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单纯“下压”高,要不要治
王先生今年37岁,最近体检的时候,发现血压高,而且是舒张压,也就是俗称的“下压”高,到达95mmHg,但是收缩压“上压”才130mmHg,没有达到高血压的标准。
临床上,像王先生这样的患者并不少,单纯舒张压升高主要见于中青年人,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比普通高血压更难发现,往往是在体检测血压时无意中发现的,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要不要治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所谓的上压、下压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的心脏一直在不停地跳动,其实就是不停地做舒张和收缩运动。收缩的时候,会在瞬间将大量血液压向大动脉,就会形成一个较高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收缩压,俗称上压。同时泵出来的血液会使动脉血管扩张。
到心脏舒张时,不再向血管泵血,之前扩张了的血管就会因为弹性而回缩,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所以血管内仍然保持一定压力。但是这个压力没有收缩压那么高,就是舒张压,也就是下压。
众所周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140/90mmHg。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就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一日测量3次血压,收缩压<140mmHg,同时舒张压≥90mmHg。
由于普通高血压患者都是高压超过140mmHg,或者上压、下压同时超标,所以有的人会认为单纯舒张压升高不属于高血压,其实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只要其中一个数值超标了,都算是高血压,都会对身体有害,都应该进行治疗。
为什么舒张压会单独升高一般来说,血压是受体内激素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多数是上压、下压一起升高,或者以上压升高为主,那为什么有些人只有低压升高呢?
一是动脉弹性很好的青年人。血管弹性好,即使心脏收缩时血压很高,但血管扩张幅度也大,能储存更多血液,所以上压不至于升高太多。但是,到了舒张期,先前血管扩张储存的大量血液来不及“走掉”,残留下来就会令下压增高。相反,如果是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的老人,心脏收缩时血管不能相应扩张,上压就会大幅升高,而下压就相对平稳。
二是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也就是小动脉经常处于收缩、痉挛状态,常见于肥胖、酗酒、精神紧张、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的人。因为这些小血管不能充分扩张,心脏收缩时流向全身的血液减少,就有更多血液残留在大动脉内,所以测血压时(测的是大动脉的血压)舒张压就会增高。
三是心率快,也是年轻人的常见现象,他们职场压力大,精神紧张,喝酒多,喝浓茶咖啡多,睡眠不足,运动过少,导致心率增快。心率越快,两次心跳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来不及泵走所有血液,滞留大血管的血液越多,下压就会越高。所以心率快的人更容易出现单纯舒张压增高。
四是血液粘稠,血流变慢,或者喜欢高盐饮食,盐能“锁水”,会增加主动脉中的血容量,形成下压升高。
总的来说,舒张压升高可以理解为动脉里的血液过多了。
单纯舒张压升高有危害吗长期血压高,会对血管产生损伤,继而损伤内脏器官,尤其是血压骤然升高,超过200mmHg以上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危及生命。但这么高的血压往往是指上压,下压无论怎么高都达不到这个程度,所以很多人觉得下压升高危害不大。
但其实,研究显示,下压每增加7.5mmHg,脑卒中发病率增加46%,冠心病发病率增加19%。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概率比血压正常的人高3~5倍。
而且,单纯下压高是高血压的初期表现,患者一般没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大多会转变为上压和下压都升高的普通高血压,最终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意外、肾衰、视网膜功能减退等。
因此,我们万万不能轻视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按照目前的医学指南,应积极把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
舒张期高血压的治疗难点在于尽可能降低下压,但又不降低上压,而实际上临床是没有这种药物的。
既然舒张期高血压的患者都是年轻人,他们的血管弹性好,又没有硬化,而且多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和压力导致的,治疗应该先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起。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饮食上要低盐低脂低糖,减少热量摄入,多喝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和含钠量;
控制好体重,肥胖与各种疾病息息相关,单纯舒张压升高的人往往存在肥胖现象,甚至还有高血糖、高尿酸、高血脂,一定要注意纠正。
适度运动,运动一方面能够舒张血管,增强机体代谢,改善血液粘稠,另一方面能锻炼人体的心肺功能,使日常静息心率降低,对于降低舒张压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运动方式推荐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烟酒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损伤,损伤的血管壁会阻碍血液流动,长期吸烟酗酒更会导致血管壁失去弹性,就不是单纯舒张压高的问题了。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夜间良好的睡眠,少喝浓茶浓咖啡,都有利于小血管的放松。
保持良好心态,解除忧虑和压力。长期的高压力会导致心率加快,舒张压升高也有可能因此而来。
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很多人的下压是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如果做不到这些,就要考虑服药进行控制,不能任由高血压伤害内脏器官。
另外,适当应用抗焦虑药物对部分精神紧张、焦虑的患者能起到很好的降低舒张压作用。#高血压真相##健康科普排位赛##打败高血压#
偏胖低压高的朋友,春节要注意了!医生总结原因与对策
如果患者低压升高并且体型比较偏胖,那么就要注意了,这条视频一定要看完。在医院里我遇到了不少患者,他们四处求医,去过不少医院,更换过也不知道多少种药物了,但是血压依然很难控制。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搞清楚血压升高的根源。
