皮肤的水分,增加皮肤的弹性。
- 按摩:轻柔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皮肤吸收护肤品,提高皮肤的修复能力。
- 激光治疗:激光可以刺激皮肤胶原蛋白的生成,改善肥胖纹的外观。常见的激光治疗包括脉冲染料激光和分段激光。
- 微针治疗:通过微针在皮肤表面刺出微小的孔洞,刺激皮肤自我修复,同时促进护肤品的吸收。
- 化学剥脱:使用化学物质去除皮肤的表层细胞,促进新皮肤的生成,从而改善肥胖纹。
-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E的食物,这些营养素可以促进皮肤健康和修复。
-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提高皮肤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皮肤的整体状态。
既然肥胖纹难以完全消失,预防其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控制体重避免体重的快速变化,保持稳定的体重增长和减少速度,可以减少皮肤的拉伸和压缩,从而预防肥胖纹的产生。
2. 及时保湿在体重变化期间,如怀孕或健身增重阶段,及时使用保湿产品,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可以有效预防肥胖纹。
3.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尤其是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坚果等,有助于皮肤的健康和弹性。
减肥之后肥胖纹会消失吗?答案是不会完全消失,但通过适当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其外观,使其不那么明显。同时,预防肥胖纹的产生也同样重要。在追求健康和美丽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科学地对待身体的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态。
减肥产品真的有效吗?用数据和真实案例告诉你真相
#到底有没有真正有效的减肥产品#
每次过完年,"月瘦10斤"的减肥广告就铺天盖地。从代餐奶昔到燃脂膏,从减肥药到网红酵素,宣称"不节食、不运动"的产品层出不穷。但这些产品真的能帮我们甩掉脂肪吗?
数据说话:大部分减肥产品效果存疑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的数据,近三年因虚假宣传被处罚的减肥产品超过1200种,涉及夸大效果、隐瞒副作用等问题。以某款热销的"植物酵素"为例,其宣传的"7天瘦5斤"实际效果多来自脱水(水分流失),而非脂肪减少。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指出,这类产品停用后体重反弹率高达78%。
案例解析:为什么有些产品看似"有效"?
深圳一位35岁的王女士曾花6000元购买某款代餐粉,一个月减重5公斤。但体检发现,她的肌肉量下降3%,体脂率却上升了2%。医生解释:"代餐热量过低,导致身体分解肌肉供能,代谢率反而降低。"这种"饿瘦"的方式不仅损害健康,还容易复胖。
科学证据:真正有效的只有两种方式
国际肥胖研究协会(IASO)在《柳叶刀》发表的研究表明:安全减重的核心是热量缺口,即消耗>摄入。但这需要科学规划:
- 饮食:中国疾控中心建议每日减少300-500大卡,优先选择高蛋白(鸡蛋、鱼肉)、膳食纤维(燕麦、西兰花)和低GI食物。
-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基础代谢率10%-15%。
辅助产品有用吗?
部分产品确有辅助作用,但需理性看待:
- 左旋肉碱:美国运动医学会研究显示,仅对长期运动人群(每周5次以上)有微弱促进脂肪氧化的效果。
- CLA共轭亚油酸:可能减少内脏脂肪,但需连续服用12周以上,且效果因人而异。
总结:没有捷径,但科学方法能少走弯路
协和医院营养专家指出:"任何宣称'躺瘦'的产品都是伪命题。"真正的减脂需要饮食、运动、睡眠多管齐下。如果确实需要产品辅助,建议选择有临床试验报告(如国家药监局备案)的类型,并咨询专业营养师。
与其交"智商税",不如花时间学习营养知识。毕竟,健康才是最好的身材管理师。
(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玛仕度肽能否成为肥胖治疗领域的明日之星?
光明网讯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显示,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合作开发的创新药物玛仕度肽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这款药物作为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GLP-1R/GCGR双重激动剂,拟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
玛仕度肽是一种创新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和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它通过同时激动GLP-1R和GCGR两个靶点,实现了减重和降糖的双重效果。这一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使得玛仕度肽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根据此前公布的研究数据,玛仕度肽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III期临床研究GLORY-1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研究结果显示,玛仕度肽4mg组和6mg组受试者的体重以及多项心血管代谢指标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同时,该药物在治疗期间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与既往临床研究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肥胖人群的数量不断上升,肥胖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减肥药物对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GLP-1药物的研发竞争日益激烈。诺和诺德和礼来等跨国药企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投入巨资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在中国市场,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安全有效的减肥药物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玛仕度肽的上市申请受理无疑为中国肥胖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地时间2月6日,礼来公布的2023年财报显示,其GLP-1药物Tirzepatide的减重版Zepbound销售额1.76亿美元,而该药于2023年11月8日才在美国获批用于减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经销售近2亿美元。
针对产能,礼来在2023年底曾宣布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投资4.5亿美元,为包括GLP-1药物在内的产品提供额外的药物填充、设备组装和包装能力。在财报中,礼来也特别提及GLP-1药物的产能问题:公司将继续执行生产扩张计划,但考虑到强劲的需求以及全面投入生产所需的时间,预计2024年其糖尿病和减重药物的需求将超过供应 2023年财报显示,诺和诺德的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减重版Wegovy收入为约合32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7%,在全球GLP-1赛道遥遥领先。诺和诺德高管特别强调,仅2023年,公司就宣布投资总额超过750亿丹麦克朗,用于扩大在全球的生产基地。这些项目的建设正在进行中,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努力运营现有设施。
当地时间2月5日,诺和诺德宣布,大股东诺和控股将以115亿美元全现金交易收购美国制药公司康泰伦特(Catalent),加上承担的债务,这笔收购案的总价值达到165亿美元。这次收购让诺和诺德获得康泰伦特旗下的三个灌装工厂,这将有助于提高包括GLP-1减肥药Wegovy在内的产能。
国内来看,目前获批的GLP-1减重药包括华东医药(000963)的利拉鲁肽、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相比较诺和诺德以及礼来的长效GLP-1减肥药,一周一次,这两款药物分别需要一天一次、一天三次。GLP-1药物属于带有消费属性的药品,使用剂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减肥人群的选择。
事实上,全球及国内减肥药物市场想象空间巨大。据中信证券测算,中国GLP-1受体激动剂类减重药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383亿元左右,其中在肥胖人群中的市场规模约255亿元,在超重人群的市场规模约129亿元。
信达生物表示,玛仕度肽是全球临床研发进度最快的GLP-1R/GCGR双激动剂,GLORY-1作为玛仕度肽减重适应症的首个关键临床研究,在进一步证明玛仕度肽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将为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减重临床研究领域提供大样本量、高质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证据。(张梦凡)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