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肥胖带来的危害(12岁肥胖带来的问题)

文章目录:

暴饮暴食!12岁男孩查出重度脂肪肝

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前不久,12岁的铭铭(化名)因B超常规体检发现脂肪肝,来到无锡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咨询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孩子接受了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铭铭竟然已经处于重度脂肪肝阶段。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铭铭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不爱吃蔬菜水果,还有暴饮暴食的习惯。作息方面也不是很规律,也比较宅不爱运动。医生介绍,孩子之前曾经有间断性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但家长以为只是消化不良,没有特别重视。

“这次常规体检后发现脂肪肝,因为常规的B超检查对于脂肪肝程度的判断有一定局限性。我们对孩子进一步通过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检查,确诊了重度脂肪肝问题。幸运的是还没有造成肝纤维化的问题。”无锡市儿童医院影像科负责人蒋昊翔介绍,经过三个月的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铭铭的脂肪肝程度目前已经由重度逆转为了轻度,肝功能等指标也都恢复正常。

蒋昊翔表示,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长得胖一些是营养好、健康的一种表现,其实不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肥胖患病率逐年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专家介绍,脂肪肝可防可控,应该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相较于其他检查,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检查,能提供更为精确的脂肪含量数据,帮助医生对肝脏健康状况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该检测技术为儿童脂肪肝的早期检测、诊断以及疗效监测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一提的是,脂肪肝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孩子是否患有脂肪肝不能单纯从体型胖瘦与否来判断,家长们还是要注重孩子的日常体检!

12岁女孩400斤 准备手术保命,因重度肥胖引发心脏衰竭

12岁女孩400斤,心脏衰竭命悬一线,她能否创造生命奇迹?

你敢相信吗?一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体重竟然达到了惊人的400斤!更令人揪心的是,她因为过度肥胖,心脏已经不堪重负,出现了衰竭的迹象。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却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面对这样的困境,她能否创造生命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探寻背后的真相。

小女孩名叫小雨(化名),生活在一个看似普通的家庭。然而,她的生活却因为肥胖而变得异常艰难。从小,小雨的食欲就异常旺盛,仿佛永远都吃不饱。家人起初以为这只是孩子长身体的表现,没有过多干涉。可随着岁月的流逝,小雨的体重却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最终定格在了令人瞠目结舌的400斤。

小雨的生活因此陷入了困境。她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奔跑、嬉戏,甚至连走路都变得异常艰难。她的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与死神抗争,每一次起床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家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束手无策。他们带着小雨四处求医问药,却始终无法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直到去年,小雨的身体状况突然恶化。她开始频繁地感到呼吸困难,稍微一动就气喘吁吁。家人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带着小雨去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诊断:心脏衰竭。这意味着小雨的心脏已经无法有效地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她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

听到这个消息,小雨的家人们瞬间崩溃了。他们无法想象,自己的孩子竟然会面临这样的生死考验。小雨自己虽然年纪还小,但也隐约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她开始害怕,开始哭泣,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面对这样的困境,医生们给出了一个建议:手术。通过手术,可以减少小雨的体重,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为心脏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然而,这个手术的风险极高,不仅因为小雨的体重过大,手术难度大,还因为她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

这个决定对于小雨的家人们来说无疑是艰难的。他们一方面担心手术的风险,另一方面又害怕不手术会失去小雨。在经过长时间的挣扎和讨论后,他们最终决定,为了小雨的生命,愿意冒险一试。

手术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小雨被推进了手术室,家人们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仿佛静止了,每一秒都充满了煎熬。手术室里,医生们正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手术。他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出现任何差错。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医生们终于走出了手术室,告诉他们手术成功了。

那一刻,小雨的家人们激动得泪流满面。他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曙光,看到了小雨重新站起来的希望。然而,手术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术后的恢复同样艰难而漫长。小雨需要在重症监护室里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在这段时间里,她不能吃东西,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这对于一个曾经习惯了大量食物摄入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但小雨却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她乖乖地听从医生的安排,忍受着饥饿和疼痛,努力地恢复着身体。每当家人来看她时,她都会露出坚强的笑容,告诉他们自己很好,不用担心。她的坚强和乐观感染了每一个人,也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雨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她可以开始吃一些流食了,虽然量不大,但对于她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她的脸上开始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她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不失去勇气、不停止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迎接新生。

小雨的故事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肥胖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青少年肥胖问题更是令人忧心忡忡。肥胖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身体健康,更可能带来生命危险。小雨的经历让人们看到了肥胖带来的巨大危害,也引发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和反思。

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关注和支持。有人说:“小雨加油!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有人说:“肥胖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大家都要注意身体健康啊!”还有人说:“看到小雨的故事,我真的很感动。她那么坚强乐观,我们也要向她学习!”

