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肥胖侵蚀您的健康!中医专家教您4招调理,健康享“瘦”生活
#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每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肥胖问题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医认为:肥胖常与劳役过度、饮食起居失常、情志内伤等因素有关。
《黄帝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长期过食肥甘厚味、久坐少动,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肝郁则气机不畅,津液代谢受阻,形成痰湿瘀滞的病理状态。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朱伟介绍,肥胖症治疗主要以祛湿化痰、通经活络为主。以下是调理肥胖的中医方法,建议收藏。
一、四大核心调理方法1.饮食调理:药食同源,调养脾胃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通过饮食调理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原则上宜清淡饮食,少吃肥腻、甜食等。推荐以下三类食物:
(1)健脾祛湿:薏米、红豆、山药、茯苓。
(2)促进消化:山楂、陈皮、萝卜。
(3)利水消肿:冬瓜、黄瓜、芹菜。
2.运动养生:动静结合,升阳化湿
中医提倡“动静结合”,适量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消耗多余脂肪。
(1)传统运动:
太极拳:以柔克刚,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
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可强化脾肾功能。
站桩:每日10分钟,培补元气,改善代谢。
(2)现代运动: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快走、跳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脾胃运化,但需避免过度汗出耗气。
3. 情志调节:疏肝解郁,身心同治
情绪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功能。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力对防治肥胖非常重要。以下是情志调节的建议:
(1)多听音乐、练习冥想、腹式呼吸。
(2)与朋友交流,释放压力。
(3)保持乐观心态。
4.针灸减肥:激发身体自愈力
(1)穴位针刺:
通过刺激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天枢等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抑制食欲,促进脂肪分解。
(2)特色疗法:
耳穴贴压:在耳屏饥点、内分泌穴贴王不留行籽,控制饥饿感。
埋线减肥:将可吸收线埋入特定穴位,持续刺激2~3周,适合忙碌人群。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腹部、背部等部位,促进气血运行,帮助消化和代谢。
二、注意事项:科学减重,循序渐进1.循序渐进
减重速度建议每月不超过体重的2%,避免损伤正气。
2.个体化方案
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分型,不可盲目跟风。
3.长期调理
肥胖多为慢性疾病,需坚持3—6个月以上调理周期。
专家提醒:
朱伟主任提醒:中医调理肥胖注重“整体观”与“治未病”,通过饮食、运动、针灸、情志的综合干预,恢复脏腑功能平衡。肥胖并非单纯的“体重问题”,而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让我们以中医智慧为引,开启健康减重之旅,重获轻盈与活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曾晶 罗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中国学生营养日|超重肥胖儿童饮食管理及中医干预建议
1989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大力普及营养知识。
在“中国学生营养日”,我们今天就聊一聊“儿童饮食管理”这一话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儿童超重、肥胖的全球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儿童的肥胖流行始于2000年左右,我国儿童的肥胖患病率从2002年的6.6%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15.8%,此10年的增长速度已超过美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儿童期,肥胖不仅与哮喘、腺样体肥大、儿童1型糖尿病、儿童脂肪肝、中枢性性早熟等疾病密切相关,儿童肥胖同样会延续到成人。
一项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在13年的随访过程中,80%的肥胖儿童会发展为成人肥胖。因此阻止儿童肥胖患病率的增长是我国公共卫生及临床医生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
幸运的是,有文献表明,采取有效的饮食营养干预手段,超重肥胖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或是彻底治愈的。
一、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儿童肥胖相关?
1.不吃早餐
文献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儿童发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更大。因此养成规律吃早餐的习惯对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零食及含糖饮料的摄入
文献研究表明,多次摄入热量较高零食的儿童相比不吃零食的儿童患超重肥胖的概率更大。同时频繁摄入含糖饮料也增加儿童超重肥胖的患病风险。
3.进食过快
研究表明,进餐时速度过快将增加儿童肥胖患病风险。因此当儿童进食时应保持适宜的速度,避免进食过快。
儿童青少年应尽量避免以上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以下将列出相关健康营养策略供家长朋友们借鉴参考。
二、学龄期儿童科学膳食营养策略
1. 三餐规律进餐
学龄儿童注意三餐时间应相对固定,三餐要做到营养均衡,少油盐调料等。
2.足量喝水,不喝含糖饮料
多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3.不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可能增加儿童消化系统负担,造成热量堆积,导致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三、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超重和肥胖的情况?
我们可以初步通过儿童的BMI进行简单的评估。BMI(Body Mass Inde)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 BMI = 体重(Kg) / 身高2(m),例如:一个52Kg的人,身高是1.55m,则BMI为:52(Kg)/1.55 2(m)= 21.6。同时参照《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进行评估(见下图)。
如果您的孩子属于超重肥胖的范畴,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评估是否存在其他肥胖合并症的情况,同时制定有效的饮食及运动策略防止肥胖进一步发展。希望通过健康的饮食宣教,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
四、儿童单纯性肥胖中医干预治疗
体形的胖瘦受先天禀赋的影响,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人有脂、有膏,有肉”,脂膏形体即为肥胖。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与脏腑功能有关,若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湿、膏脂聚积体内,则会引起肥胖发生。儿童单纯性肥胖除了饮食调整、运动疗法等方法外,中医调理脾胃肝肾功能,化湿涤痰,配合针灸及耳穴压丸等,能起到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症的作用。(马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肥胖的真凶找到了!中医:8个常见“减肥穴”,多按或有奇效
小腹的成因有很多,除了均衡饮食和保持运动,也有可能是代谢不好或是体质关系形成的,现在就要教大家一个辅助的小诀窍,透过分辨小腹类型,再针对穴位按压,摆脱小肚腩就能事半功倍!
要轻松找到穴道,首先要教大家1寸怎么算。
中医里提到人体的1寸,大约是大拇指的宽度。知道1寸的测量基准后,就可以自己找穴位了。
一、便秘型
有便秘问题的人,按压肚子会似乎有硬块在腹中;如果便秘很严重,按压时甚至会有刺痛感。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帮助肠道蠕动,以达到排便的功效。
- 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处。
- 大巨穴:位于肚脐正下方2寸然后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二、水肿型
和胀气型一样会胀胀的,但拍打时有实心感,就像水球一样。按压肚皮时,皮肤颜色会呈现淡黄色,需较久时间才能恢复皮肤色,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加强代谢,去除多余的水分。
- 水分穴:位于肚脐正上方1寸。
- 天枢穴:位于在肚脐两旁2寸处。
三、胀气型
容易胀气的人肚皮会摸起来鼓鼓的、拍打时有空心感,像气球般有弹性,特别容易打嗝或排气。胀气主要是因为循环较慢造成,可以推揉以下穴位加速循环,解决胀气问题。
- 中脘穴:位于肚脐正上方4寸。
- 外陵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寸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四、松垮型
肚肚摸起来较松软、缺乏弹性、且容易有肥胖纹。中医理论提到,肌肉松垮主要是因身体能量不足,我们可以推揉以下穴位以达到提升能量、紧实肌肤的作用。
- 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十一肋骨尾端(位于腋窝往下画一直线处)与肚脐水平线交点处。
-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
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属于哪一型,也可以顺时针推揉肚子,力道不用太强,有微微酸胀感即可,这样就可以刺激到所有的穴道。
最后,还是要提醒想瘦身的各位,想保持好身材,穴位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从均衡饮食及运动习惯做起才是最重要的!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清风计划# #南方健康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