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人每天走4公里(胖人走路减肥吗)

文章目录:

快步走,一项“温柔”的有氧运动!心肺和骨骼都在悄悄变好

快走是最简单、最温和的有氧锻炼之一。穿上运动鞋,无需任何特殊的装备,就可以出门快走。

在多种有氧运动项目中,快走给膝盖带来的冲击较小,却同样能达到中等运动强度,增强心肺耐力,强壮肌肉和骨骼。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坚持快步走的人有多赚。

受访专家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科学学院副教授 苏浩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研究员 蒋炜

快步走,一项温柔的有氧运动

快步走也称健步走,它与普通散步最大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需注意运动强度、步幅、姿势等细节的行走,它以健身为目的,运动强度介于跑步和散步之间

比起跑步和一些球类运动,快步走是一项运动损伤风险较小的运动,对膝关节更友好。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重要的负重关节,中等速度跑步时,一般需要承担3倍于自身体重的重量

对超重的人来说,跑步时膝关节承重较高,时间一久,再加之肌肉力量不足,会加大膝盖受伤风险。


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刊文称,快走时是左右双脚交替与地面触碰,而慢跑会有双脚同时瞬间离地的情况。因此,快走给身体带来的负担,是体重的1.5倍,慢跑则会达到3倍甚至更高

一些跳跃性运动及球类运动,如羽毛球、篮球、跳操等,有需要单脚发力的起跳落地动作,会加大对膝关节的冲击。膝盖不好或超重的人,也不适合长久进行此类运动。

与普通的散步相比,快步走更能达到锻炼心肺功能、增长肌肉的目的。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全民健身指南》,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而体育健身活动分为小强度、中等强度、大强度3个级别。

  • 散步属于小强度运动,运动过程中,心率一般不超过100次/分钟,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变化不大,呼吸平稳,可以唱歌。
  • 快步走则属于中等强度运动,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钟,强度差不多是能感觉到微喘的程度。

所以,快步走是一项温和的有氧运动,特别适合肥胖、中老年人、膝关节有损伤、孕妇等群体

经常快走的人收获4个好处

经常快步走,身体会慢慢收获4个好处。

1 增强心肺功能

长期快走能增强心肌收缩能力,锻炼肺功能,还有助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慢性病。

2 降低患癌风险

英国漫步者协会和慈善机构麦克米伦癌症援助中心共同指出,坚持每天以每分钟100~120步的强度健走约1.6公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疾病的治疗、恢复有明显益处。

3 提高血管弹性

快走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与慢跑相比,快走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控制血糖更为有效。

4 预防骨质疏松

快步走时,重力和肌肉收缩的双重刺激能帮助人体维持骨量、增强肌肉力量、提升关节稳定性。

5个数据掌握快走要点

时长

每次运动至少10分钟,最好达到30分钟以上

国家体育总局将中等强度运动的感觉,描述为:“呼吸比较急促,只能讲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述长句子。”

为了测量步速,走路时可试着说说话:

  • 如果能大声唱歌,表明步速太慢,强度不够;
  • 如果感觉微喘,但可舒适交谈,表明步速适中,已达到快走强度;
  • 如果气喘吁吁,不能轻易说话,说明步速过快。

步幅

快步走的步幅因每个人的身高有所不同,一般控制在65厘米较为合适。65厘米大约是过马路时一步至少迈过一条白色斑马线的宽度。

心率

走的过程中,控制好速度,既要达到健身目的,又要避免强度过大。一般可以通过目标心率和自我感觉来判断运动强度。

目标心率 =(220-年龄)的50%~70%。以 40 岁为例,运动后的心率应该为 90~144 次/分。

合适的运动量,是锻炼后微微出汗,稍感肌肉酸痛,但休息后酸痛感消失,第二天体力充沛。

步频

快走时,步频可控制在90~120步/分钟。《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如果每分钟至少走100步,可以获得更多健身益处。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科学学院副教授苏浩表示,健走的步数可视个人情况而定:

