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开始,从轻出发
5月11日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
世界卫生组织
将肥胖确定为
十大慢性疾病之一
它也是当今社会
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原因
肥胖可导致
各种各样的疾病:
如:糖尿病等代谢并发症
心脑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生殖系统疾病等
如何界定肥胖?
国际上通用以体重指数(BMI)来划分:BMI=体重(公斤)÷ 身高(米)÷ 身高(米)
通常女性的正常体重指数为21~23
男性的正常体重指数为22~24。
超过正常数值,但低于28的,界定为超重;在28以上的,则属于肥胖症的范畴。
肥胖怎么办?
专家介绍,主要的控制体重方法还是改善生活习惯。通过科学的饮食合理的运动,可以使体重得到控制。确实有一些人,尝试了各种方法,可能有短期的体重改善的作用,但是很难长期坚持。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能控制血糖,又改善体重的药物来帮助他们。实在过胖的患者,肥胖对他们的睡眠,血糖控制,血压控制,关节都有巨大的影响,这样的患者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去减肥。
在世界防治肥胖日
“减肥”的话题
又被提上了议程
“迈开腿,管住嘴”
这个简单道理大家都懂
但减肥
您真的“减”对了吗?
以下这些减肥误区
千万别踩
误区一:只做运动不控制饮食
有一些经常运动的人仍然很胖,这是因为,减肥的唯一途径就是摄入的总能量小于总消耗,长跑一个小时大约能消耗 400 卡路里,而一个奶油蛋糕就能让你这一个小时的努力化为乌有。所以要记住,关于减肥,运动只是辅助,正确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才是减肥的关键。
误区二:不吃早饭,或者长时间不进食
不吃早饭会让你新陈代谢缓慢,从而在一天中后面的时间里更难以消耗脂肪。如果长时间不进食,经常挨饿之后等于对身体发出了“饥荒”信号,而身体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在下一次的进食后会储存更多的脂肪。所以,正确的减肥方法是少食多餐。比如,一日三餐之间加上一点零食(比如低糖的水果,一片面包),让身体处于随时有能源供应的状态而非“饥荒”状态。
误区三:局部减肥
常常有人问:怎么减腰腹部脂肪之类的问题,并且强调自己其他部分不胖。而且在一些健身网站,还经常看到一些诸如某某腰腹运动平坦小腹,甚至一些所谓的“按摩瘦身霜”。事实是:脂肪只可能全身减,而不能局部减。腰腹部位是人体最易堆积脂肪的部位,而要减少腰腹脂肪,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饮食,加上合理运动。
误区四:禁止任何脂肪的摄入
人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吃脂肪长脂肪,但这并不对!不是脂肪让人变胖,而是摄入的总能量过高让人变胖。高脂肪食物容易发胖是因为,每克脂肪热量有 9 卡路里,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每克只有 4 卡路里。常常看到一些健身论坛上提到减肥就说要禁油,这并不正确。膳食结构中的脂肪的供能比在 25-30%,所以应该限制的脂肪摄入的总量,同时注意脂肪的质量,尤其是限制和减少反式脂肪(大量存在于煎炸,加工食品)和饱和脂肪(肥肉)的摄入。
误区五:只吃蔬菜水果
如果只吃蔬果的话无法从中获得足够、均衡的营养物质,无法从中获取蛋白质,身体会大量分解肌肉。而肌肉和新陈代谢大大相关,如果你通过这种方法减肥,可能在一个月内减少了 10 斤肌肉,仅仅只有 1-2 斤脂肪。结果就是你的外观并没有改善多少。更坏的是,大量损失肌肉意味着你的新陈代谢将大大降低,身体会越来越难以消耗脂肪。所以关于减肥的目的是减少脂肪,而不是水分或者肌肉。
误区六:高蛋白饮食让人发胖
很多女性认为高蛋白饮食会让人发胖,事实上,三大营养素中,蛋白质是最不容易让人变胖的成分,因为人们进食时会存在食物的热动力效应,即人体在消化蛋白质时会提高新陈代谢高达 30%,碳水化合物则只能提高 10%。有些人控制肉食和油的摄入,却吃了大量的白米粥。其实,精制的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更容易发胖。
误区七:以代餐粉取代正餐
现在市场上,鼓吹各种功效的代餐品层出不穷,其成分以谷类、豆类、薯类食材等为主的,包括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和代餐粥。其主要特点是热量极低,能够延长胃的消化时间,从而产生饱腹感,有效的控制自己想要吃东西的欲望。但代餐粉只是减肥辅助手段,不能长期只吃代餐粉而不吃正餐,否则会有营养不良、厌食症、肠胃道疾病风险。
关于减肥这件事儿
咱得讲究科学
饮食调控
人体每日所需能量摄入的类型与比例是固定的,即碳水化合物占55-65%,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30%,三大热源物质缺一不可。减肥期间也不应过分改变上述比值,而是要限制总热量的摄入。
“管住嘴”绝对不是盲目节食或只吃素食,而是均衡、合理的膳食搭配,控制摄入总量;保证三餐,将餐盘切割成四分,1/4是肉类,1/4是主食,1/2是蔬菜;多吃蛋白质、少吃精碳水,碳水化合物以多糖(比如富含淀粉的玉米、谷类、薯类及纤维素等)为主,告别高糖高热量零食和饮料,多喝水。
减肥失败或减肥后体重反弹是因饥饿感所致。了解哪些食物有助于增强饱腹感,有助于减轻体重并保持减肥成果。
四项注意:快走比忍住不吃更利于减肥
大多数减肥的人都强忍着自己对美食的渴望,每天靠吃蔬菜水果来达到节食减肥的效果。然而,相比单纯压抑对食物的欲望,运动能更有效抑制饥饿感,减少热量摄入。
行走的速度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状态,每天快走半小时至40分钟,走到“细汗微出”,年轻人心跳一般不超过130次/分钟,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不超过120次/每分钟,以每分钟120至140步、心跳120次为宜,强度以感觉呼吸、心跳有点加快,微微有点出汗,身体无不适感为准。
减肥目标不宜高
如果你对自己的肥胖十分苦恼,也许有时候你会想让自己全身的多余重量全部减掉。然而,这一想法并不正确。肥胖者只需要减掉全身重量的5%,就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事实上,树立的目标越简单,越容易达成,这对于刺激代谢水平以及减肥具有最佳的效果。
持续的减重是有利的,但并非所有器官系统都有相同的反应。肌肉细胞对于持续减重的反应最为强烈,但是肝脏与脂肪组织仅仅在减重5%的时候反应强度达到最高。
5月不减肥
6月徒伤悲
教大家一组室内锻炼法
学起来,动起来
告别肥胖
为了健康
管住嘴,迈开腿
保持良好的
饮食、运动、生活习惯
让我们一起
健康瘦下来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来源: 长城新媒体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科学饮食,才能边吃边瘦
