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肥胖怎么办?医生:教你3招,快速燃烧腹内脂肪,远离啤酒肚
如今肥胖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腹型肥胖,又被人们称为“啤酒肚”或将军肚”,当我们在人多的地方环顾四周时,瞬间或许就能看到这样的人,当然或许包括你自己。腹型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过多的脂肪在腹部堆积而形成,它的形成一方面与家族基因遗传有关,更主要的是与生活方式相关,现代人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都是腹型肥胖形成的主要因素。
腹型肥胖的危害
大家都知道肥胖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而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相比危害更大,腹型肥胖者死亡风险高于非腹型肥胖者2倍。与正常人比较,腹型肥胖的男性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是正常男性的8倍,患冠心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倍,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7倍。不仅如此,腹型肥胖者患癌症的风险也更高。目前已经证实,至少有15种疾病与腹型肥胖有直接关系,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乳腺癌和肝肾功能衰竭等。
学会这几招,快速燃烧腹内脂肪,远离啤酒肚
1.“饮食”招
饮食最为关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分为4个要点介绍如下:
1)规律进食,不吃零食:每日三餐定时进食,两餐之间不要进食其他食物和零食,因为每次进食,食物都会使血糖升高,从而刺激体内的胰岛素释放,胰岛素的释放又会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使人肥胖。
2) 控制肉类摄入:每餐摄入肉类约2-4两为宜,肉的种类以脂肪含量少的牛肉、鸡胸肉或者鱼肉为主,过度肥胖者可进一步减少肉类摄入量,这样是为了控制脂肪的摄入。
3)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我国膳食宝塔推荐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和水果200-350g,特别是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苹果、菠菜、香菜、油麦菜等,这些蔬菜水果能够为我们身体提供大量的钾离子和维生素,而这些营养物质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燃烧脂肪。
4)减少糖类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糖类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更容易促使胰岛素分泌,这些物质也是体内升高血糖的主要物质,而这些物质摄入过多会在体内转变为脂肪,所以要减少这些物质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以及米饭、粉面、面包或者蛋糕等的摄入。
2. “运动”招
养成了以上这些饮食习惯以后,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运动,年轻一些的患者可适当进行高强度的减脂运动,年龄稍大的可以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如骑车、游泳、快速散步、慢跑等,这些运动都能够让腹部脂肪快速燃烧,达到减肥的目的。所谓有氧运动,是强调需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既不能强度太低,如慢悠悠散步,也不要过于快速长久的跑步。特别需要提醒减肥者的是,欲速则不达,不要一开始就高强度锻炼,一方面容易拉伤肌肉,另一方面,如果强度过大,身体蛋白质分解过多,甚至可能产生肾损伤。
3.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每日睡眠不足会导致内分泌出现紊乱,胰岛素分泌会增加,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所以要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研究也发现,睡眠不足的人新陈代谢速率较慢(在不同的睡眠分期,新陈代谢的速率也不一样,当睡眠进入快速动眼期时,新陈代谢速率会达到最高,如果你睡得少,快速动眼期的睡眠跟著减少,这会导致你吃太多、吃下不该吃的,以及在不对的时间吃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想要减肥成功,你得先睡个好觉的原因。
而充足睡眠有助于新陈代谢,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都在新陈代谢,不过在不同的时间段,体内代谢的模式是不同的,人在夜晚,尤其是接近凌晨时身体主要处于清除体内垃圾的过程,对人体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想要啤酒肚快速消失,除了以上3招,还要减少味精等调味品的摄入,特别提醒,如今很多人喜欢点外卖食物,而其实外卖食物通常都会添加比较多的糖、盐和味精,这些也不利于燃烧脂肪,所以应该尽量在家里自己做饭,减少外卖或外出吃饭的频率。
#南方健康# #健康明星计划#
肚子胖的人,里面装的是什么?教你三个方法减肚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年纪的增长,现在很多的男士朋友们大腹便便,特别是人到中年以后,身体健康状况也出现了隐患,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胡吃海喝了。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减肥,但就是腰腹部的一圈肉怎么减都减不下去,为什么人一胖就会胖在腰腹上呢?我们该用什么办法减掉这恼人的多余的脂肪呢?
肚子特别胖的人,里面装的是什么?原来很多人都搞错了
肚子大,并不是因为里面装了肌肉或是人们说的宿便,其实不管是肚子的里面还是肚子的外面都是脂肪,也就是肥肉。人体内的脂肪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这两种,所谓的皮下的脂肪就是我们可摸可看的脂肪。譬如说副乳,还有肚子上的游泳圈。而内脏的脂肪,也就是身体脏器内部所堆积的脂肪,如果腰腹的脂肪含量高的话,那么腹部就会呈隆起的状态,肚大如孕。
为什么人一胖,就会胖在腰腹上?如何消除腰腹上的脂肪?
说起腹部和腰部,可能是人身体中最容易胖的地方了,而且也是很难减掉肥肉的地方。主要原因是,腰是人身体当中的带脉所在区域,而带脉是往往都是横着的,在人全身当中腰腹部的循环也是最差的。平时譬如说久坐、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很容易造成腰人体腰腹部的脂肪堆积。再加上带脉上的气血流动不好,大肚子就慢慢的显现出来了。长期以往不能得到改善,血流受阻,人体很容易就会出现头晕、失眠、低血压等症状。肚子在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健康,要怎么解决这个烦恼呢?
