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心脏病人吃什么恢复得快?吃什么心脏更健康?心血管专家教你
- 2、四种对心脏有益的食物,药补不如食补,常吃气血通畅,增强免疫力
- 3、植入人工心脏、手术减重40KG……我和终末期心衰伴肥胖症患者罗先生的故事
心脏病人吃什么恢复得快?吃什么心脏更健康?心血管专家教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当一颗心脏开始“抗议”,它其实早已在默默承受你的生活习惯带来的种种负担。突然的胸闷、气短,甚至心梗发作,是它最终的“呐喊”。
但别慌,心脏是个非常“懂事”的器官,只要你给它机会,它会努力恢复活力。那么,心脏病人吃什么能恢复得快?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能让心脏更强壮?今天,我们来聊聊心脏健康的“饮食密码”。
心脏这个小小的“发动机”,每天跳动约10万次,向全身输送血液,堪称人体的“生命泵”。但它也是极脆弱的:高血压、高脂血症、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等,都会让它“喘不过气”。你可知道,每年全球超过170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离世,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坏习惯有关。
当心脏病发生时,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冠状动脉被斑块堵塞,血液无法顺畅流动。此时,心肌细胞因缺氧而坏死,造成难以逆转的损伤。但好消息是,科学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心脏修复,降低复发风险,甚至让它恢复强壮。
1. 富含钾的食物
钾是身体的“压力调节器”,它能帮助平衡体内钠的水平,减轻血管的压力,降低高血压风险。研究表明,高钾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降低密切相关。那么,哪些食物富含钾呢?
- 代表食物:香蕉、橙子、番茄、土豆、菠菜。
- 贴士:烹饪时尽量减少盐的使用,让钾的“降压魔法”发挥最大作用。
2.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纤维是心血管系统的“清道夫”。它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坏胆固醇”),防止血管堵塞。
- 代表食物:燕麦、全麦面包、糙米、豆类、苹果。
- 医生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让心脏感到“轻松”。
1. 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蛋白质是心肌细胞修复的“建筑材料”。优质蛋白不仅可以修复受损组织,还能增强心脏的功能。
- 代表食物: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鸡胸肉、蛋白、豆腐。
- 医生建议:优选低脂高蛋白的来源,避免摄入过多红肉和加工肉制品。
2.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Omega-3脂肪酸是心血管的“保护伞”,它能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减少血栓形成,让血液流动更顺畅。
- 代表食物:亚麻籽、核桃、鲑鱼、鳕鱼肝油。
- 科学依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定期摄入omega-3可降低心脏病复发风险高达20%。
1. 富含多酚类的食物
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炎症。
- 代表食物:蓝莓、草莓、黑巧克力、绿茶。
- 医生建议:适量摄入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以上),但要避免含糖量过高的甜品。
2.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能帮助血管保持弹性,预防动脉硬化。
- 代表食物:柠檬、橙子、西兰花、红椒。
- 医生建议:每天多吃一份水果或蔬菜,你的心脏会“感激不尽”。
当然,除了让心脏变强的“好食物”,也有一些“坏食物”在伤害它:
- 高盐食品:腌制食品、薯片、方便面。高盐饮食会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
- 高糖食品:蛋糕、冰淇淋、甜饮料。过多的糖分会引发肥胖和胰岛素抵抗,间接影响心脏健康。
- 反式脂肪酸:快餐、奶油、炸鸡。这些会增加“坏胆固醇”,堵塞血管。
除了饮食,心脏的恢复与健康还需要全面的生活方式配合:
- 规律运动:每天30分钟的中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心脏的“头号杀手”,尽早远离。
- 情绪管理: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病风险。学会放松,保持乐观心态。
心脏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忽视。饮食既是恢复的钥匙,也是预防的盾牌。想象一下,你的心脏每天都在为你努力跳动,它从未偷懒。现在,是时候对它好一点了。下一次你拿起一块水果、选择一道清淡的菜肴时,记得,这是在为自己的心脏“加油”。
你的每一个健康选择,都是对未来的投资。你愿意为心脏的健康,从今天开始做出改变吗?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指南》
《柳叶刀》(The Lancet):《高钾饮食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
美国心脏协会(AHA):《Omega-3脂肪酸与心血管健康的最新研究》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膳食纤维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四种对心脏有益的食物,药补不如食补,常吃气血通畅,增强免疫力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心脏健康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心脏病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若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样可能过早地面临心脏问题的困扰。