每年的5月1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年5.11世界防治肥胖日的主题是“防治肥胖及其肿瘤并发症”,口号是“防治肥胖,你我同行”。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突出营养问题之一,平均每两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超重肥胖,需要减重。
我们都知道肥胖不利于健康,肥胖持续的时间越长,患癌风险越大。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40岁前超重,患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会升高(男性升高16%,女性升高15%);还有研究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体重增加有关联,特别是那些进入更年期后仍然处在肥胖状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较正常体重女性高出30%。
你真的了解你自己的体重吗?体重多少才算正常呢?
这里需要了解几件事:标准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体脂和腰围。
1.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比如身高160cm的女性,160-105=55kg,这就是她的标准体重。
2.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建议将BMI保持在18.5-23.9之间就好,还是身高160cm的女性,如果她的体重是70kg,那么BMI=70/(1.6的平方)=27.3,对比下图的数据,属于超重范围,需要减肥。
3.体脂,仅凭体重判断肥胖与否是不够的,因为真正的肥胖,要看体内的脂肪组织是不是超标,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标准”——身体脂肪,简称体脂。成年男性身体里的脂肪比例不能超过总体重的25%,女性不要超过30%。
4.腰围,腰围也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成人男性腰围≤ 90 厘米
女性腰围 ≤85 厘米
超过了这个数值属于腹型肥胖,同样需要减肥。
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我们——预防发胖要趁早!趁着年轻,一定要及时预防肥胖。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好身材,以下知识点,大家不妨认真学起来:
科学饮食
才能边吃边瘦!
学起来!
转自中国营养学会
来源: 陕视新闻
5·11肥胖日|你的难“瘦”,我们来解“围”
编者按:
目前,中国人体重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人群超过9000万,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肥胖逐渐发展为一种慢性疾病。5月11日为“世界防治肥胖日”,谐音是“我要1”,“1”代表苗条,通俗地讲就是“我要瘦”。
肥胖是当体内营养过剩时,脂肪就会不断堆积到内脏,储存过多时,会出现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的状态。这是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肥胖会进一步引发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进而增加中风和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肥胖患者如何进行调整?
综合性生活方式干预是肥胖治疗中最为重要的基石。
1.饮食
减少由膳食摄入的能量、加强体力活动以增加能量消耗,控制能量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注意平衡膳食, 可给予一些高蛋白、低热量食物,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粮等, 少食用甜品及碳酸饮料等。形成科学、健康的就餐习惯,合理安排晚餐时间,严禁晚间进食。
2.运动
适当的运动计划,并长期坚持。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注意循序渐进,可有效预防肥胖。
3.心理
减肥期间注意关注自身精神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4.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对于严重的肥胖患者,建议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绝大多数肥胖患者通过科学有效的减重治疗,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愈,从而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治疗肥胖,针灸科有妙招!
针灸疗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配合一定的操作手法,由外及内,平衡身体机能,改善肥胖。
针灸治疗肥胖的原理:
1、使脏腑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旺盛,能量消耗增加,健运水湿,调畅气机,振奋阳气,从而促进代谢。
2、调整人体胃肠功能及机体平衡,减慢胃排空,有效控制肥胖症者的摄食行为,从而达到减重及防止体重反弹的目的。
3、改善脂肪的形态转变,提高脂肪的代谢产热。
针刺治疗肥胖的选穴:
由于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堆积较其他部位明显,肥胖症的针刺疗法重视胸腹部腧穴的选用,体现“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则。带脉环形腰腹部一周,正好是腹部脂肪堆积的部位。带脉环腰贯脐,环身一周,调节他经及脏腑升降气机,是阴阳交泰之关键。带脉经气不利,约束无权,则脾胃失度,水谷精微变生膏浊,留着脏腑,囤积中焦腹部而致腹满肥胖。“通调带脉”干预肥胖,既能恢复带脉对纵行经脉的正常约束作用;又能调理中焦脾胃,而使气机升降的功能恢复正常。
针刺疗法在重视局部取穴的同时,同样重视选用远端腧穴和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四肢在下为“根”为“本”,是经气之源,其主治范围广泛,加之选用的腧穴为特定穴,可以通调经气,对肥胖症的病机进行有效治疗。
减肥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希望“胖友们”能通过科学的减肥方法,赶走“脂肪君”,在健康的基础上享“瘦”美好的生活。(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梁翠梅、杨文津、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