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胸部剧痛伴大汗淋漓要警惕什么?以下急症病要及时去医院?
近几年突发胸部疼痛到医院急救中心就诊人数激增,由此引起的心血管突发事件(猝死)日益增多,为此,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成立胸痛中心,建立绿色通道等等,以快速处理这种突发心血管事件。
当然,引起胸部疼痛疾病很多,诸如呼吸系统的胸膜炎,气胸,肿瘤等,消化系统的胆囊炎,食管溃疡,肝癌等。今天,我给大家讨论的是“突发、胸部剧痛、大汗淋漓”这种急症,要引起重视。
突发胸前区和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甚至撕裂样痛,伴大汗淋漓,严重时伴有四肢湿冷,血压低,意识不清等休克症状。要警惕以下几种急性胸痛:
1).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急,胸部心前区绞痛,伴大汗淋漓、濒死感、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症状,向左肩前臂内侧放射痛,口服硝酸甘油片,症状部分缓解,严重者持续胸部疼痛,伴休克意识不清等,是临床上引起猝死的首要因素。在6个小时之内是最佳的治疗时间,最迟不可以超过24个小时。
据资料表明美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生率0.1%-0.2%,在中国每年平均有50万人口发生心脏性猝死,几乎占到心血管疾病死亡的50%。心源性猝死男性多于女性,是女性的2倍,可能与男性抽烟,饮酒劳累,家族性心血管疾病等有关。
出现心肌梗塞,应立即打120去医院就诊,在到达医院之前舌下迅速含服硝酸甘油,扩张冠脉血管,缓解冠脉痉挛,增加冠脉供血,缓解临床症状,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到医院急诊科后,绿色通道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梗塞的范围、程度和梗塞的部位,了解管腔狭窄的程度,行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或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同时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肌耗氧量,血压低,血管活性药用量大,积极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最大限度的抢救患者,降低死亡率。
2).急性主动脉夹层瘤 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壁中层病变引起的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流入动脉壁中层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真假两腔分离状态。血液在中层內可以引起大的血管撕裂,甚至引起心脏端撕裂,主动脉瓣反流,冠状动脉开口撕裂。高峰年龄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有资料表明:50%主动脉夹层患者会在48小时内死亡,70%会在1周内死亡,90%患者会在3个月内死亡。大约70-80%在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
临床表现以胸部刀割样疼痛伴大汗淋漓最为常见,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积极做主动脉全程CTA,可明确诊断。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最常见的原因,肥胖,情绪激动,焦虑,口服药物不规律,吸烟喝酒,劳累过度等,都是高危因素,要足够重视。
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与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猝死一样,主动脉夹层也是九死一生。
3).急性肺动脉栓塞 是指由于各种栓子栓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功能障碍一类综合症。是临床上另外一种急危重症疾病。突发胸部剧痛伴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气喘,严重者伴口唇紫绀,脉搏快、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发病急速、病情加重,死亡率高。伴胸痛、肩颈部痛、心前区及上腹痛的患者要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
常见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妊娠分娩(羊水栓塞)、骨科大手术后(粉碎性骨折)、下肢静脉曲张伴静脉炎血栓、癌症等。临床上以胸痛,呼吸困难,咳血为三大症状,结合胸部CT/肺动脉CTA,诊断不困难。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等,对于肺动脉主干栓塞可考虑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4).自发性气胸 是指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而引起的纵膈移动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一种急危症。大多起病急,单侧或双侧胸部出现针刺样或刀割样胸痛,伴胸闷、呼吸困难,临床上以单侧多见。
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胸部剧痛,伴进行性呼吸困难的加重,多见于青年人,尤其运动员,于举重后或短距离运动后出现,剧烈咳嗽、打喷嚏、屏气或大笑等多是常见诱因。年轻女性月经期引起的月经性气胸也不容忽视。
往往多见于年青人,发病率较低,经验不足的医生常常忽视这个疾病,耽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后果,严重导致死亡。
综上所述,突发胸部剧痛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目前为止,上述四大疾病依然是临床急危症要提高警惕的,不容置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依旧是黄金法则。#健康头条##健康大科普##科普大医生#
胸部胀痛刺痛,生气加重,有肿块结节,乳腺增生中医辨证用药经验
大家好!我是中医赵森,之前跟大家分享了2个R腺增生病例,很多网友私信咨询我,让我帮忙看彩超报告单,以及舌苔照片,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