你是不是也会偶尔有这样的想法:“心脏这么重要,怎么才能保护好它呢?”很多人一想到心脏病,就会把目光集中在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上,然而我作为一名医生,可以告诉你,实际上,日常的饮食对心脏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药补不如食补,很多食物是我们自然的心脏守护者。
在我多年的从医生涯中,接诊过众多心脏病患者,其中不少人的病情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而是源于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的逐渐累积。
相反,许多心脏问题初期较轻的患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优化生活习惯,成功减缓了病情的进展,甚至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食疗手段有效改善了心脏健康状况。
其实,心脏保养并不复杂,平时的一些小细节,像是增加对心脏有益的食物,就能帮助你在不知不觉中为心脏“充电”,让你远离很多潜在的风险。
有时,我们往往对“药补”的期待过高,觉得只有通过药物来调理身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然而,食补才是最自然、最安全、最持久的保养方法。
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我深刻意识到,食物的营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日常的能量需求,它更是一种“医药”,它能影响我们的气血、改善新陈代谢,甚至对心脏、血管、免疫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就来聊聊四种对心脏特别有益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心脏健康的重要性,但却常常忽视了这些看似普通却能带来巨大改变的食材。
很多人对核桃的了解可能停留在“有助于脑部发育”上,但实际上,核桃对心脏的好处也不可小觑。我曾经治疗过一位中年男性患者,患有轻度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虽然他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心脏问题,但经常感到胸闷和乏力。
通过与他沟通,我了解到他日常工作压力大,饮食也很不规律,尤其是喜欢吃油炸食品,于是,我给他推荐了核桃,告诉他每天吃几颗核桃能帮助调节胆固醇、降低心血管风险。
核桃之所以对心脏健康大有裨益,原因在于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Ω-3脂肪酸及抗氧化物质,这些成分协同作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此外,核桃富含维生素E,这种营养素在抗氧化、延缓动脉硬化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降低心脏病的风险,长期适量食用核桃,不仅能有效调节血脂、控制血压,还能显著提升心脏的健康水平。
说到黑芝麻,大家的印象可能更多地停留在美容养颜、滋补肝肾的层面,但黑芝麻对心脏的好处同样不容忽视。
特别是在我的临床经验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理后,发现他们的心脏状况逐渐好转,其中黑芝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固醇和多种矿物质,有助于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
黑芝麻中的亚油酸有助于预防血管堵塞,降低血压,还能促进身体内的血液流动,减少血栓的形成,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患有心脏病或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适当食用黑芝麻,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保持心脏健康。
在我接诊的患者群体中,不少人通过食用黑芝麻来调养气血、增强体质,进而有效减轻了心脏的负担。
柚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水果,它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对心脏的保健效果极为显著,在我处理的心脏病患者中,柚子也是我常推荐的一种水果。
柚子蕴含丰富的维生素C、类黄酮以及膳食纤维,这些在降低血压清除体内自由基及增强免疫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类黄酮物质对于强化心血管系统功能、优化血液流动、预防血脂沉积及动脉硬化形成具有显著效果。
柚子中的天然纤维还能帮助减少肠道内的脂肪吸收,帮助控制体重,从而减少心脏的负担,通过食用柚子,不仅能够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还能增强心脏的免疫力,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众多长期遭受高血脂或肥胖困扰的患者,往往选择食用柚子作为调节血脂水平和控制体重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已经为他们带来了显著的效果。
鲑鱼堪称餐桌上极具代表性的“护心食品”之一,它富含Omega-3脂肪酸这一关键性的必需脂肪酸,能够有效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从而助力维护心脏健康。
我曾治疗过一位长期患有高血压的中年女性患者,她在通过食用鲑鱼等富含Omega-3的食物后,血压有了明显的下降,体内的炎症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
鲑鱼中的Omega-3脂肪酸还能够帮助调节血糖、减少脂肪肝的发生,进一步预防因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问题,此外,Omega-3脂肪酸还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是心脏健康的“天然守护神”。
对于一些已经有轻微冠心病症状的人来说,食用鲑鱼不仅有助于降低心脏负担,还能通过调节血脂和血糖,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效果。
