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性肥胖吃什么药(垂体性肥胖吃什么药好)

文章目录:

目前治疗垂体腺瘤有哪些手段?

垂体腺瘤俗称“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是从垂体前叶生长出来的良性肿瘤,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经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养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主治医师张民告诉记者,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患者首诊的科室也会相对分散,最常见的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妇科、眼科、骨科、男科以及皮肤科等等。特别是育龄妇女。多数有内分泌功能,因而可以出现一些内分泌症状,有许多患者首先选择到内分泌科或肿瘤科就诊,最后因为手术需要而转入神经外科;也有一些患者因为视力下降而首先到眼科就诊,也因手术需要而转入神经外科。

颅咽管瘤多发生在儿童及年轻人,发病缓慢,除视力和视野障碍外,还有发育停滞、性器官不发育、肥胖和尿崩等垂体功能减低和丘脑下部受累的表现。

泌乳素腺瘤约占40%,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增生、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约占10%,临床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毳毛增多等。重者闭经、性欲减退、全身乏力,甚至卧床不起。有的病人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比较少见,由于垂体甲状腺刺激素分泌过盛,引起甲亢症状,在垂体瘤摘除后甲亢症状即消失。

无功能腺瘤约占25%,早期病人无特异表现,肿瘤长大可压迫垂体致垂体功能不足,如继续长大可压迫视交叉,引起视力视野改变。促性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临床有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精子数目减少等。

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一般患者可以选择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药物等手段来治疗垂体腺瘤。

手术治疗适用于大部分垂体腺瘤病例,通常有开颅手术和经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两种术式,其中开颅手术采用较少,仅个别复杂病例适合此类手术。经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国际上已经广泛采用的术式,多数患者适合此术式,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适合无颅内压增高征、肿瘤直径<2cm者,可考虑γ-刀或X-刀治疗。但是,此类治疗毕竟不宜作为首选,仅适合于体质特别差、多次术后仍复发、术后残余或者坚决不接受手术者。

垂体功能减退者可予药物替代治疗,分泌性功能腺瘤可以酌情选用抑制垂体激素分泌过多的药物。部分有分泌功能的腺瘤可以在医生的长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如大多数的催乳素腺瘤可以长期口服溴隐亭治疗,多数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生长激素腺瘤可以服用生长抑素治疗,赛庚啶适用于ACTH腺瘤、GH腺瘤。无分泌功能性腺瘤可予泼尼松、甲状腺素片等替代治疗,以改善垂体功能减退症状,按病情需要选用。 (陈英文 王鸿彬 永娜)

32岁男子重达200斤!肥胖元凶竟是脑垂体长了瘤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

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与自信心,更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女性不孕等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内分泌中心接诊了一名重达200斤的青年男子,经检查,造成其肥胖的元凶竟是起源于脑垂体的肿瘤。专家提醒,精准识别肥胖病因,才是健康减重的关键。

32岁的小伙子林先生(化名)体重达到了200斤,曾在健身机构尝试减重,但减重后又出现了复胖。近日,林先生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肥胖病内分泌专病门诊就诊。青岛市市立医院内分泌中心内分泌科副主任董利平为他进行了细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发现林先生不仅肥胖,还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谢综合征症状。林先生的腰围达100cm,BMI达到30.19kg/m2。在我国,肥胖的中国诊断标准为BMI>28kg/m2;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可以诊断为中心性肥胖。进一步的肥胖病因筛查和代谢功能评估显示,他的血ACTH水平异常升高。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董利平判断林先生的肥胖必定另有原因,很可能是垂体瘤所致。

在与林先生充分沟通后,他爽快地同意了住院诊疗。经过住院期间的诊治结合,很快“侦查”出了林先生肥胖的元凶——脑垂体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微腺瘤!董利平介绍,ACTH微腺瘤是一种起源于脑垂体的良性肿瘤,直径通常小于10毫米,尽管体积较小,但却可能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造成显著影响,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肥胖便是其中之一。随后,林先生被转入神经外科接受进一步治疗。出院前,他满怀感激地说:“我本来只是想来减个重,没想到帮我及时发现了大问题,专科门诊果然有优势!”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健康挑战。它不仅影响个人形象与自信心,更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女性不孕等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肥胖症的分型分期多样,有单纯性肥胖,也有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据介绍,在肥胖患者中,有5%~10%的肥胖患者属于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某种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抑郁药物等)引起的体重异常增加。这类肥胖往往伴随着原发疾病的症状,单纯依靠节食和运动难以有效控制体重,需要专业的医疗介入。

面对复杂肥胖问题,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成立肥胖病联合门诊MDT(多学科诊疗)团队,由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减重科、代谢减重外科、脂肪肝专病科、运动康复科和减重专科护士等多学科专家组成,致力于肥胖症的深入研究与诊疗。

内分泌科肥胖病专科门诊作为诊治的首站,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专业的实验室检测(如激素水平检测、代谢功能评估等),精准识别出患者的肥胖类型、潜在病因及相关靶器官损害。同时,结合患者的减重动机和具体诉求,运用多学科MDT模式,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综合性的治疗管理策略,确保患者获得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是采用药物减重、中医减重或手术干预(如减重手术),团队都建立了长期的跟踪管理机制,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并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以确保减重效果的持续巩固和提升。

