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肥胖真凶!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的奥秘
“脂肪和糖,究竟谁更容易使人发胖?哪一个对身体更有害?”这个问题困扰了无数人。为了寻找答案,两位英国医生Chris和Xant,一对同卵双胞胎,决定亲自上阵,展开一场关于脂肪和糖的“对决实验”。他们与英美7位医学、营养学和体育界专家一起,开启了一场疯狂而严谨的测试。这场实验不仅考验了他们的身体,更颠覆了我们对肥胖的传统认知。
双胞胎的“极端饮食”挑战
Chris和Xant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同时也是医生。为了探究脂肪和糖对身体的影响,他们决定进行一个月的极端饮食计划。营养学家为他们设计了两套截然不同的饮食方案:全糖饮食(只能吃面包、土豆、米饭、甜食、果汁和可乐等高糖食物)和全脂肪饮食(只能吃奶酪、黄油、汉堡、肉类等高脂肪食物,完全不含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
实验开始后,两人的身体和大脑迅速展现出不同的反应。两周后,研究员安排兄弟俩体验一天股票交易员的工作,这项工作对脑力运算、记忆和适应能力要求极高。结果令人意外:全糖饮食的Chris表现得如鱼得水,记忆力和精力都非常充沛;而全脂肪饮食的Xant则显得吃力,记忆力和反应力都跟不上工作节奏。专家解释,当人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足时,大脑无法从膳食中获取足够的葡萄糖,运转能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随后的运动测试中,Chris的血糖迅速下降,但补充相同热量后,他在冲刺阶段成功超越了Xant。这表明,糖分可以快速融入血液,为身体提供能量;而脂肪无法直接转化为糖,只能通过消耗肌肉蛋白质间接提升血糖,维持运动所需能量。
实验结果:颠覆传统认知
一个月后,实验结束。令人震惊的是,两人都出现了减重现象:全糖饮食的Chris减重1公斤,全脂肪饮食的Xant减重3.5公斤。这似乎与我们对高糖和高脂饮食的传统认知相悖。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变胖呢?纪录片最后揭示了一个关键结论:真正导致肥胖的,是糖脂双高的饮食模式,这种模式容易引发暴饮暴食,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个实验并不完美。样本量太少,缺乏大规模人群的数据支持,无法得出绝对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实验成功引起了公众对饮食与健康关系的高度关注。
“吸油大户”:隐藏在餐桌上的健康隐患
除了高糖和高脂饮食,高油食物同样对健康构成威胁。尽管很多人已经减少了明显高油食物的摄入,但一些看似不油的食物却可能隐藏着大量油脂。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下几种食物堪称“吸油大户”:
鸡蛋:一个鸡蛋的吸油率高达43%。实验发现,炒鸡蛋时,鸡蛋会在高温下迅速吸收热油,其内部的无数气孔会吸附大量油脂,就像一个“油脂海绵”。
茄子:茄子本身脂肪含量不高,但其多孔的结构使其吸油能力极强。研究显示,炸茄盒的吸油率高达17%。类似的还有豆角和豆泡,它们的疏松多孔结构也容易吸附大量油脂。
土豆和红薯:这些蔬菜本身热量不低,且淀粉含量高,烹炒时容易粘锅,需要大量油脂来避免粘连,从而变成高脂食物。
腐竹和油豆腐:这些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流失了部分营养,却增加了大量脂肪。它们不仅本身含油量高,还容易在烹饪过程中吸收更多油脂。
表面容易附着油的蔬菜:比如油麦菜、空心菜和芥菜,虽然它们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吸油,但油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浮油。实验发现,清炒油麦菜后的表面浮油甚至比炒茄子还多!
老年人的“健康体重”:轻度肥胖更长寿?