日常饮食对心脏健康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药补不如食补,许多食物的天然营养成分,能在无形中为我们的心脏提供强有力的保护,通过长期坚持食用这些心脏友好的食物,我们不仅能够增强
免疫力,还能通畅气血,保护心脏,减少疾病的发生,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把心脏的健康放在心上,选择对心脏有益的食物,让自己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心脏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 刘洁.养心理论下中医心脏康复对老年冠心病P CI术后患者的影响, 中国疗养医学 ,2024-07-17
植入人工心脏、手术减重40KG……我和终末期心衰伴肥胖症患者罗先生的故事
今天,《我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专栏,给大家带来心脏大血管外科主管护师冯凰与严重终末期心衰伴肥胖症患者罗先生长达3年、共同抗击心衰的故事。
我叫冯凰,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一名护士,2003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21个年头;在从事护理工作的这些年,有这样一位严重的终末期心衰患者让我印象深刻。
01 一位特殊的患者
230斤 终末期严重心衰
2018年,年仅27岁的罗先生刚从国外旅游归来,突然感到活动后心累、气紧,而且要休息好一阵才能缓解,开始他以为只是旅途劳累的原因,并没有立即就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上下肢开始出现浮肿;最终,他在家人的陪伴下辗转来到了我院就诊。
医生评估发现,罗先生的心脏功能已经进入终末期,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心脏供体本身已难以获得,而且这项手术要求供者体重与受者体重接近,但罗先生的体重有230斤,这使得寻找合适的心脏供体变得异常艰难。
到2020年底,他的生活已经无法自理,反复的心衰入院让他与家人心力交瘁。我和医生一起上门诊的时候,常常碰到他来咨询,每一次得知还没有合适的供体时,我都能看到他眼神中透露出来的绝望,不由得开始更多地关注他。
02 一台人工心脏手术
寻得一线生机
2021年初,罗先生病情加重,被家人紧急送往我院急诊科。此时的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向着终点在靠近,连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行动都变得异常艰难,可等待移植的希望却越来越渺茫。
作为罗先生的主管护士,我看到了他入院后的无助与绝望,之后一有空我就会到他的病房,一边听他诉说,一边鼓励他打起精神,看到希望,相信一定还有机会。
很幸运,经过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主任安琪教授多学科团队的讨论和评估,决定先为罗先生进行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的植入手术,再等待合适的心源。
LVAD植入手术就是大家俗称的人工心脏手术,它是一项突破性的治疗终末期心衰的技术,为无数心衰患者带来了希望。它代替左心室的泵血功能,来改善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手术后,患者不仅能够逐步恢复自理能力,还可以回归正常生活,重新感受生命的意义。
这个消息对罗先生来说,无疑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不过对于一个新技术,我看得出他还是担忧的。
在手术前,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详细解释了LVAD手术的必要性和具体过程,帮助他和家人了解手术的各个环节以及预期效果。我们又通过视频短片和模型,形象地展示了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植入位置,让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们还让心理咨询师积极参与进来,耐心倾听罗先生的担忧和疑虑,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我还分享了其他医院的成功案例,介绍其他患者术后恢复的良好情况,以增强他的信心。
03 一瓶冰可乐
温暖与专业
2021年1月13日,罗先生接受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手术,入手术室前,他虽然有些紧张,但表面上依旧显得轻松。我问他为什么如此淡定,他说医护团队的鼓励、支持带给他面对一切后果的勇气。
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深受触动,从未想到我们的话语竟有这么大的能量。于是我继续鼓励道:“别担心,手术一定会顺利的,相信我们的团队,也要相信自己。您的家人和朋友都在期待着您的康复”。他朝我微微一笑,被推入了手术室。
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罗先生转入ICU。和医生一起查房的时候,我看到ICU的医生和护士一边和他交流病情,一边给予他鼓励;看到他的积极配合,我决定给他一个小奖励,便问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愿,他舔了舔嘴唇说:“好想喝冰可乐啊。”
经过和医生细致的沟通确认,第二天我带着他期待已久的冰可乐出现在他的面前。看着他惊喜的眼神,我笑了起来,他对着我说:“谢谢冯老师,我一定好好配合,争取早日出监护室,不辜负你对我的关心”。
几天后,罗先生顺利转回普通病房。他告诉我,拿到了冰可乐的那一刹那,他感觉自己似乎重获新生:“虽然艰难,但有了医护人员的支持与陪伴,相信我一定会越来越好。”
04 一份康复计划
新生活的开始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置入是一项新兴技术,尽管它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术后日常管理却很复杂。
面对新事物的学习,罗先生和家人也力不从心,为了让罗先生的家人也成为他的坚强后盾,我从如何给机器充电、更换设备,到如何每日监测装置的运行状况,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报警信号,教会他们使用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期间,还设计了各种考试,一旦发现他们操作中的问题,就会及时给予纠正。我也为罗先生准备了详细的维护手册,便于他在家中参考和遵循。