专家介绍

董利平 青岛市市立医院内分泌中心内分泌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专业擅长:擅长糖尿病并发症及个体化治疗,肥胖、甲状腺疾病、痛风、骨质疏松等的诊治。

本部肥胖病内分泌治疗门诊:周一上午(本部)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名方五苓散可治肥胖

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胖人多阳虚。所以,五苓散减肥的效果主要通过温阳化气、健脾化湿的作用起效。

名方五苓散可治肥胖

文/徐文华 万凌翔

五苓散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本方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白术五味中药组成。具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即吐、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痰饮内停、心下悸动、吐涎沫而头眩等症。本方为利水之剂,常用于肾炎、肝硬化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所治诸证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近年来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的应用范围较广,符合阳虚气化不利者,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单纯性肥胖、尿潴留、前列腺炎、小儿遗尿、手足多汗症、乳腺增生、荨麻疹、湿疹、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中医如何认识肥胖

中医认为,肥胖的形成与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疏于劳作、七情过度、脾胃虚衰、痰饮水湿等有关。

1.体形的胖瘦受先天禀赋的影响明显。中医认为体质有阴阳刚柔的差异,由先天禀赋决定的。

2.过食肥甘,饮食不节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3.脏腑功能失调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与脏腑功能有关,其中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维持人体营养物质代谢正常进行的根本。中年以后,脾胃运化功能逐渐减退,对肥甘厚味的转化功能也逐渐减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输布,蓄积体内而为痰湿脂浊,躯脂满溢,再加上年高以后好静少动,形体遂渐渐肥胖。

4.痰浊水湿与肥胖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肥胖人多食膏梁厚味,日久必致脾虚,脾虚不主运化,若再多饮酒醇,必然痰湿内生,湿浊积聚。

5.好逸少劳,若过食肥甘,又疏于劳作运动,甚或久坐久卧,使体内营养精微不能消耗,日久必积聚而成肥脂。

温阳健脾治肥胖

五苓散首载《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五苓散主之”,历代医家借其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用在治疗小便不利证有良效。

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胖人多阳虚。所以,五苓散减肥的效果主要通过温阳化气、健脾化湿的作用起效。温阳可以化气,气化正常则三焦气机条达,水液代谢正常;健脾可以消导、祛湿,起到消脂祛油、化痰的效果;二者共同作用使津液布散复常,保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而达到减肥的效果。故五苓散本义是使气化得通,方中桂枝是助气化之灵药,用量不大,却调理三焦气机使之条达,使之调气而能遍于全身;茯苓、泽泻、猪苓、以行水而通利上中下三焦之枢机;白术以补脾助运,以上众药合用使气行不滞,运化得畅,总使津液布散复常。气化是人体生命的动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苓散不仅能调节水盐代谢,还能改变血管通透性,其作用几乎涉及水液代谢的全过程 。

三类人属于五苓散体质

五苓散体质临床上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实胖型,颜面多油光,腹形肥胖,按之饱满但无疼痛,食量大,易腹泻或大便不成形;虽然胖,但没有力气,易疲劳;这种实胖型多见于中年男子。

第二种是虚胖型,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但肌肉松软,腹部按之无抵抗感,软软的像棉花枕头。这类病人容易浮肿,下肢按压有凹陷,自觉易疲劳,身体困重,而且多汗。

第三种是瘦弱型,但脸色发黄,有的黄白,或黄暗,多无油光,这些人出现的症状较多。很多是自觉症状,比如说头晕、心悸,一般都在心下或脐下动悸;也出现浮肿,很多人都是眼袋很大,但人是瘦瘦的。脸上有种虚浮的感觉,特别是眼睑浮肿。容易头晕、头痛,出现腹泻、心下痞、腹中有肠鸣音,按压有振水音。严重者多有肝硬化、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容易出现胸水、腹水。所以这种瘦弱的人要注意,出现五苓散证的要尽快检查,明确有无心、肝、肾的并发症。

临床上五苓散体质有共同特点,舌质淡或暗紫,舌体多胖,常有齿痕。舌头暗是使用桂枝、肉桂的一个重要指征,我们称之为桂枝舌;舌头出现齿痕是使用白术、茯苓的重要指征,尤其是茯苓,我们称之为茯苓舌;胖胖的舌头,还有齿痕,用茯苓最好,加上白术更好。五苓散体质的人大多会出现内分泌和代谢方面的疾病,水液代谢障碍、糖、脂类代谢障碍,会导致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嘌呤代谢障碍易出现高尿酸血症、痛风。这些疾病,应用五苓散的几率非常高。

总之,五苓散本义是使气化得通,治疗肥胖属于中医脾肾阳虚,气化无力者。如阳虚较甚,可加附子;气虚者加黄芪;痰湿较重者,加二陈汤;合并血瘀者加当归、赤芍、桃仁。临证时只要掌握五苓散本义即能灵活运用。

作者简介

徐文华,湖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痛风、骨质疏松症、垂体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慢性病的防治、中医体质调理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治未病中心亚健康门诊:周一、周三全天;

内分泌门诊:周二下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