如今,减肥已成为许多人追求健康的重要方式。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情况可能有所不同。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团队在《自然·老化》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超重或轻度肥胖的老年人可能更健康、更长寿。
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可以放任体重增长。专家建议,老年人应通过合理饮食来控制体重,少食多餐,丰富饮食种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同时,保持充足、规律和高质量的睡眠,以及适度运动,对维持健康体魄至关重要。
肥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减重,打鼾缓
肥胖的原因
肥胖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因素:
- 摄入热量超过自身消耗,过多食用油脂成分或糖类食物。
- 生活水平提高,饮食改善,过多摄入高热量食品。
2. 遗传因素:
- 父母肥胖者,子女肥胖发生率较高。
3. 职业与环境因素:
- 办公室工作人员、教师、炊事员等长期坐办公室或工作规律化的人容易肥胖。
- 生活环境中的便捷餐饮、快餐文化等也促进了肥胖的发生。
4. 年龄与性别因素:
- 30~39岁开始发胖的人最多,可能与活动减少、生活趋于安定有关。
- 女性在中年以后肥胖人数增加,而男性则相对稳定。
5. 基础代谢率:
- 基础代谢率低的人容易发胖。
6. 内分泌因素:
- 内分泌异常可能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肥胖。
7. 心理因素:
- 如强烈食欲、习惯性摄食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肥胖。
8. 饮酒因素:
- 饮酒过量或习惯性饮酒可能导致热量过剩,引起肥胖。
减重方法
针对肥胖问题,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减重方法:
1. 减少能量摄入:
- 总体原则为消耗量大于摄入量,以降低体重。
- 减少足食(如米饭、馒头等)的摄入,降低碳水化合物比例。
- 适当增加蔬菜、优质蛋白的摄入。
2. 运动:
- 配合运动可以极大增加减重的成功率。
- 建议每天慢跑30~40分钟或游泳30~40分钟,需要每天坚持,一般1~2月后可以看到明显效果。
3. 药物辅助治疗:
- 适用于体重指数很高、减肥运动后关节损伤、饮食控制困难的人群。
- 脂肪酶抑制剂等药物可以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达到一定的减重效果。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打鼾缓解方法
打鼾的缓解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减肥:
- 肥胖可能导致咽部变窄,影响呼吸,需通过饮食配合运动科学减肥。
2. 改变睡姿:
- 仰卧可能影响气流,建议改为侧卧以缓解打鼾。
3. 药物治疗:
- 对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导致的打鼾,可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药物治疗。
4. 手术治疗:
- 若因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等导致的打鼾,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肥胖的原因多种多样,减重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因素。同时,打鼾的缓解也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采取任何减重或打鼾缓解方法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全球每3人就有1人超重,肥胖正在悄悄摧毁你的健康!😱
肥胖危害多!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全球有19亿超重人群,6.5亿肥胖人群,在中国就有4.9亿的超重和2.3亿的肥胖人群。过去30年,我国的肥胖率从1980年的1.3%增加到2020年的16.4%,也增加了12倍多。肥胖使我们体型发生了变化,更使我们的健康出了问题。3月4号是世界肥胖日,让我们揭开肥胖的真相。
肥胖有很多疾病密切相关。首先它跟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肥胖都是高危因素。和代谢系统也是关系密切。比如糖代谢出了问题,也就是2型糖尿病会出现。如果脂代谢出了问题,那会引起高脂血症。如果是蛋白代谢出了问题,甚至出现痛风的风险。
肥胖还会产生骨骼的问题、骨关节的问题,会出现一些骨关节、膝关节、韧带的磨损,严重的时候会容易发生骨折。肥胖也会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目前我们已知肥胖和13种肿瘤关系密切。
肥胖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是深远的。肥胖患者更容易出现在职场的歧视,导致社交的退缩,产生抑郁。柳叶刀在《精神病学》的分刊里面,2018年的研究表明,肥胖患者抑郁症的概率要比正常体重的人增加55%。美国的儿科学会在2019年的调研发现,儿童肥胖也会导致校园霸凌增加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