康复锻炼也是恢复过程中的另一关键部分。根据罗先生的具体情况,我联合了康复师一起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鼓励他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逐步恢复体能。这些康复训练不仅帮助罗先生增强了体力,还提高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逐步克服康复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经过数周的康复训练,罗先生终于迎来了出院的喜讯。他说:“冯老师,直到现在我才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我说不出那么多感谢的话语,但是我明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你所倾注的心血,我希望自己带着这个机器,好好地开始新生活。”
05 一个专属微信群
及时解除危机
为了确保罗先生回家后仍能得到延续的护理服务,我和护士长商议为他及家人创建一个微信群,方便后续的沟通。在微信群里,我可以随时知晓罗先生的健康状况,并解答他们的疑问,为他提供后续的康复建议。有了这个沟通群,罗先生觉得安心多了。
一天晚上,我洗漱完毕正准备休息,突然收到微信群里罗先生发来的紧急消息:“康复设备出现了异常报警”。
我担心不已,意识到情况比较紧急,我和罗先生约好在医院见面后,不顾刚洗的头发还在滴水,就立马驱车赶往医院;到达医院后,我迅速检查了设备,发现是备用电池连接异常引发了报警。
为了确保罗先生的安全,我重新调整了设备,并仔细检查了他的身体状况,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才放下心来。尽管虚惊一场,但是罗先生和他的家人对我的迅速反应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我安抚了他们的情绪,详细地讲解了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确保他们在未来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更从容应对。
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帮助,让我们之间越发信任,相处也越来越融洽,在节假日时,也会彼此送上祝福。
06 一台减肥手术
完成减肥目标
尽管罗先生已经安置了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为了减轻心脏负担,改善整体健康状态,减肥成了他康复阶段的首要任务。
为了更加科学地实施减肥计划,我与营养师、康复师一起积极沟通,共同为罗先生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减肥计划。营养师精心调配了饮食方案,确保罗先生摄取的热量和营养都在理想范围内;而康复师则根据罗先生的身体状况,设计了合适的运动计划,帮助他通过科学的方式消耗多余脂肪。我则肩负起督导运动和饮食的作用,确保他能够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然而,尽管我们付出了诸多努力,罗先生的减肥效果却并不理想。经过多次评估与讨论,罗先生决定听从胃肠外科医生的建议进行减重手术。
手术当天,我全程陪同在罗先生身边,时刻关注他的生命体征,并与手术团队紧密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由于罗先生体内装有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手术团队必须格外小心,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在麻醉科、手术室的通力配合下,胃肠外科程中教授、陈亿教授、张贵祥医生,心脏外科王亚波教授、刘光跃教授、冯凰主管护师等手术团队为罗先生成功完成了手术。
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和饮食调整,罗先生的体重开始稳步下降,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减重40KG,血脂也显著改善,服用的药物也做了调整,罗先生说他感觉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了。再次复查的时候,他对我说:“冯老师,虽然我经历了两次大手术,但是,因为有了你的帮助、团队的帮助,一次次地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让我能够重燃生活的信心,也有底气迎接新的挑战。”
时光荏苒,我和罗先生已经认识了3年多了,这位曾经的心衰患者,如今已满怀信心地重新融入社会,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在朋友圈展示着他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份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被患者赋予的信任与依赖,是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工作意义的源泉。我深知,护理这份职业,虽看似平凡,实则蕴含着无尽的生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技术与科学的结合,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我相信,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是默默无闻的天使,用双手传递生命的温度,用话语编织希望的篇章。
亲爱的们,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院庆日来临之际,我们持续面向广大病友、医务人员、医学生、华西校友,征集“我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欢迎大家向邮箱hxxcb123@163.com投稿。一经采用,将在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还会给作者送上华西文创精美礼品!
期待你的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