这些留言不仅是对小雨的鼓励和支持,更是对全社会的一种提醒和警示。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我们要从小雨的故事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要合理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美好的未来。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肥胖问题的关注和宣传。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学校可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媒体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小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我们要珍惜生命、关爱健康、勇往直前!让我们一起为小雨加油、为健康加油、为未来加油!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尽情欢笑!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我们要像小雨一样勇敢地站出来去战斗。同时,我也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留言分享你们的看法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吧!

孩子超重肥胖的危害远比你想象中大!家长切莫忽视

2024年是国家卫健委提出的“体重管理年”,并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早在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团委、妇联等6部门就共同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希望遏止儿童青少年肥胖上升势头。

肥胖的定义及流行现状

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改变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的一种状态。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显示,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迅速,从2002年的2.1%到2021年的13%,2021年数据看,男生肥胖率(16.1%)大大超过女生(9.8%),城市肥胖率(14.5%)超过农村(11.6%)。

2020年《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显示:儿童肥胖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虽然西部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不是高发地区,但防范于未然才能有更好的明天。

肥胖的危害

无论肥胖率高低,超重与肥胖对儿童青少年危害是很大的。就超重与肥胖来说,本来就是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起因是遗传基因在肥胖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如缺乏身体活动与不合理膳食,或多种危险因素交织。儿童青少年肥胖会带来一些列问题,体型过重、社会心理问题、认知困难、胆结石、肝脂肪变、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型卒中、内分泌相关的癌症及消化系统癌症、内分泌及代谢紊乱、骨关节病和痛风患病率高等等。

超重肥胖不光看体重指数,还要看腰围

成人可根据体重指数和腰围大小可判断自己是否有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但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与成人不同: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m)。

成年人体重指数(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适宜体重,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

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的,称为中心型肥胖。判断成年人中心型肥胖的标准是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判断与成年人不同,不同年龄体重指数差异大(见表格)。

开展体重管理,维持健康体重

指导学生营养就餐、干预学生超重肥胖、开展学生营养健康教育。

肥胖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控制饮食,减少摄入的总能量是减重最重要的基础治疗。积极运动可使身体的代谢率增加,能更多地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是控制体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01 提倡合理膳食

减少摄入是最重要的基础,一般肥胖超重者减少1/4-1/3能量摄入,但还是遵循以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选择食物品种越多越好,平均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一日三餐。每天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廋肉,少盐(<5克/日),少油(<25 ~30克/日),控糖(<25~50克/日)限酒(<15克/日),规律进餐,合理选择零食(不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读懂营养标签,足量饮水。规律进食,少在外就餐。就餐不看电子设备和视频。注重家庭氛围,增进家庭成员交流,良好家庭关系能降低超重肥胖。

限制和减少能量摄入应以减少脂肪为主。避免吃油腻食物和过多零食,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限制含糖含酒精饮料,避免过度节食,防止产生神经性厌食症或在暴饮暴食后自行引吐等心理、行为障碍。

02 提倡适宜运动和身体活动

以吃动平衡,健康体重为主。儿童青少年应天天活动,严格食不过量,保持吃动平衡,健康体重。6-17岁儿童每天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天高强度身体活动;家庭、学校、社会创造安全、适宜的运动环境。鼓励适当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增加有氧和抗阻运动,50分钟逐步达到一般儿童推荐量,逐步增量。减少静态活动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视频时间少于2小时,越少越好。保证足够睡眠,6-12岁每天9-12小时,13-17岁每天8-10小时。

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时间应比一般健身长30-60分钟以上,每次活动时间最好不少于10-30分钟。肥胖者可根据减重需要,选择运动方式、运动强度,重视运动注意事项,或咨询专业人员和医生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

03 指导儿童合理选择和摄取食物,

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

在平衡膳食和身体运动的同时,还应注意孕妇在妊娠后期要适当减少摄入脂肪类食物,防止胎儿期体重增加过重。家长要克服“肥胖是喂养得法,越胖越健康”的旧观念。父母肥胖者应定期监测儿童体重,以免儿童发生肥胖。·特别重视青少年少食盐、油脂、含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每天至少运动一小时。静坐时间不超过1-2小时。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治是个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针对超过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综合干预和防治,对易感环境进行针对性预防,对一般人群进行普遍性预防。防范超体肥胖,使儿童青少年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陶伟

编辑:郭幸鑫

审核:谢春燕 汪瑞

来源:四川疾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