3个动作锻炼腰腹肌肉,告别游泳圈
提臀举腿:找一处平稳的地方躺下,然后将身体稳定下来之后,双手放在身体的两侧,接着将腿胎高慢慢举起,直到垂直于地面,呼气时将腰部收紧,屁股往上抬,吸气放下,重复进行,每天15分钟。
交替抬腿:面朝前方蹲下,然后用双手反向支撑身体,上半身略靠地面的方向,但是不要躺下,接着左腿不动,右腿抬直向前抬高,腰部收紧,坚持10秒后,换左腿进行,每晚进行20组。
平板支撑:注意先保护好肘关节,采用俯卧的方式,用两只手的手臂和我们的双脚前脚掌支撑起身体,将双肘弯曲,小臂紧贴地面,大臂垂直地面,身体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腰腹收紧,身体不要往下塌,感受到力度保持静止即可。
吃饭时,注意2个细节,也能有助于减肥
每口饭嚼20次左右:吃饭时不要狼吞虎咽,一口饭多嚼几次再慢慢的咽下去最好,这样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会担心吃的太多。
晚饭前多吃蔬菜水果:在吃晚饭之前,我们可以多吃些水果蔬菜,这样不但可以增强饱腹感,还能让我们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热量少更有利于瘦下来。
平时吃饭注意不要吃的过饱,中饭如果中途停下来的话就是要继续再吃了,此时说明已经吃饱了,如果再吃的话,很可能就会吃到撑,不利于减脂。想要控制自己的胃口,不妨将自己的餐具换成小一点的,这样视觉感受上不同,吃的也会更少一些。但是减脂切忌节食,不能为了减肥而不吃饭,长期下来,不但不容易瘦,还可能因为反弹快而越来越胖,生活工作当中不要长时间的久坐不运动,没事起来活动活动。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中年发福?教你几招甩掉“大肚腩”
现如今的社会,人们都开始注重身材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人们对于养生越来越关注。但是对于很多中年男性来说,发福确实比较常见的一种事,甚至可能到了中年时期后,发福就已经成为必然,但其实这与人的生活饮食都有很大联系。
其实很多男性之所以在中年时期会出现肥胖症状,这主要与身体机能有所衰退以及严重的生活压力、不良饮食方式等有很大联系。中年男性虽然工作相对稳定,但也需要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并且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平时参加工作后运动也比较少,所以这最终也导致肥胖症状的发生。不过除肥胖之外,这种情况也很容易导致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实际上,对于中年男性来说,发福并不是中年的主要特征,因为肥胖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改变的。如果中年男性能有效按照以下六种方式进行改变,那么肥胖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中年男性记住这“6点”
1.蔬菜水果要多吃
人体本身所需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其中各种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等人体都很需要,而这些通常都可以通过蔬菜和水果进行获取。要想起到减肥功效,首先,平日里一定要坚持多吃蔬菜水果,比如每日尽量吃一斤左右的蔬菜,并且种类要多种多样,因为这样既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消化吸收。
2.早餐一定要吃
很多人因为早上要赶时间,所以有时就不会吃早餐,或者有时会随便吃点。其实早餐对于人的一天非常重要,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并且还要吃的健康。首先,早茶,蛋白质以及维生素都不可缺少,而这些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包子,馒头以及牛奶等食物进行获取。此外,早餐应该细嚼慢咽进行食用,这样才更加健康,且能维持一天的整体状态。
3.晚餐尽量简单且少吃
很多人晚餐时间是不固定的,因为有时会进行加班,所以晚餐可能会在十点或者12点才吃。其实晚餐最佳时间是下午六点到七点,因为这个时间段吃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食物消化。一般晚餐建议以蔬菜和粥类为主,晚餐也尽量不要吃太饱,一般八分饱左右最好,对于油炸,高盐,高油等食物,一定要避免摄入,否则很容易导致肥胖症状的发生。
4.吃饭别狼吞虎咽
很多男性除了本身豪迈之外,也有一些人为了赶时间,所以平时吃饭经常狼吞虎咽,其实这样虽然能有效节约一点时间,但却很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并且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所以平时我们吃饭尽量细嚼慢咽,但也无需太过墨迹,只有合适的控制吃饭时间,才能使饮食更加健康。
5.避免饮料
市面上售卖的很多饮料,其实都是调配而成的,这其中包括各种浓缩饮料,碳酸饮料等,并且其中含有的糖分也非常高,常喝很容易导致肥胖症状的发生,同时也会引起糖尿病等病症。所以平时尽量减少饮料饮用,而是以常见的白开水为主最为合适。
6.避免喝酒
虽然现在酒类饮品已经成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饮品,但从身体健康角度来看,酒中富含的酒精很容易影响到身体健康,并且会对肝脏等器官产生损伤,也会刺激到肠胃健康。所以平时尽量避免喝酒,这样才更有利于健康。
男性的大肚并不一定就是这人有福气的象征,如果肚子胖的速度比较明显,已经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则需要看一下是否是机体出现了某种疾病引发的的异常,另外日常多注意调理,尽可能摆脱这种亚健康状态。
来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