  • 对中老年人来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万步;
  • 对青少年来说,每天1万步是起码的活动量,以保证生长发育;
  • 对糖尿病人来说,不应简单通过步数衡量健身效果,而应通过时间把控,行走30~40分钟可达到最佳效果。

热身

快步走前5~10分钟,可以走慢一点,给身体一定的适应时间。

结束后的5~10分钟也不要突然停止运动,而应逐渐地减慢速度,让心跳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

快走有一套标准姿势


快走可不是随性地大步走,只有走对了,才能收获健康。

准备双运动鞋

长时间行走和站立,会对脚跟带来压力,所以,一双柔软的、鞋底稍厚的运动鞋是必不可少的。

快走时还应选运动袜或厚一点的棉袜,尽量在空气质量好的情况下活动。


热身不可省略

几乎所有的有氧运动都需要热身,可激活对应部位的肌肉,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刚开始快走的10分钟可以走慢一点,或者做一些拉伸动作。


培养正确的姿势

  • 抬头挺胸:腰背挺直,颈肩放松,轻轻收腹,下颌微微内收,双眼平视前方,使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 摆动双臂:双臂以肩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自然摆动,最好做到“前不过肩,后不过腰”。
  • 落脚姿势:可以尝试在脚后跟落地后,以足弓迅速滚动式转移重心至脚前掌,也可采用中足或足前掌落地姿势。不管足部哪个部位先落地,都要做到小步轻轻落地,避免落足时步子过重、步伐过大。

最后,坚持下去才能有较好的健身效果。如果觉得一个人很难坚持,不妨叫上家人或朋友,也可以加入相关的运动团体。▲

数数!你的“日行一万步”,无效步数有多少?

空调、WiFi、西瓜

夕阳西下

肥胖的人在沙发……

经过炎炎夏日的洗礼,你是不是也面临体重涨势喜人的尴尬?

但作为一个运动特短生,跑步嫌累,球类不会,健身房喊贵。有没有技术要求不高、不需要设备、机动灵活、易于坚持、老少咸宜的运动呢?

有!那就是:健步走。

走路是每个人每天必不可少的运动,如果能好好把“走路”这件事利用好,坚持住,不仅有益身材,还能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可谓一举多得。

走路姿势不对

可能会变胖

是真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很多人的走路姿势是不正确的。比如低头含胸,耸肩驼背,脚掌拖地,过度扭臀摆胯,不摆臂或摆臂幅度过大,内外八字……

除了走路姿势,迈步方式也是有讲究的。多数人迈步的时候,是小腿发力,带动大腿再到躯干前进。这种走路方式也不能算错,只能说会导致小腿粗。并且,臀部肌肉因为没有正确参与发力,也得不到锻炼。

正确的迈步方式是怎样的呢?臀部先发力,胯部往前摆,带动腿往前。

听起来有点抽象?

大家可以站起来,试着这样做:立定,一条腿不用力,用手抓住大腿处的裤子,向上提,找找下肢运动方式和腿部不发力的感觉,然后在走路的时候努力去实现和保持这种发力方式。采用这种发力方式的人,通常腿不会太粗,而且有助于锻炼臀部肌肉,练出小翘臀哦!所以开始走路之前,我们得先看看姿势对不对:

1抬头挺胸,肩膀往后舒展。

2上半身笔直,尽量向上伸展脊柱。

3臀部发力,带动腿部向前。手臂前后自然摆动,幅度适中。

4姿势不要太刻意和僵直,放松一点。

日行一万步

无效步数

有多少?

来,一起大声喊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口号:“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

一万步!你是认真的吗?

课代表举手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不是推荐成人活动量是每天6000步吗?