低压升高的原因通常和血管弹性尚好,但是血流不畅有关,医学上就称之为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液滞留在动脉里面导致低压升高。对于这种肥胖的人群低压高比较常见。
·一方面是因为人体脂肪含量高,挤压外周小血管导致扩张血液很难流出。
·另一方面肥胖的人伴有胰岛素抵抗等一些代谢问题,导致血压调节功能下降。
春节期间大家的进食量比较大,好吃的东西真不少。这里有几个常见的误区需要澄清。
·第一,运动并非减肥的必要条件。虽然运动有助于减肥,但是健康的饮食结构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只要制造了热量缺口,即使不运动也能减肥。推荐一些食物热量低,并且饱腹感比较强,比如红薯、绿色的蔬菜、竹笋、糙米、鸡胸肉、瘦牛肉、鱼肉等等。
·第二,过度的关注体重其实也不是健康,也是不科学的。体重并不能完全的反应脂肪量,很多人比如做了一些运动,出了很多汗,一称体重体重下降了。实际上这只是水分的丢失,体重可能会肌肉增加,这样反而是比较健康的。
所以体重这个指标并不是健康的一个金标准,因此更应该关注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个尤其重要。
总之如果患者能够真正的做到少吃多动,减肥也不是难事。为了预防血压进一步的升高,甚至引发脑出血等严重的后果,我建议患者在春节期间积极的控制饮食,减轻一些体重。
今天设计视频就说到这,咱们下期的再见。
低压升高如何治疗?心血管医生:这3种药不得不提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当高血压出现并发症时,给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出血、脑梗塞、心力衰竭、冠心病、动脉硬化、肾衰竭、周围血管狭窄闭塞,都和高血压有关。在这些高血压患者中,大多数是收缩期高血压,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表现为高压增高,而低压升高不明显,甚至低压还偏低一些。而另外一种容易被忽视,且治疗比较棘手的高血压,就是低压升高的高血压。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什么药比较好?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1、舒张压是怎么形成的?
舒张压,看这名字就很容易理解,意思就是说心脏舒张的时候的血压。我们每天测量血压的时候,电子血压计上会显示两个数值,一个高,一个低,低的那个就叫舒张压,平常也叫低压。当我们心脏舒张的时候,动脉血管里面的血液会逐渐减少,流向静脉,血管就会变得相对松弛、没那么鼓胀,就像轮胎放了点气,压力自然低了,这就是舒张压。
2、舒张压升高是什么原因?
从前面讲到的舒张压形成的原理,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舒张压的高低,与动脉血管的紧张度有很大的关系。人体可以说是一台无比精密的机器,有张有弛,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就叫每一次心跳也包含了收缩和舒张,舒张是为了短暂休息后的下一次收缩。血管也是如此,心脏收缩的时候,血管紧绷,心脏舒张的时候,血管松弛。如果血管失去了这种有效的松弛,那就会引起舒张压增高。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血管紧张度增加的呢?根据研究,血管的紧张度与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直接的关系。交感神经兴奋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心脏收缩更有力、血管紧张度升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低压升高的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现代化生活方式,不少人生活/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心情焦虑、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高盐饮食、肥胖、吸烟等,这些都是激活交感神经的因素。而老年人呢,慢慢的精神压力少了、作息也相对规律了,所以我们发现老年人比较少舒张压升高的,甚至由于动脉硬化,出现舒张压偏低一些。
3、舒张压升高如何用药?
对于舒张压升高的患者,其实看到的收缩压也不是完全正常的,也是有升高的,只不过升高的没那么明显。而降压药物呢,其实也没有专门只降低舒张压的药物。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降压药有5大类,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每一类药物都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1)β受体阻滞剂,就是我们最常用到的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能够选择性的阻断β1受体,就是交感神经的抑制剂,特别是兼有β、α受体阻断作用的阿罗洛尔、卡维地洛效果更好,正好与舒张压升高的机理相对,所以被认为是治疗舒张压升高比较好的药物,尤其适用于低压升高的同时有心率增快的患者。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就是我们常用到的普利类降压药,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能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轻血管紧张度、减少水钠储留,也是不错的降低舒张压的药物。
(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与普利类药物作用机制相似的一类药物,因此有相似的作用和副作用,与普利类药物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比较少引起咳嗽的副作用。比如厄贝沙坦、氯沙坦、缬沙坦就属于这一类药物。
3、健康生活方式也不可少
无论是是收缩压增高还是舒张压增高,在治疗方法上都是讲究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同步,这一点在舒张压升高的患者治疗中更为重要。不少患者发现舒张压升高,吃上了降压药,但是效果不理想,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继续着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失眠、焦虑、精神压力大无法放松、高盐饮食等。所以,发现低压升高或者治疗后仍效果不明显,需要从自身找原因,改正它。
总结,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候的血压,由血管紧张素和血容量等决定,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导致舒张压升高,在药物治疗方面,洛尔、普利、沙坦类药物有比较好的效果,另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注知心蓝医生,了解更多心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