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个R腺增生,结节的病例,就是痰气互结型R腺增生,我的治疗和用药经验。
患者,女,45岁,在我们省城做服装批发的。2019年4月其亲属介绍,并随同来找我看的,患者自述:两侧R房一年多来胀痛,每逢生气,刺痛明显,有肿块,近一个多月生意忙,吃饭也不准时,还熬夜,逐渐加重,来诊前在省城综合医院做了乳腺彩超检查,确诊为双侧乳腺增生症。患者自我检查:两侧R房对称,均可触及肿块,无明显触痛。这个患者体型比较肥胖,食欲不振,时有气短,乏力,月经不调,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滑。她这个就属于典型的痰气互结型乳腺增生。中医治疗上就是:调理冲任,健脾化痰,理气散结。我给她开的方药组成是:川断,杜仲,肉苁蓉,太子参,白术,黄芪,当归,瓜蒌皮,清半夏,郁金,天竺黄,柴胡,生白芍,香附,三棱,莪术,生牡蛎(先煎),白芷,炒元胡,生甘草。川断,杜仲,肉苁蓉,调理冲任,太子参,白术,黄芪补气,当归,郁金,生白芍,香附,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柴胡,生白芍,疏肝理气。10剂,水煎服。
第二次来的时候:病人很高兴,胀痛已减轻很多,肿块缩小变软。原方先后加减,先后服药50多剂,又做了彩超,肿块已经没有了,胀痛,刺痛现象也没有了,月经也正常了。
通过这个病例,告诉大家的是,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许多女性同志长期忙碌,忽略了自身的健康,导致乳腺增生,结节,乳腺癌发病率高发。平时,一定要多自我检查,一旦发现有肿块,囊肿,胀痛等,及时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症状,舌苔,脉象辩证清楚,对症治疗。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大家有相关问题,可以私信我或在评论区留言。
六旬女子长期胸痛气促 都是心脏太“胖”惹的祸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身体肥胖让人苦恼、影响健康,身体里的重要器官太“胖”同样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大麻烦!因为心脏太“胖”,61岁的黄阿姨(化名)长期被胸口疼痛折磨。近日,因“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她被收入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医生为她实施了“左室流出道疏通术 房颤射频消融术 左心耳切除术”,目前她已康复出院。
长期胸口疼痛,原因竟是心脏太“胖”
从2009年开始,黄阿姨的胸口总是莫名疼痛,有时候背部也出现痛感。严重的时候,这种疼痛的感觉可持续2个多小时。有一次,黄阿姨还被痛得晕了过去,家人立刻将她就近送到了一家医院。
经检查,黄阿姨被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简称肥心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病的特征就是心肌太“胖”太“肥厚”了。正常心脏的左心室和右心室间有室间隔,正常心肌厚度一般在0.8-1.0cm左右,但患了这病的患者,心室间隔呈现出非对称性、高度肥厚的情况。
心肌太厚实就像膨胀的气球,将空间越“挤”越小,左心室到主动脉的空间也会变得狭窄,血液流动因此受阻,无法到达主动脉里,从而导致活动后胸痛、脑供血不足致晕厥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等情况,危害十分大!
经外科手术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黄阿姨确诊后,医生先是给予保守治疗,但效果不是很好,每隔两三年,她就要发作胸痛。今年,黄阿姨的胸痛再次发作,且症状明显加重。心电图提示为快速型房颤,心率达到了185次/分(正常为60-100次/分)。
为了寻求进一步治疗,家人带着黄阿姨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随后,因“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她被收入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入院后,黄阿姨的病情仍旧严峻,她只能整日卧床,稍有活动,心率就会“飙升”至150次/分,还伴有胸痛。
经过超声心动图的进一步检查显示,黄阿姨的左心房轻度扩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增厚,“胀”成了一个纺锤的形状,且各项指标都已经偏离正常太多,症状严重,病情严峻。外科手术是治疗的“金标准”,外科手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明显提高,晕厥复发率明显下降。因此,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郑奇军主任决定为黄阿姨进行手术。
经过多科室的反复讨论以及家属的同意,今年3月,在完善术前检查后,在麻醉科、手术室、超声科的配合下,郑奇军主任为黄阿姨进行了“左室流出道疏通术(Morrow手术) 房颤射频消融术 左心耳切除术”。术后黄阿姨症状改善,手术效果显著,不久后康复出院了。
出现这些症状,小心“肥心病”
据介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可能始于儿童期、青春期或成人期,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且未经治疗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猝死率高。
医生介绍,该病虽然“可怕”,但不是无迹可寻,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体力活动时,会心悸、疲劳、气急或呼吸困难;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尤其是在劳累或紧张后会加重;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及颈部;呼吸困难,而且在躺下时加重,坐起来或站立时好转;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有要跌倒的感觉;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动极快,或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的情况;双足、双脚踝或双腿肿胀。这些症状看似平常,但不能掉以轻心,一有类似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就诊,并尽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病因。
审读:孙世建