没错,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的“6000步”是对有效步数的要求,而口号里的“一万步”是对总步数的要求。

有调查显示,成年人每天的生活步数平均有2000~3000步,比如上个厕所、送个文件等,这样的步数是达不到锻炼目的的。也就是说,“日行一万步”中,包含至少1/3的无效步数。

那怎样才算是有效步数?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有效步数是指需要至少达到4千米/小时的中速步行速度产生的步数。这样的运动强度才能起到锻炼效果。

按照成人的平均步幅来计算,也就是100~120步/分的速度下产生的步数(特殊人群除外),大约每秒走两步。运动时应达到心率加快,身体有热感或稍稍出汗,能交谈但不能唱歌的状态。

当然,走路时也不能一味图快,要防止运动过量。在运动的时候,可以找个伴儿一起锻炼,运动的同时可以说说话。如果发现什么时候喘得不能跟对方交谈了,就说明运动过量了。这个我们称作“谈话测验”。此外,在运动时,健康人还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心率在每分钟150~170次减去年龄为宜。

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锻炼身体,6000步的有效步数只是最低目标。如果是减肥人群,每天一万步有效步数是少不了的哦!

别拿没时间

当借口

不信看下面!

走多久也是很有讲究的。一口气走完6000步(这里都是指有效步数),和每次走5分钟,拼拼凑凑一天6000步,效果是不一样的。

科学的建议是6000步可以分次走并进行累计,但每次应不少于10分钟,才能产生健康效益。对于想减肥的人,尽可能一次完成,效果更好。

当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不行的。如果不能每天坚持完成,那一周至少需要有5天来完成这个目标。

如果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场地健步走,也可以用其他运动来代替。以4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10分钟的运动量,作为一个“千步当量”,来看看其他运动如何替代步行吧。

1.骑自行车7分钟=1千步。

2.健身操6分钟=1千步。

3.太极拳8分钟=1千步。

4.瑜伽7分钟=1千步。

5.上下楼梯6分钟=1千步。

6.乒乓球7分钟=1千步。

7.羽毛球6分钟=1千步。

8.慢跑3分钟=1千步。

9.跳绳3分钟=1千步。

10.蛙泳2分钟=1千步。

看到这里,再拿“忙”“没时间”“没场地”当借口就不行了,毕竟其他不行,“原地起蹲5分钟,每天起蹲6次”总是很好实现的吧?

实在不行,多做家务也可以:

1.手洗衣服9分钟=1千步。

2.扫地、拖地板9分钟=1千步。

3.和孩子玩游戏,中度用力8分钟=1千步。

4.做饭13分钟=1千步。

5.洗碗15分钟=1千步。

所以,困扰于啤酒肚的男士们,你看家里的家务活和带娃工作是不是可以承包一下?

职场人士每天工作完只想补觉,做不到每天运动,怎么办呢?这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周末了。一周累计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就算是及格了。

走路怕伤关节

你不走

更伤!

研究数据显示,在经常不运动、坚持走6000~10000步、职业运动员三类人群中,关节受伤害最多的是职业运动员,排列第二的是经常不运动的人。走路损伤关节的比例非常小,只占2.5%。

只要掌握正确的健步走姿势,并且量力而行,正常人每天6000~10000步,对关节基本不会造成磨损(有基础疾病的人除外)。

最后,健步走时还要注意这些:

1.尽量避开日间高温、寒冷的时间,出汗多时适当补充水和盐。

2.不要在饥饿或饱餐后马上运动。

3.选择安全平整的道路,穿合适的衣裤,选择适合于步行的运动鞋。

4.运动前先进行热身(比如先慢走几分钟再加快速度),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应逐渐减慢速度。

5.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医生评估后才能进行运动。

6.健走时出现持续加重的不适感觉,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作者|四川天府新区公共卫生中心 王芳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黑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教授 王钢

策划|谭嘉 余运西

编辑|栾兆琳

每天走路能减肥吗

运动减肥好辛苦,坚持不下来,怎么办?告诉你一个好方法,只要走路就可以达到燃脂瘦身的效果。日本医学博士认为,比起严苛的饮食管理和剧烈运动,不给自己施加过大压力,以走路为主的瘦身方法对减肥人群更有效。

如何走路能减肥?以走路作为减肥基本运动。

a.剧烈运动的劣势

不知道自己的极限

很多人运动的时候不太清楚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大,包括这些剧烈运动对膝盖、脚踝等一些部位的损耗程度。倘若在感到勉强、不舒服的状态下,还拼命让自己运动下去,极有可能让身体处于无氧运动状态,这样是不利于脂肪的燃烧的。

容易陷入极端

过于剧烈的运动或运动量太大,对身体无疑是一大伤害。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普通健身者,特别是需要减肥的人,都应掌握合理的运动量,如果运动不得法,不懂得适可而止,有时会事倍功半,陷入极端。

会出现运动后过食的情况

从事剧烈运动,会消耗储存在肌肉里的肝糖,糖分消耗后会使血糖下降,空腹的结果会使食欲更加旺盛。因此。剧烈运动后,会增加摄取的热量,反而变得更胖。相对于此,通勤或购物这类活动,多半是在走路,因此能消耗脂肪,由于这类活动不会让血糖下降,所以也不会让食欲大增。

b.走路等轻运动的优势

带来的压力小

走路是一种缓和的运动,不需要身体太大的耐力,只要每天持续走一走就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对于平常工作忙的人来说没什么压力,尤其是上班族。

易完成

大多数肥胖的人,平时就不常走路,但是,走路确是克服肥胖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不需要运动地那么辛苦,只要增加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就能消耗热量。

燃脂效率并不低

若以体重60公斤的人一小时走4公里左右的情形为例,消耗的热量大约是249卡路里。如果要燃烧一斤的脂肪,则需要消耗3500卡路里左右。

我们来算一下,燃烧1斤的脂肪,必须走多久的路:

3500kcal ÷ (240kcal/小时) = 约14.5小时

所以,也就是说,如果靠走路减轻体重的话,以每天走2小时来计算,大概花上2个月就能减上8.3斤。想想看,只是靠走路,就能无形之中减掉体重,效率还是很高的。

c.提高走路运动效率的3个秘诀

1.换一种呼吸方式

一般走路时的呼吸方式,胸部会时而扩张、时而收缩,属于“胸式呼吸”,但是你可以换一种,吸气时,让胸部保持扩张的状态,吐气时,则必须刻意让腹部收缩。

这种呼吸方法会在不知不觉间,用到不少胸腔肋骨间的肌肉和横膈膜,因此短短呼吸5分钟,隔天腹肌就会酸痛。习惯了这样的呼吸方法后,坐着时、跟人交谈时,也能运用自如,走路时就更不用说了。

2.膝盖伸直,脚跟先着地。

这种方法,是采用从前武术中的一种走路方式。脚底板要踏稳,抬起脚根时,就像把地面拉起来似的,这种方式即可运动到臀部和大腿后侧的大块肌肉。

由于是迈开最大步伐,并以最快的速度来走路,因此很快就会赶上前面的人,走起路来昂首扩胸十分有精神。保持这种姿势走路的话,只要走5分钟,就可以提高燃脂的强度,也能帮助减少内脏的脂肪。

3.穿单薄的衣服走路

有些人为了瘦身,会穿排汗的衣服走路,走得汗流浃背时,就觉得有燃烧脂肪的效果。走完后,站在体重器上称一下,体重也确实减轻了,因此认为自己瘦了下来。但是,走路时应这种方式却会带来反效果。

如果穿排汗衣或是厚重的衣服走路,才走一下子,体温会上升,感到炎热。这是体温调节中枢会开始运作,使体温下降。结果是,尽管流了不少汗水,体重也减轻了,但是流失的只是水分,没有燃烧到脂肪,走完路后,喝了水,又立刻恢复原来的体重了,所以走路时尽量不要穿得太厚重。

1 / 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